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大丸

KU CAN D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6%
心經 11%
腎經 11%
脾經 11%
胃經 9%
膀胱經 6%
大腸經 4%
膽經 4%
小腸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苦參大丸方劑中加入亞麻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潤腸通便: 亞麻子富含膳食纖維,在腸道中吸水膨脹,促進腸蠕動,有助於緩解便祕,改善排便順暢。苦參大丸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等功效,但可能造成腸胃燥熱,加入亞麻子可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避免燥熱傷津。
  2. 滋陰潤燥: 亞麻子性平味甘,具有一定的滋陰潤燥功效,可緩解因藥物服用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苦參大丸中含有苦參、黃柏等寒涼藥物,加入亞麻子可以中和藥物的寒性,防止藥物過寒傷胃。

中藥方劑[苦參大丸]的組成中包含[防風],是因為防風具有良好的解表祛風作用。防風能夠驅散風寒,舒緩肌肉和關節的疼痛,並對風邪引起的疾病,如感冒、風濕性關節炎等有良好的療效。在[苦參大丸]這類方劑中,防風的添加有助於加強方劑的風邪驅散能力,並促進病情的康復。防風與其他藥材的搭配,可以共同作用於治療和緩解風邪所引起的症狀,提高整體療效。

苦參大丸中包含苦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苦參味苦性寒,入肺、脾、大腸經。其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二、瀉火解毒,通便利濕:苦參亦可瀉火解毒,通便利濕,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便祕、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

因此,苦參在苦參大丸方劑中發揮着重要的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等作用,是治療相關疾病的關鍵藥材。

中藥方劑[苦參大丸]的組成中包含[蒼耳子],主要是因為蒼耳子有良好的通鼻竅、祛風濕作用。蒼耳子能夠幫助清理鼻部堵塞,對於由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它同時具有抗炎、抗過敏的特性,可以緩解由過敏引起的鼻部不適。在[苦參大丸]這類方劑中,蒼耳子的加入有助於改善方劑的通鼻效果,提升其對鼻部疾病的治療效果。

苦參大丸中添加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固精止遺: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生精、烏髮黑鬚等功效。苦參大丸以苦參為主藥,瀉火除濕,清熱解毒,但久服易傷陰,而何首烏可滋陰補腎,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2. 固本培元,增強體質:何首烏能改善腎氣不足,提高免疫力,與苦參大丸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病邪,提高治療效果。

苦參大丸中添加石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開竅醒神: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開竅的作用。苦參大丸本身偏於清熱燥濕,加入石菖蒲可平衡藥性,避免過於燥烈,同時增強其開竅醒神之效,以助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等症。
  2. 化痰止咳: 石菖蒲亦具化痰止咳的功效。苦參大丸主治濕熱痰濁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症,加入石菖蒲可加強化痰止咳之效,更有效地解決患者的痰多、咳嗽等症狀。

苦參大丸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針對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苦參大丸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常伴有發熱、口渴、小便赤澀等症狀。桑白皮的加入,可以配合苦參、黃柏等藥材,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使藥效更加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苦參大丸方中加入白蒺藜,主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1.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白蒺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功效。苦參大丸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症,而白蒺藜的清熱解毒、利濕止癢功效可以輔助苦參、黃柏等藥物,加強其清熱解毒、利濕止癢之效。
  2. 疏肝理氣,止痛消腫:白蒺藜還具有疏肝理氣、止痛消腫的作用。苦參大丸中常配伍柴胡、香附等藥物,以疏肝理氣止痛。白蒺藜的疏肝理氣功效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

綜上所述,白蒺藜的加入,既能增強苦參大丸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功效,又能輔助疏肝理氣,止痛消腫,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中藥方劑[苦參大丸]的組成中包含[細辛],因為細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細辛在中醫中主要用於治療寒冷引起的痛症,能夠有效地驅寒暖經,緩解由寒邪引起的疼痛。在[苦參大丸]這類方劑中,細辛的加入有助於提高方劑的止痛、驅寒效果,對於因寒邪造成的各種痛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細辛的選擇是根據其藥理特性來增加方劑的綜合療效。

苦參大丸方劑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暑,疏風止痛:蔓荊子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暑、疏風止痛之效。苦參大丸主治濕熱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泄瀉、黃疸等症,蔓荊子可協助清熱解暑,疏散風熱,緩解因濕熱內蘊引起的頭昏腦脹、胸悶、口苦等症狀。
  2. 利濕通竅,止眩暈:蔓荊子入肝經,具有利濕通竅、止眩暈之功。苦參大丸中加入蔓荊子,有助於利濕通竅,疏通肝經,改善因濕熱內蘊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

中藥方劑[苦參大丸]的組成中包含[枸杞子],因為枸杞子具有滋陰養腎、明目潤肺的作用。枸杞子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改善視力,並促進全身健康。在[苦參大丸]中,枸杞子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方劑的滋補效果,還能幫助改善腎臟功能,促進體內平衡。枸杞子的使用可以讓方劑的功效更加全面,特別是在需要滋養陰液和強化身體的情況下。

苦參大丸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牛蒡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與苦參、黃芩等藥材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對於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利水消腫: 牛蒡子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可通利水道,排除體內濕熱,有助於消散水腫,與苦參、地膚子等藥材配合,可加強利水消腫效果,適用於濕熱蘊結所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中藥方劑[苦參大丸]的組成中包含[禹餘糧],主要是因為禹餘糧具有強效的祛風、除濕作用。禹餘糧能夠有效驅除風濕,舒緩由風濕引起的疼痛和不適。在[苦參大丸]中,禹餘糧的添加可以提高方劑的祛風、燥濕效果,進一步改善因風濕引起的症狀。這樣的配伍有助於使方劑的整體療效更加顯著,特別是對於需要解決風濕問題的患者來說,禹餘糧的使用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持。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苦參大丸


蒼耳子

蒼耳子性溫、味辛、苦,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枸杞子

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何首烏

何首烏在中醫藥中以多樣功效著稱,涵蓋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

蔓荊子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

牛蒡子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桑白皮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石菖蒲

石菖蒲具有多種功效。它可以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結

苦參大丸是以苦參為主要成分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臨牀上用於治療皮膚病、肌肉瘍潰和鼻柱蝕爛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胡麻子2斤(炒至3分熟,旋滴水 炒令黑色),防風(去蘆頭)1兩,苦參1兩,蒼耳子1兩,何首烏1兩,石菖蒲1兩,桑白皮1兩,白蒺藜(去刺)1兩,細辛(去葉土)1兩,黃荊子1兩,蔓荊子1兩,枸杞子1兩,牛蒡子1兩(並銼碎,炒),禹餘糧1兩(生用)。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
每服1丸,細嚼,荊芥菜送下,不拘時候。
忌食魚、肉、面、油、鹽等物,切 忌房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苦參大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一。 組成:胡麻子2斤(炒至3分熟,旋滴水炒令黑色),防風(去蘆頭)1兩,苦參1兩,蒼耳子1兩,何首烏1兩,石菖蒲1兩,桑白皮1兩,白蒺藜(去刺)1兩,細辛(去葉土)1兩,黃荊子1兩,蔓荊子1兩,枸杞子1兩,牛蒡子1兩(并銼碎,炒),禹餘糧1兩(生用)。 主治:大風癩疾,肌肉瘍潰,鼻柱蝕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