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胡麻子1兩,牛蒡子1兩,蔓荊子1兩,枸杞子(各炒紫色)1兩,白蒺藜1兩,苦參1兩,瓜蔞根1兩,防風1兩,當歸1兩,川芎1兩,芍藥1兩,羌活1兩,何首烏1兩,白芷1兩,僵蠶(炒)1兩,荊芥1兩,連翹1兩,黃芩1兩,山梔1兩,皂角刺1兩,玄參1兩,甘草1兩,芙蓉葉1兩,威靈仙1兩。
實熱瘡盛,加輕粉2錢。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茶清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亞麻子、牛蒡子、蔓荊子、枸杞子、白蒺藜、苦參、天花粉、防風、當歸、川芎、白芍、羌活、何首烏、白芷、白僵蠶、荊芥、連翹、黃芩、梔子、皁刺、玄參、甘草、芙蓉葉、威靈仙等中藥組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加味醉仙散,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胡麻子1兩,牛蒡子1兩,蔓荊子1兩,枸杞子(各炒紫色)1兩,白蒺藜1兩,苦參1兩,瓜蔞根1兩,防風1兩,當歸1兩,川芎1兩,芍藥1兩,羌活1兩,何首烏1兩,白芷1兩,僵蠶(炒)1兩,荊芥1兩,連翹1兩,黃芩1兩,山梔1兩,皂角刺1兩,玄參1兩,甘草1兩,芙蓉葉1兩,威靈仙1兩。 主治:楊梅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