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睛丹
LONG JI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梅氏驗方新編》六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9.00)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龍睛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肉桂,這是由於肉桂在中醫理論中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首先,肉桂屬於溫陽藥,能夠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特別適合用於寒性體質的人羣。龍睛丹通常用於改善血液循環及解鬱,因此肉桂的溫熱特性可以增強藥方的整體效果,促進血液流動。
其次,肉桂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能,可以緩解因寒凝氣滯引起的疼痛問題,這與龍睛丹的適應症相輔相成。此外,肉桂在促進消化及提升食慾方面也有顯著作用,對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肉桂在龍睛丹中的添加,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溫陽、行氣及止痛效果,也促進了患者的健康恢復,凸顯了中醫理論中「以熱制寒」的治療理念。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睛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龍睛丹主治「金刃等傷,血出不止」,即金屬利器等外傷導致的出血症狀。古代醫家將其視為外用止血方,直接應用於傷口,能快速斂血定痛,防止血失過多。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材組成解析
- 桂圓核(炒,去亮黑皮)
桂圓核為龍眼(Dimocarpus longan)的乾燥種子,傳統認為其性溫味澀,具收斂止血之效。經炒製後,其燥性增強,更利於固澀血脈;去除外層黑皮則減輕其粗糙質地,避免刺激傷口,同時集中藥效於內部澀斂成分。
2. 治療原理推論
- 止血機制:
桂圓核含鞣質(單寧酸類成分),此類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沉澱,直接作用於傷口表層,促進血液凝固、收縮血管,達到物理性止血效果。炒製後可能進一步濃縮其活性成分,增強收澀之性。 - 局部消炎作用:
溫澀之性可緩解外傷後的局部腫痛,其成分可能輕微抑制細菌滋生,降低感染風險。
3. 配伍邏輯
此方為單味藥簡方,反映古代「專病專藥」的應用思維。桂圓核因其澀斂特性被直接選用,且不配伍其他藥物,避免干擾其速效止血之目標,體現「急則治標」的原則。
三、綜論
龍睛丹以桂圓核為核心,透過炮製與外用法凸顯其止血優勢,符合傳統「以澀止流」的治療理念。其原理結合物理性凝血與中藥性味功效,簡潔針對外傷失血,屬古代實證經驗的產物。
傳統服藥法
桂圓核(炒,去亮黑皮)。
蘑細摻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龍睛丹,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六集。 組成:桂圓核(炒,去亮黑皮)。 主治:金刃等傷,血出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