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寶丹

神寶丹

SHEN BAO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四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心經 16%
脾經 15%
肺經 13%
腎經 12%
胃經 11%
大腸經 6%
膀胱經 2%
小腸經 2%
膽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寶丹方中包含禹餘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禹餘糧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固精止遺之效。神寶丹主治腎虛精虧、遺精滑泄等症,而禹餘糧正是其補腎固精的關鍵藥物,有助於改善患者腎氣不足、精關不固等問題。
  2. 調和藥性:神寶丹方中多用寒涼藥物,例如黃柏、知母等,容易寒涼傷脾胃。而禹餘糧性溫,能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過度損傷脾胃的作用,使方劑更安全有效。

神寶丹中含有石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渴的功效。神寶丹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煩躁不安、口渴咽乾等症狀,石膏可以清熱解毒,降火止渴,緩解患者的症狀。
  2. 止血生肌: 石膏也具有一定的止血生肌功效,可以幫助治療因熱毒引起的潰瘍、瘡瘍等病症。神寶丹中加入石膏,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效果,加速傷口癒合。

神寶丹中包含蔓荊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暑,疏散風熱: 蔓荊子性味辛涼,具有清熱解暑、疏散風熱的功效,可有效緩解中暑、發熱、頭痛、頭暈等症狀。神寶丹常用於治療暑熱感冒、中暑、風熱頭痛等病症,蔓荊子可起到清熱解暑、疏散風熱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2. 利水通淋,清肝明目: 蔓荊子還具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等症狀。神寶丹的組成中,蔓荊子可以輔助其他藥材,發揮其利水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寶丹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除濕: 威靈仙性辛溫,入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神寶丹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關節腫痛等症,威靈仙可有效緩解風寒溼邪所致的疼痛和腫脹。
  2. 活血化瘀: 威靈仙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有助於消除瘀血,減輕疼痛,加速傷病恢復。

神寶丹方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神寶丹多用於治療心脾兩虛、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而茯苓可補脾益氣,利水滲濕,同時能安神定志,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健脾安神之效。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神寶丹中常配合其他藥材,如人參、黃芪等補氣藥,茯苓可協同補氣藥,提高藥效,並能防止補氣藥過於燥熱,避免補氣過度,造成上火等副作用。

神寶丹中包含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天竹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清除體內熱毒,對於發熱、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天竹黃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瘀血阻滯、疼痛麻木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神寶丹中加入天竹黃,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神寶丹方劑中加入天仙藤,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藥效。

天仙藤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神寶丹可能用於治療此類疾病,因此加入天仙藤以增強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神寶丹方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特性:

  1. 化痰散結: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化痰散結之功效。神寶丹常用於治療痰多、咳嗽、瘰癧等症,白僵蠶能有效清除痰液,疏通氣道,促進病竈消散。
  2. 息風止痙:白僵蠶具有息風止痙之效,常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神寶丹中加入白僵蠶,可起到鎮靜安神,緩解痙攣的作用。

因此,白僵蠶在神寶丹中起到化痰散結、息風止痙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神寶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霜。鉛霜,作為一種常見的礦物藥材,在中醫中被視為具有解毒、止痛和消腫的功效。此成分的選用,主要源於其在治療某些病症方面的特定作用。例如,鉛霜可以用於治療皮膚病、瘡毒等,這是因為它能夠有效抑制炎症和促進傷口癒合。此外,鉛霜在古方中還常與其他草藥配合使用,以增強療效。不過,由於鉛霜含有鉛元素,過量使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在現代醫學中對其使用非常謹慎。在現代中醫的應用中,醫師往往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權衡利弊,給予適當的劑量或選擇替代療法。總的來說,鉛霜在古代醫學的歷史背景下,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有其獨特的價值,但其安全性和使用方法仍需謹慎對待。

神寶丹方劑中包含白蒺藜,主要原因在於白蒺藜的藥性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白蒺藜性平味甘苦,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其善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症。

神寶丹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血瘀滯所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白蒺藜的藥性正好可以疏肝解鬱、行氣止痛,與方劑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神寶丹中包含旋覆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化痰止咳:旋覆花味苦辛,性溫,入肺經,具有降氣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對於痰多咳喘、胸悶氣促等症狀,可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利水消腫:旋覆花還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功效,對於水腫、腹脹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神寶丹作為一款治療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的中藥方劑,旋覆花的加入,可以有效地發揮其化痰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恢復健康。

在中藥方劑「神寶丹」中,莽草的應用是因為其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作用。莽草性溫味辛,能夠散寒止痛、溫經通絡,適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莽草能夠增強方劑的溫經散寒作用,對改善寒性疾病非常有益。

神寶丹方劑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傳統觀念: 古代醫學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神昏、中風、癲癇等病症。由於犀角價格昂貴,被視為珍貴藥材,因此被納入神寶丹中,提升藥方價值。
  2. 藥理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犀角中含有角蛋白等成分,具有一定抗炎、抗菌作用,但其藥效並不顯著,且副作用未知。然而,由於犀角的稀有性及保護動物的意識抬頭,現今已禁用犀角入藥。

