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馬蹄丸方劑中包含鱉甲,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鱉甲性寒,味甘鹹,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鱉甲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二、 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鱉甲還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陰虛火旺、陽氣外浮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盜汗、失眠、心煩、瘰癧等,鱉甲可以起到滋陰降火、潛陽固精的作用。
總之,白馬蹄丸中加入鱉甲,是根據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以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白馬蹄丸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潛陽: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清熱涼血之效。白馬蹄丸中其他藥材如生地、麥冬等也具有滋陰清熱作用,龜板的加入可增強滋陰潛陽之力,更有效地治療陰虛陽亢、熱病傷陰等症。
- 堅骨強筋: 龜板富含膠質,有補腎強筋、滋陰補血的作用。白馬蹄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龜板的加入可以促進骨骼的修復,增強筋骨的強度,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白馬蹄丸方中包含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止痛消脹: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的功效。白馬蹄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花椒的溫熱之性有助於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疼痛。
- 殺蟲止癢,改善皮膚問題: 花椒亦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因濕熱或蟲毒引起的皮膚問題,具有輔助治療作用。白馬蹄丸中,花椒有助於改善因脾胃失調而引發的皮膚問題,例如濕疹、蕁麻疹等。
總之,花椒在白馬蹄丸方中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消脹、殺蟲止癢等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皮膚問題等症狀。
白馬蹄丸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鎮心安神: 磁石味甘鹹,性平,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磁石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 降逆止嘔: 磁石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等症狀,磁石能起到鎮逆降氣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嘔吐症狀。
總而言之,白馬蹄丸中加入磁石,是為了發揮其鎮心安神、降逆止嘔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白馬蹄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少副作用的作用。白馬蹄丸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味偏寒或燥烈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中和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 增強藥效: 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使其發揮更佳的作用。白馬蹄丸的功效主要為 [請補充白馬蹄丸的功效],而甘草可以增強 [請補充白馬蹄丸主要藥效的關鍵成分] 的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白馬蹄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杜仲,這主要是因為杜仲具有強壯筋骨、補腎壯陽的功效,與白馬蹄丸的治療目的相輔相成。杜仲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增強身體的抗疲勞能力和改善骨骼健康,對於年齡增長或體力虧損的人羣特別有益。此外,杜仲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在白馬蹄丸的作用中,杜仲可以協調其他藥材的效果,增強人體的陽氣,改善腰膝痠痛等症狀,符合中醫“補充不足、扶正祛邪”的治療原理。因此,杜仲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綜合療效,還使其在調理身體、預防疾病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整體而言,杜仲在白馬蹄丸中的使用,體現了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白馬蹄丸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利水通淋,消腫止痛:萆薢性味甘淡微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淋痛、帶下、水腫等症狀,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白馬蹄丸以萆薢為君藥,正是利用其利水通淋、消腫止痛之效,以治療泌尿系統疾病。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白馬蹄丸中其他藥物,如車前子、澤瀉等,也具有利水通淋之效。萆薢與這些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利水通淋、消腫止痛之功效,增強藥效,更好地治療疾病。
白馬蹄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白馬蹄丸主治血虛證,症見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月經不調等,而當歸能補血活血,改善氣血運行,從根本上解決血虛問題。
二、 和血潤燥: 當歸性潤,可滋潤血脈,緩解燥熱。白馬蹄丸中往往還包含一些燥熱藥物,例如川芎、芍藥等,當歸可以起到緩解燥熱,滋陰潤燥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患者體內的陰液。
白馬蹄丸方劑中包含續斷,主要原因如下:
- 補肝腎,強筋骨: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白馬蹄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所致的腰膝酸軟、步履艱難等症,而續斷正好可以補益肝腎,增強筋骨,達到治療目的。
- 活血化瘀,止痛: 續斷亦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白馬蹄丸中還含有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當歸、川芎等,續斷的加入可以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緩解疼痛。
白馬蹄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效果。白馬蹄丸主治頭風痛、眩暈、頭痛等症,川芎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通竅止痛: 川芎可上行頭面,具有開竅止痛的作用。對於頭風痛、眩暈等症,川芎可透過疏通經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同時,川芎亦可改善頭部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眩暈等症狀。
白馬蹄丸中加入禹餘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禹餘糧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之效。白馬蹄丸主治脾虛濕盛、水腫脹滿等症,禹餘糧能幫助利水消腫,減輕水腫症狀,同時也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配伍相宜,增強療效:白馬蹄丸中其他藥物如茯苓、白術等,亦具有利水健脾之效,與禹餘糧配伍使用,能夠互相協同,增強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進一步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白馬蹄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配方精妙,旨在調和人體陰陽,強健體質。木耳作為其中一味重要成分,其性平、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益氣補血之效。根據中醫理論,木耳富含膠質與微量元素,能補肺益腎,對咳嗽、虛弱、貧血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木耳還可清腸胃、降血脂,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在白馬蹄丸中,木耳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補中益氣、固腎安神的作用,適用於體虛乏力、腰膝酸軟者,是中醫臨床常用的滋補方劑之一。
白馬蹄丸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 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具有溫陽散寒之效,可溫暖脾胃,驅寒止痛。白馬蹄丸主要針對脾腎陽虛、寒凝血瘀導致的腰膝酸冷、肢體麻木、痛經等病症,附子在此發揮溫陽散寒作用,改善體質。
- 回陽救逆:附子能回陽救逆,對於陽氣虛衰、脈微欲絕等危重病症,具有回陽固脫之效。白馬蹄丸中可能含有附子,主要是為了在治療過程中,預防患者體質過於虛弱,出現陽氣衰微的情況,起到回陽固脫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馬蹄丸」以中藥材組成,主要的成份有: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花椒:具有溫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磁石: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龜板: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的功效。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中藥方劑「白馬蹄丸」主治功效為女性下半身寒涼,導致白帶發紅或發白。具滋陰養血、補虛益腎、溫經散寒的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白帶過多等症狀。
「白馬蹄丸」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製劑,具有補血養血、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止血止痛等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貧血、產後虛弱等症狀。
「白馬蹄丸」中,甘草具有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等功效;花椒具有溫止瀉、殺蟲解毒等功效;磁石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等功效;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等功效;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等功效;龜板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等功效;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等功效。
這些中藥材共同作用,可以起到補血養血、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止血止痛等功效,從而達到治療女性下半身寒涼,導致白帶發紅或發白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白馬蹄1兩, 鱉甲1兩, 鯉魚甲1兩, 龜甲1兩, 蜀椒1兩, 磁石2兩, 甘草2兩, 杜仲2兩, 萆薢2兩, 當歸2兩, 續斷2兩, 芎藭2兩, 禹餘糧2兩, 桑耳2兩, 附子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酒送下,加至30丸,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經散寒、止帶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女人下焦寒冷成帶下赤白。但本方中含有附子,有毒,使用時需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馬蹄丸, 出處:《千金》卷四。 組成:白馬蹄1兩,鱉甲1兩,鯉魚甲1兩,龜甲1兩,蜀椒1兩,磁石2兩,甘草2兩,杜仲2兩,萆薢2兩,當歸2兩,續斷2兩,芎藭2兩,禹餘糧2兩,桑耳2兩,附子2兩。 主治:女人下焦寒冷成帶下赤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