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靈丹

QING LI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囊秘喉書》卷下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5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膀胱經 13%
大腸經 13%
腎經 13%
肝經 11%
胃經 11%
心經 11%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青靈丹中加入黃柏,主要是由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能清熱瀉火,燥濕止帶,適用於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尿道炎等。
  2. 解毒止癢:黃柏能解毒殺蟲,止癢消腫,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青靈丹作為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尿道炎等症的方劑,加入黃柏正是為了發揮其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青靈丹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可有效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紅腫等症狀。
  2. 消腫止痛:青黛亦能散瘀消腫,對於熱毒壅滯所導致的癰腫、疔瘡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

青黛與方中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有助於治療熱毒壅盛所導致的各種疾病。

青靈丹方劑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青靈丹常用於治療熱病、發熱、口渴、咽喉腫痛、便祕等症,孩兒茶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利濕消腫: 孩兒茶還有利濕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青靈丹可能含有其他利水滲溼的藥物,孩兒茶的加入可增強利溼消腫的效力,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症狀。

主治功效


青靈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古文資料,青靈丹的主要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主治功效

  • 口碎:從《重訂囊秘喉書》的記載「此方專治口碎」可知,青靈丹主要用於治療口碎症狀。
  • 喉間生紅絲、乾燥而癢:《外科證治全書》中描述了「喉間生紅絲如戈窯紋,又如秋海棠葉背,不閉不腫,氣出如常,乾燥而癢」,並指出可用青靈丹噙服,這顯示青靈丹也可用於治療此類咽喉症狀。
  • 輔助治療不寐:《証治準繩‧雜病》和《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皆提到,對於因痰在膽經導致神不歸舍引起的不寐,可在溫膽湯基礎上加減藥物,並下青靈丹。這說明青靈丹可作為輔助治療不寐的方劑。

治療原理

青靈丹的主要成分為黃柏、青黛和兒茶,這些藥物各自的功效如下:

  • 黃柏:清熱燥濕、收斂止痛。黃柏的苦寒之性,可清熱燥濕,對於口碎、喉間紅絲等可能由濕熱引起的症狀有治療作用。
  • 青黛:涼血解毒、消腫生肌。青黛的涼血解毒功效,可針對熱毒上攻口腔、咽喉所致的病症,同時消腫生肌有助於修復受損組織。
  • 兒茶:化痰止咳、潤肺止喘。兒茶主要針對肺系症狀,但在口碎、咽喉乾燥等症狀中,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特別是與黃柏、青黛配伍使用。

綜合上述成分的功效,青靈丹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1. 清熱燥濕:黃柏的清熱燥濕作用是方劑的主要作用之一,針對濕熱病因。
  2. 涼血解毒:青黛的涼血解毒作用,可清除熱毒,減輕炎症反應。
  3. 收斂止痛、消腫生肌:黃柏和青黛的協同作用,有助於收斂止痛,促進受損黏膜的修復。
  4. 輔助化痰:兒茶在此方中主要起到輔助作用,可協助清除痰濕。

《重訂囊秘喉書》中還提到「加入柳仙散內,吹之神效」,這說明青靈丹可以與其他方劑聯合應用,增強療效。而《外科證治全書》中,除了內服青靈丹外,還外用「清溪秘傳礬精散」吹之,這也體現了中醫內外合治的思路。

總體而言,青靈丹以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為主要治療原理,通過各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口碎、喉間紅絲、乾燥而癢等症狀的目的,並可在特定情況下輔助治療不寐。

傳統服藥法


牛黃1分,冰片1分,膽礬3分,雄精8分,硼砂8分,兒茶8分,山豆根8分。
上為細末,用白梅三枚去核,共搗作十丸。
分10日噙服。
宜清心戒欲,忌鹽、醬及助火之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青靈丹, 出處:《囊秘喉書》卷下。 組成:川柏1錢,青黛6分,兒茶6分。 主治:口碎。

青靈丹,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組成:牛黃1分,冰片1分,膽礬3分,雄精8分,硼砂8分,兒茶8分,山豆根8分。 主治:虛火上炎之喉癬,喉間生紅絲,如戈窯紋,又如秋海棠葉背,不閉不腫,氣出如常,乾燥而癢,飲食不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