方劑組成解釋
接骨禁聲膏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骨折引起的瘀血腫痛,肉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有助於骨骼的癒合。
- 溫陽散寒,助藥力: 接骨禁聲膏多用於寒濕凝滯所致的骨折,肉桂溫陽散寒,可以促進藥力滲透,加強其他藥物的作用,促進骨骼癒合。
總之,肉桂在接骨禁聲膏中的加入,不僅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更可以溫陽散寒,助藥力,促進骨骼癒合,起到綜合治療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接骨禁聲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折傷」,即現代所謂骨折、骨裂或筋傷等外力導致的損傷。其名「禁聲膏」或暗示用藥後需靜養(禁聲),避免傷處因活動加劇疼痛或影響癒合。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肉桂(不見火)
- 性溫,善入血分,能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促進局部氣血運行。
- 肉桂精油成分(如桂皮醛)可能具抗炎與輕微麻醉作用,緩解腫痛。
牛皮膠(黃明膠)
- 古代常用作膏藥基質,黏合性強,能固定傷處,類似現代石膏的固定功能。
- 膠質本身亦有滋陰潤燥、止血生肌之效,保護損傷組織。
馬屁勃(馬勃)
- 為真菌乾燥子實體,傳統用於止血、消腫。其孢子粉可能有吸附滲液、減輕局部炎症的作用,輔助消腫。
獨活
- 祛風濕、散寒止痛,尤擅下行(治下肢損傷),改善患處氣血瘀滯與寒濕阻絡之痛。
- 揮發油成分可能抑制痛覺神經傳導。
肥皂(古代或指皂莢類)
- 具辛散之性,可滲透皮膚,助藥力深入;或利用其清潔作用,減少貼敷時的皮膚刺激。
生薑汁
- 辛溫走竄,作為溶媒助藥性滲透,同時溫散瘀血,協同加強活血消腫之效。
三、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
- 溫通與固定並行:肉桂、獨活、生薑溫散瘀滯,促進局部代謝;牛皮膠黏合固定,穩定骨折端。
- 消腫止血:馬屁勃吸附滲出液,減少腫脹;牛皮膠的膠質協助收斂傷口。
- 透皮促吸收:肥皂、生薑汁增透皮性,使藥效直達患處。
- 分階段處理:換藥時刮舊膏、熱薑汁再貼,反覆刺激傷處代謝,加速修復。
四、總結
此方結合「動靜兼治」思維,以溫藥行氣活血,膠質固定修復,配伍簡潔針對骨折早期「瘀、腫、痛」三大病機。其「油紙包貼」法更顯古人對封閉性敷料(類似現代濕敷)的經驗智慧,有助維持藥效持續滲透。
傳統服藥法
肉桂(不見火,為末)、牛皮膠(截碎)、馬屁勃(搽末)、獨活、肥皂。
上用生薑自然汁,添少水煎膠化,擂之,卻入馬屁勃同肥皂擂為稀膏,離火略溫,入桂在內,再擂細攤紙上。
須用紙背貼患處,不用藥貼痛甚者,熱貼微痛者,溫貼上,用油紙包貼,外用帛縛,第2-3日取下,刮舊藥貼,生薑汁熬熱再貼,如此2-3次平復。皮上必有生熱瘡,用薄荷、甘草、白及為末,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接骨禁聲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 組成:肉桂(不見火,爲末)、牛皮膠(截碎)、馬屁勃(搽末)、獨核肥皂。 主治:折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