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朱散

TU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4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胃經 27%
肺經 26%
心經 9%
膀胱經 8%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土朱散中包含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降逆止嘔:代赭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脾經。其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平息胃氣上逆,緩解噁心嘔吐。土朱散為治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的常用方劑,而代赭石正是其核心藥物,起到鎮逆止嘔的作用。
  2. 清熱解毒:代赭石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熱除煩,解毒消腫。土朱散中加入代赭石,不僅能降逆止嘔,同時也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嘔吐,更能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土朱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土朱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青黛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可有效抑制病竈處的熱毒蔓延,並促進局部組織的消腫。

此外,青黛還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進一步促進創傷的癒合。因此,在土朱散中加入青黛,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土朱散中包含滑石,主要是利用其清熱利濕、解毒止瀉的功效。

滑石性寒滑,入肺、膀胱經,能清熱利濕,並能解毒止瀉。其性質偏涼,可有效 緩解因濕熱引起的腹瀉、尿赤、口渴等症狀。此外,滑石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以 改善便祕,幫助排泄體內毒素。

因此,在土朱散中添加滑石,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利濕、解毒止瀉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土朱散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熱: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土朱散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病症,荊芥可協助清熱解表,促進汗出,緩解熱邪壅滯之症。
  2. 活血化瘀:荊芥亦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土朱散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荊芥可助其發揮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土朱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丹毒。

治療原理:

根據古文記載,丹毒乃因「血盛,熱毒蓄於命門,被風毒逐動相火」所致,其症狀為「疹色赤,或遍五色,發滿遍身,甚則肌爛」。土朱散的藥物組成針對此病機,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祛風止癢為主要治療原則。

  • 代赭石: 平肝潛陽、重鎮降逆,在此用於平息被風毒逐動之相火。
  • 青黛: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為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皮膚病之要藥,直達病所,清解血分之熱毒。
  • 滑石: 利水滲濕,清熱解暑,可協助將體內濕熱之邪通過小便排出,並有助於減輕皮膚紅腫熱痛等症狀。
  • 荊芥: 辛溫發散,祛風解表,在此有助於疏散外風,透邪外出,緩解丹毒之表證。

綜合四藥,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平肝熄風、利濕祛風之功,使熱毒得清,風邪得散,相火得平,丹毒自愈。

方劑應用邏輯:

方中以青黛為君藥,針對病因中的「熱毒」進行重點清除;臣以代赭石,針對「相火妄動」進行抑制;佐以荊芥,疏散「風毒」,並透邪外出;使以滑石,引「濕熱」下行。全方配伍精當,標本兼顧,針對丹毒的病因病機進行有效治療。

總結:

土朱散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為主要功效,通過平息相火、祛除風毒、利濕清熱,達到治療丹毒的目的。其組方精簡,針對性強,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方劑組成

藥物功效
代赭石平肝熄風、止血安神
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滑石利尿通淋、清熱燥溼
荊芥發汗解表、祛風溼

傳統服藥法


土朱、虢丹、牛皮膠。
上為細末。
用好酒1碗溶牛皮膠,入此二味和勻,澄清。吃清藥酒,留腳敷瘡上,乾又再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土朱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肝腎功能損害等。因此,在使用土朱散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土朱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組成:土朱、虢丹、牛皮膠。 主治:一切瘡。

土朱散,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土朱2錢,青黛2錢,滑石1錢,荊芥1錢。 主治:丹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