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桂散

瓜桂散

GUA GU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9.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瓜桂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瓜桂散主治寒凝氣滯,症見胸悶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與瓜蒂、厚朴等藥物相配,協同發揮散寒止痛之效。
  2. 助陽化氣:肉桂能溫補脾腎陽氣,促進氣血運行,使寒凝之氣得以疏通,恢復臟腑功能,與其他藥物合用,起到溫陽化氣、調和氣血的作用,有利於治療寒凝氣滯之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瓜桂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水氣」,即中醫所稱水濕停聚、泛溢肌表或臟腑所致的病症,如水腫、小便不利等。其功效關鍵在於「溫陽利水」:

  1. 肉桂性辛甘大熱,歸腎、心、脾經,傳統用於溫補命門之火,助氣化以行水濕。
  2. 冬瓜性甘微寒,傳統認為能利水消腫,《食療本草》載其「壓丹石,去頭面熱風,利大小便」。二者配伍,形成「寒熱並用,標本兼顧」之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推析

  1. 配伍思維

    • 肉桂為君:針對水氣之根本——陽虛氣化無力,以大劑量肉桂(十兩)溫腎陽,推動水液代謝。
    • 冬瓜為使:利用其利水特性,作為載體引藥下行,同時緩解肉桂燥熱之性,避免傷陰。
    • 煅製意義:炭火煅燒令存性,可能增強溫澀之效,使藥力緩釋,專注於下焦水濕。
  2. 治療原理

    • 腎主水,陽虛則水停。肉桂壯命門之火,恢復腎之氣化功能,從根源改善水濕不運。
    • 冬瓜協同利水,導濕外出,體現「開鬼門,潔淨府」的治水思路。二者一溫一通,共奏「陽氣振則水自消」之效。

潛在應用延伸
此方結構簡練,若臨床見「陰水」(畏寒肢冷、腰痠膝軟之水腫),或可加味附子、茯苓以增效;若兼脾虛,可佐白朮健脾燥濕,然需依具體證候調整。

傳統服藥法


冬瓜1枚, 肉桂10兩。
上用著中冬瓜一枚,去瓤,以肉桂十兩銼入冬瓜中,蓋口濕紙裹數重,撅地坑,簇以炭火煅令存性為末。
每服2錢,米飲調下,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瓜桂散, 出處:《百一》卷十二。 組成:冬瓜1枚,肉桂10兩。 主治:水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