神寶丹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神寶丹多用於治療脾胃氣逆、痰濁上壅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而半夏可有效抑制胃氣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
  2. 燥濕化痰: 半夏亦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化解脾胃濕濁,防止痰液阻滯氣機,加重嘔吐症狀。神寶丹中常配伍其他化痰藥物,如陳皮、茯苓等,共同發揮消痰止嘔的作用。

神寶丹方劑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具化濕解暑之效。神寶丹方劑常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暑濕症,如發熱、頭痛、身重乏力、胃口不佳等,藿香可通過其芳香之氣,疏散濕熱,化解暑氣,達到清熱解暑之效。
  2. 理氣和中: 藿香具有理氣功效,可調和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神寶丹方劑中常包含其他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藥材,與藿香配合,可有效緩解暑濕所致的脾胃不適,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神寶丹中包含桑螵蛸,主要是利用其固澀止遺的功效。桑螵蛸性味甘鹹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澀精止遺、收斂止瀉等作用。

對於神寶丹而言,桑螵蛸的加入,有助於治療腎虛遺精、滑精、夢遺、小便頻數等症狀,同時也具有止瀉固腸的作用,對於脾虛泄瀉亦有幫助。因此,桑螵蛸在神寶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提升其整體療效。

神寶丹中添加瓜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瀉火: 瓜蒂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利咽止咳的功效。對於熱邪犯肺,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化痰止咳: 瓜蒂能化痰止咳,對於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神寶丹中加入瓜蒂,可起到清熱瀉火、化痰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神寶丹方劑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之效。神寶丹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水腫等症,赤小豆有助於利水滲濕,消退水腫,改善患者的症狀。
  2. 清熱解毒: 赤小豆亦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熱毒熾盛引起的病症有一定的療效。神寶丹中往往還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赤小豆的加入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神寶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補益元氣,振奮精神,改善體虛乏力、氣短心悸等症狀。神寶丹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人參的補氣益血功效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2. 扶正固本: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神寶丹常用於治療各種虛弱症狀,而人參的扶正固本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抵抗疾病,促進康復。

因此,神寶丹中加入人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體虛、氣血不足等症狀,達到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的目的。

神寶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驅蟲作用: 檳榔味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驅除腸道寄生蟲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檳榔鹼能麻痺蟲體肌肉,使之失去附著力,並促進腸道蠕動,將蟲體排出體外。神寶丹常用於治療蟲積腹痛、疳積等症,檳榔的驅蟲作用在此發揮重要作用。

2. 消積化滯: 檳榔還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其苦澀之性,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並可緩解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神寶丹中常與其他消食化積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療效。

神寶丹中加入烏梢蛇,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經活絡、祛風止痛: 烏梢蛇性溫,味甘,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對於神寶丹所針對的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病症,能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2. 解毒消腫: 烏梢蛇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治療蛇蟲咬傷、疔瘡腫毒等,對於神寶丹所治療的某些伴隨局部紅腫熱痛的病症,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烏梢蛇在神寶丹中起到通經活絡、祛風止痛,以及解毒消腫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神寶丹中含有虎骨,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 傳統觀念: 中醫傳統認為虎骨具有強筋壯骨、祛風濕、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濕痺痛、骨折、跌打損傷等疾病。這種觀念源於古人對虎威猛強壯的崇拜,將其力量與藥性聯繫在一起。
  2. 實際效用: 部分研究表明,虎骨中含有少量抗炎、止痛成分,但其藥效並不顯著,且存在極大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然而,現今社會普遍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虎骨的使用已被禁止。神寶丹中使用虎骨的觀念已過時,應以安全有效的替代品替代,避免傷害野生動物。

神寶丹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基於其鎮心安神、解毒止痛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狂躁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古代醫家認為硃砂具有鎮驚安神、解毒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癲癇、狂躁、驚癇、心悸、失眠等疾病。

然而,硃砂含有汞,長期服用或過量使用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因此現代醫學已經不再使用神寶丹這類含硃砂的方劑,建議使用更安全的藥物治療疾病。

神寶丹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神寶丹多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牛黃可清熱解毒,鎮心安神,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
  2. 疏通經絡:牛黃能通經活絡,散瘀消腫,有助於改善因熱邪壅阻經絡所致的病症。神寶丹中往往還包含其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材,牛黃的加入可增強整體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病症。

神寶丹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神寶丹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炎症,冰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2. 開竅醒神,透達經絡: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透達經絡的功效。神寶丹若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神志不清等病症,冰片可幫助藥物更好地透達病竈,發揮藥效。

總之,冰片在神寶丹中扮演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提升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神寶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性溫通開,能直達心竅,具有開竅醒神、豁痰開竅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麝香能起到醒腦開竅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神寶丹中加入麝香,不僅能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也能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神寶丹中含有輕粉,是因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輕粉為硃砂經昇華提煉而成,性寒、味辛,入心、肝、脾經。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汞,能抑制細菌生長,並具有抗炎作用,因此在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咽喉腫痛、瘡瘍等症狀時,常被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然而,輕粉有毒性,需謹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需遵醫囑。

