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大造苦參丸」方劑中含有「苦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苦參性寒苦,入肺、脾、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陰癢、白帶、濕疹等,苦參有很好的療效。
- 配合其他藥物增效:苦參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如大黃、黃芩、地榆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等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苦參在「加減大造苦參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加減大造苦參丸」方劑中添加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止癢止痛:苦參丸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陰部瘙癢、疼痛等症。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止癢止痛之功效,可輔助苦參丸清熱燥溼,緩解局部瘙癢和疼痛症狀。
- 協同苦參清熱解毒:苦參味苦寒,善清熱解毒,但寒性較強,易傷脾胃。防風性溫,可協同苦參清熱解毒,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增強藥效。
總而言之,防風在「加減大造苦參丸」中起到疏風止癢、協同清熱解毒的作用,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加減大造苦參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清熱解毒、祛風止癢。其組成中包含荊芥,具有重要的理由。
首先,荊芥被廣泛應用於中醫中,其性味辛平,具有散風解表的作用。這使得它能夠有效對抗由於外邪侵襲而引起的身體不適,特別是在風寒和風熱的情況下,能夠促進機體的康復。
其次,荊芥在方劑中可增強其他藥物的效能,協調整體的治療效果。在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其能驅風解表的特性與其他藥物的清熱解毒作用相結合,有助於達到更好的療效。
此外,荊芥還具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對於一些由於皮膚過敏或瘙癢引起的症狀,能起到緩解的作用,進一步使方劑的效果更加完善。總而言之,荊芥的加入增強了加減大造苦參丸的整體療效,使之能更有效地應對不同類型的病症。
「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加入蒼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殺蟲止癢功效: 蒼耳子性溫,味苦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癢、殺蟲止痛的功效。與苦參、地膚子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殺蟲止癢效果,有效治療濕疹、疥瘡等皮膚病。
- 疏風通竅,散寒止痛: 蒼耳子還能疏風通竅,散寒止痛。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加減大造苦參丸」方劑中加入「亞麻子」,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潤腸通便:亞麻子富含膳食纖維,能吸水膨脹,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苦參丸本身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但容易導致腸燥便祕,加入亞麻子可起到潤腸通便,避免藥物副作用的作用。
- 增強藥效:亞麻子性平,味甘,具有潤腸通便、止咳化痰、降血壓等功效,與苦參丸中的苦參、黃芩等藥物相輔相成,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等療效。
「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加入皁刺,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皁刺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善於清熱解毒,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皁刺還具有一定的殺蟲止癢作用,能夠有效抑制皮膚真菌的生長,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因此,在「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加入皁刺,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加減大造苦參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其成分中包含蔓荊子,這是因為蔓荊子的藥理特性恰好符合方劑的治療需求。
蔓荊子,又名蔓荊,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主要作用於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其成分中富含的揮發油和植物甾醇,有助於降低體內的炎症反應,增強免疫機能,對於外感風熱所引起的症狀如頭痛、咽喉腫痛等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加減大造苦參丸的使用對象常常為濕熱內蘊所引起的皮膚問題,如濕疹、癬等,而蔓荊子的辛溫特性能夠幫助方劑更有效地驅散體內的濕熱,增強整體治療的效果。因此,蔓荊子在此方劑中具有重要的協同作用,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加入「牛蒡子」主要有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與苦參、黃柏等藥材配合,可加強清熱解毒之力,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等。
- 疏散風熱,止癢止痛: 牛蒡子亦可疏散風熱,止癢止痛。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緩解濕熱所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使療效更加全面。
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有兩大原因:
- 滋補肝腎,緩解苦參的燥性: 苦參性寒苦燥,長期服用易傷陰耗血。枸杞子性甘平,能滋補肝腎,益精血,緩解苦參的燥性,使藥效更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度損傷。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枸杞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等功效,與苦參相配,可增強苦參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皮膚瘙癢、陰部濕疹等症狀。
