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糧湯
YU LI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大腸經 28%
胃經 28%
心經 14%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餘糧湯中包含禹餘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藥性互補: 禹餘糧性寒,味甘,入脾、腎經,具有清熱利濕、健脾益腎、止瀉的功能。與餘糧湯中其他藥材如茯苓、白朮等溫和藥性相輔相成,可更好地達到清熱利濕、健脾止瀉的功效,避免單一寒涼藥物對脾胃的損傷。
- 針對病症: 餘糧湯主治脾虛濕盛、食少腹脹、泄瀉等症,而禹餘糧對於脾虛濕盛、泄瀉等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與方劑主治病症相契合,可提高治療效果。
餘糧湯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澀止瀉: 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道,固護脾胃,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止血化瘀: 赤石脂有止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腸道出血,以及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亦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赤石脂在餘糧湯中,起著固澀止瀉、止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禹餘糧、赤石脂。
引上加升麻,引下加大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餘糧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組成:禹餘糧、赤石脂。 主治:大腸咳,咳則遺尿。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