乳香在神寶丹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加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神寶丹旨在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的加入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引導藥力,增強療效: 乳香氣味芳香,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增強藥效。神寶丹中的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也能與乳香相互協同,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寶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大人、小兒一切風疾」,即泛指風邪所致諸症,如中風、驚風、抽搐、癱瘓、關節痹痛等。古代「風疾」範疇廣泛,包含外風(如風寒濕痹)與內風(如肝風內動、痰熱驚厥),而本方兼具祛風豁痰、溫通鎮驚之效,故能通治多種風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祛風散寒、溫通經絡

  • 附子(炮制後):經薑汁、蛤粉炒制減毒,保留辛熱之性,能回陽救逆、散寒逐濕,針對風寒濕邪深伏之證。
  • 羌活:辛溫发散,善祛上半身風濕,助附子通行經絡,解除肢體痹痛。

2. 豁痰息風、鎮驚定搐

  • 南星(牛膽制):經酸漿水、生薑炮制後毒性降低,化痰力強,尤善治風痰壅盛之驚癇、中風痰湧,牛膽南星更增清熱鎮驚之效。
  • 蠍尾:蟲類藥,搜風通絡,專治驚風抽搐,與南星協力息風止痙。

3. 開竅醒神、安神定志

  • 麝香:芳香走竄,開竅醒神,助藥力速達病所,治痰蒙清竅之神昏、驚厥。
  • 朱砂:重鎮安神,清心定驚,針對風痰上擾之煩躁、驚悸。
  • 乳香:活血行氣,佐諸藥通絡止痛,改善風痰瘀阻之肢體拘急。

4. 用藥配伍特點

  • 攻邪兼顧正氣:附子溫陽固本,避免風痰藥傷正;蜜丸緩和峻烈之性。
  • 內外風同治:羌活祛外風,蠍尾、南星息內風,麝香引藥透達,體現「風邪無處不到」的治療思路。

5. 劑型與服法

煉蜜為丸(如雞頭實大),取其緩釋藥性、護胃之效;薄荷湯送服,薄荷辛涼升散,既可佐制溫藥之燥,又能宣散風熱,協力疏風透邪。


三、綜合推論

此方以「溫通化痰、息風開竅」為核心,針對風痰夾寒、閉阻經絡或上擾神明之證,如小兒急驚風(寒痰型)、成人中風痰厥、頑固痹痛等。全方側重「痰、風、寒」三者並治,標本兼顧,體現古代「治風先治痰,痰去風自滅」的辨證邏輯。

傳統服藥法


附子(米泔水1盞,生薑半兩,研浸3日,次用蛤粉炒制,去皮臍)半兩,羌活半兩,朱砂半兩,蠍尾半兩,南星2個(各重1兩,去皮臍,銼棋子片,酸漿1碗,生薑1分,切片子,煮酸漿水浸,去薑,焙乾)半兩(牛膽中南星尤妙),麝香1分,乳香1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
3歲者每服半丸,食前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四肢抽搐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神寶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一引《全嬰方》。 組成:附子(米泔水1盞,生薑半兩,研浸3日,次用蛤粉炒制,去皮臍)半兩,羌活、朱砂、蠍尾半兩,南星2個(各重1兩,去皮臍,銼棋子片,酸漿1碗,生薑1分,切片子,煮酸漿水浸,去薑,焙乾)半兩(牛膽中南星尤妙),麝香1分,乳香1分。 主治:小兒或先吐後瀉,或先瀉後吐,或瀉吐俱發之後,變成慢驚者;小兒驚瀉,便青腹痛。

神寶丹,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自然銀半斤,金星礬石1兩,禹餘糧石1兩,石膏1兩。上4味,用炭火煅通赤,傾在酽醋內淬,如此凡7度,放開後爲末,入瓷盆內,以湯淘洗20度,候浮盡,上面黑汁澄淨了,隻收在底真實藥,于瓷器內慢火逼盡水脈後細研,乃用諸藥如後:蔓荊子1分,威靈仙1分,茯苓1分,天竺黃1分,天仙藤1分,白僵蠶1分,鉛白霜1分,蛜(蟲祁)1分(去嘴尖,炒),白蒺藜1分,旋覆花1分,莽草1分,犀角(銼)1分,半夏(湯洗去涎7度,麸炒令黃色)1分,藿香1分,桑螵蛸20個,瓜蒂20個,赤小豆49粒,人參半兩,檳榔(半生半熟)半兩,劍脊烏蛇(酒浸,去皮骨,炙黃,用肉)1兩,真虎骨1兩(酒浸,炙黃),白龍砂(以白犬先繫定,將粟米喂3日,取其第3日糞,淘取粟米,焙乾)1兩。上爲末,再用下項藥:好朱砂1兩(飛),牛黃1兩,龍腦1兩,麝香、膩粉、乳香各少許。 主治:大人、小兒一切風疾。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