加減大造苦參丸是一種在中醫中常用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何首烏,這是由於何首烏具有多種重要的藥理作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
首先,何首烏被廣泛認為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這使得其在調理肝腎功能、改善血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於一些因肝腎虧損引起的健康問題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其次,何首烏含有豐富的多酚類、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這些成分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十分有利。
最後,何首烏還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增強體力,進一步促進身體的健康狀態。因此,在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加入何首烏,不僅能提高方劑的補益作用,還能調和其他藥材的效能,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
「加減大造苦參丸」方劑中包含「禹餘糧」的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禹餘糧性寒,味甘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的功效。其能清熱涼血,祛除濕熱,並能止癢消腫,配合苦參等藥物,可增強清熱解毒、止癢除濕之效,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禹餘糧的加入,可以中和苦參等藥物的燥性,避免其過於燥烈傷陰,同時也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進一步增強療效。
加減大造苦參丸中的蛇牀子以其特有的藥理特性被納入方劑組成中。蛇牀子的學名為「Cnidium monnieri」,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主要因其具有健脾、祛風和利尿的效果。首先,蛇牀子具有祛風止癢的功能,對於皮膚癢症、濕疹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進而調和體內的陰陽。其次,其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對於因血液循環不良所引起的問題有輔助療效。此外,蛇牀子中的揮發油成分可以增強其抗菌、抗炎作用,對於一些慢性炎症及感染性疾病也具有良好的輔助療效。因此,加減大造苦參丸中加入蛇牀子,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使其更全面地針對病症,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加減大造苦參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燥濕、解毒殺蟲。方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在於其多方面的藥理作用。白芷具備解表散寒、燥濕止痛的特性,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及皮膚病等。
在使用加減大造苦參丸時,白芷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尤其對於由於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如癬症或濕疹等尤為有效。白芷中的揮發油成分有助於抗菌和抗炎,能夠促進皮膚的癒合及減少發炎反應。此外,白芷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輔助治療和恢復。
綜合而言,白芷作為方劑中一味重要的藥材,透過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痛的功效,能有效增強加減大造苦參丸的療效,達成更佳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加減大造苦參丸
中藥方劑「 加減大造苦參丸 」,主要成分有:苦參、防風、荊芥、蒼耳子、亞麻子、皁刺、蔓荊子、牛蒡子、枸杞子、何首烏、禹餘糧、蛇牀子、白芷,其主治功效如下:
- 大風瘡:即現代醫學的麻風病。
- 諸風:泛指各種風證,包括中風、頭風、面風、耳風、眼風、鼻風、口風、咽喉風、心風、肝風、脾風、腎風等。
- 赤白癜風:即現代醫學的白癜風。
藥方組成介紹
白芷: 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蒼耳子: 性溫、味辛、苦,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苦參: 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枸杞: 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何首烏: 具有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功效。
荊芥: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蔓荊子: 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
牛蒡子: 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蛇牀子: 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等功效。
皁刺: 具有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加減大造苦參丸 」主要用於治療大風瘡、諸風、赤白癜風等疾病。其組成藥物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該方劑具有較好的臨牀療效,但具體用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苦參1斤,防風10兩,荊芥10兩,蒼耳子10兩,胡麻子(半生熟)10兩,皂角刺10兩,蔓荊子3兩,牛蒡子3兩,黃荊子3兩,枸杞子3兩,何首烏3兩,禹餘糧3兩,蛇床子3兩,香白芷1兩半。
上為細末,用皂角搗爛,熬膏,入前藥勻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茶、酒任下。
《直指附遺》有薄荷、生地各一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大造苦參丸,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四。 組成:苦參1斤,防風10兩,荊芥10兩,蒼耳子10兩,胡麻子(半生熟)10兩,皂角刺10兩,蔓荊子3兩,牛蒡子3兩,黃荊子3兩,枸杞子3兩,何首烏3兩,禹餘糧3兩,蛇床子3兩,香白芷1兩半。 主治:大風瘡及諸風、赤白癜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