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青芝丹中加入青黛,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
二、散瘀止痛:青黛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一些因熱毒所致的疼痛和腫脹,青黛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青黛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增強青芝丹的清熱解毒和散瘀止痛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青芝丹方中加入滑石,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利,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青芝丹多用於治療溼熱蘊結所致的熱淋、尿痛、小便不利等症,滑石的清熱利濕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利水通淋: 滑石入膀胱經,能利水通淋,幫助排出體內溼熱,促進尿液排出。青芝丹中常配合其他清熱利溼藥,滑石可增強其利水通淋作用,促進病邪排出體外。
青芝丹方劑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效。可抑制體內熱毒,配合其他藥材如青芝,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2. 抑制菌毒:黃柏含有多種生物鹼,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滋生,增強抵抗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對抗疾病。
綜上所述,黃柏在青芝丹中起到清熱解毒、抑制菌毒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芝丹之傳統功效主治
青芝丹為中醫外用方劑,主治燙火傷(即現代所稱之燒燙傷)。其功效主要為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斂瘡生肌,針對熱毒灼傷皮膚所致紅腫、水泡、潰爛等症,透過外敷緩解灼痛、預防感染,並促進傷口修復。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飛青黛(3兩)
- 性味歸經:鹹寒,入肝、肺、胃經。
- 作用:青黛為大青葉加工製成,具強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效。其性寒能直折火毒,外敷可抑制火熱之邪熾盛,緩解燙傷後皮膚熱痛;且含靛藍等成分,能抗菌消炎,防止傷口化膿。
2. 滑石(1兩5錢)
- 性味歸經:甘淡寒,入膀胱、肺、胃經。
- 作用:滑石質地滑利,善於清熱利濕、收斂瘡面。其粉末細膩,可吸附傷口滲液,保持創面乾爽,減少黏連;寒性助青黛清熱,防止熱毒內陷。
3. 黃柏(1兩)
- 性味歸經:苦寒,入腎、膀胱、大腸經。
- 作用:黃柏為苦寒燥濕要藥,能瀉火解毒、燥濕療瘡。燙傷後局部濕熱蘊結,易腐爛流膿,黃柏可抑制細菌滋生,減輕組織壞死,促進癒合。
4. 賦形劑:雞子白、菊汁
- 雞子白(蛋清):性甘涼,具清熱潤燥、黏合藥粉之效,能形成保護膜,隔絕外界刺激,緩解疼痛。
- 菊汁(菊花汁液):菊花清熱解毒,可增強方劑涼散火毒之力,尤適於燙傷初期熱毒熾盛階段。
組方邏輯與治療機轉
青芝丹以「清熱為本,斂瘡為標」為立方核心:
- 清熱解毒:青黛、黃柏、菊花合力清洩火毒,直折燙傷之熱邪,防止熱毒深竄。
- 燥濕收斂:滑石搭配黃柏,吸附滲液並燥濕,避免傷口濕濁壅滯而潰爛。
- 保護創面:雞子白調和藥粉形成凝膠狀,覆蓋傷口以減少摩擦與感染風險。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原則,將內科清熱解毒法轉化為外用敷貼,針對燙火傷「熱、毒、濕、痛」四大病機,標本兼顧,促進皮膚修復。
傳統服藥法
飛青黛3兩,滑石1兩5錢,黃柏1兩。
上為細末。
以雞子白、菊汁和入調勻,塗敷傷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青芝丹, 出處:《顧氏醫徑》卷六。 組成:飛青黛3兩,滑石1兩5錢,黃柏1兩。 主治:燙火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