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傳統功效
1. 活血化瘀
大蒜,古稱葫蒜,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均有記載,其藥用價值豐富。雖然不見得明確指出「活血化瘀」四字,但從其記載的功效,可推測其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滯的潛在作用。
《本草綱目》記載大蒜「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闢邪惡,消癰腫,化症積肉食」,說明其具有良好的疏通經絡、消除腫痛的作用。 寒濕瘀滯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大蒜的溫散特性,能促進氣血流通,間接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神農本草經疏》也提到大蒜「主歸五臟」,並具有「去寒濕,闢邪惡,散癰腫,化積聚」的功效,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前提條件。瘀血的形成往往與寒邪、濕邪、氣滯等因素相關,大蒜可以針對這些病因進行調理。
《本草衍義》雖提及大蒜「傷脾傷氣」,但這主要是指過量或長期食用。適量使用,則能發揮其藥效。《新修本草》記載其「下氣消谷,除風破冷」,「下氣」能促進氣機運行,「除風破冷」能消除阻礙氣血流動的因素。 《四川中藥志》更直接指出大蒜能治療「血痢,及崩中帶下」,這兩種疾病都與血液運行及瘀血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雖然古籍未明確標註大蒜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但從其溫通經絡、散寒除濕、消腫止痛等功效推斷,大蒜很可能具備輔助活血化瘀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這僅是根據古籍記載的推測,並非現代醫學的明確結論,實際應用需謹慎,並結合醫生意見。
2. 祛風除濕
大蒜,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祛風除濕之效,亦多有論述。綜觀諸多典籍,大蒜祛風除濕的機理主要來自其辛溫走竄的特性。
《神農本草經疏》指出大蒜「辛溫能闢惡散邪,故主除風邪,殺毒氣」,此處的「風邪」涵蓋了外感風寒濕邪,而「殺毒氣」則暗示其能清除導致風濕痹痛的病邪。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說明大蒜「去寒濕,闢邪惡」,直接點明其祛除寒濕邪氣的功效。 《本草拾遺》則提到大蒜「去水惡瘴氣,除風濕」,更側重其利水消腫,祛除濕邪的功效。 《名醫別錄》簡單明瞭地指出其「散癰腫瘡,除風邪,殺毒氣」,「癰腫瘡」的產生往往與濕邪積聚有關,由此可見大蒜在治療濕邪相關疾病中的作用。
然而,古代醫家也注意到大蒜辛溫燥烈之性。《本草衍義》提到「其傷脾傷氣之禍,積久自見」,《本草綱目》亦警示「辛能散氣,熱能助火,傷肺、損目」。這些記載提醒我們,雖大蒜有祛風除濕之效,但需適量使用,避免因其燥性而損傷臟腑。總體而言,古代醫籍對大蒜祛風除濕功效的記載雖略有差異,但普遍認為其辛溫走竄之性,能有效驅散體內寒濕之邪,達到祛風除濕的目的。 只是使用上需謹慎,不可過量。
3. 健脾胃
大蒜,看似平凡的食材,在古代醫籍中卻被賦予了豐富的藥用價值,尤其其健脾胃功效,值得細細探究。
多數醫籍記載中,大蒜性味辛溫,具有通達走竄的特性。《神農本草經疏》指出:「脾胃之氣最喜芳香,燻臭損神耗氣,故久食則傷人。」這說明雖然大蒜能暖脾胃,但其辛辣之性若過度使用,反會損傷脾胃之氣。 《本草衍義補遺》更直言:「大蒜,性熱善散,善化肉……其傷脾傷氣之禍,積久自見,化肉之功,不足言也。」此處點明瞭大蒜雖能助消化,但長期過量食用,其傷脾胃之害不容忽視。
然而,《本草綱目》中也提及大蒜「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闢邪惡,消癰腫,化症積肉食」,肯定了其化積消食的功效。 《日用本草》更簡潔地指出其「燥脾胃,化肉食」的功能。 這些記載顯示,大蒜對於脾胃的影響是雙面性的:適量使用有助於消化,促進脾胃功能;但過度食用則會因其辛溫走竄之性而損傷脾胃。
綜上所述,《本草綱目》、《日用本草》等記載都指出大蒜具有化肉食、健脾胃之效,但必須適量使用,避免因其辛溫之性而傷及脾胃。古人對大蒜的運用強調了「適度」的重要性,其健脾胃功效並非絕對,需根據個人體質和實際情況謹慎使用。 古代醫籍中的觀點提醒我們,即使是看似簡單的單方,也需瞭解其性味歸經及使用禁忌,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避免產生負面影響。
4. 止瀉
大蒜,作為在中醫藥典籍中亦有記載其止瀉功效。綜觀歷代本草,其止瀉作用並非單一機理,而是與其整體藥性密切相關。
《本草綱目》提到大蒜「氣燻烈,能通五臟,達諸竅」,並指出其「消癰腫,化症積肉食」的功效。這暗示大蒜具有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滯的功能,對於因食積導致的腹瀉可能有效。書中也提到其可「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洩瀉暴痢及乾濕霍亂」。這說明古人已認識到大蒜可以通過溫熱之性,溫中散寒,從而緩解寒邪引起的腹瀉。 此外,《日華子諸家本草》更明確記載大蒜「止霍亂轉筋、腹痛」,霍亂常伴有劇烈腹瀉,此處的記載直接支持大蒜具有止瀉功效。
然而,需注意的是,《本草衍義補遺》中提及大蒜「傷脾傷氣之禍,積久自見」,《本草綱目》亦警告「久食傷肝損眼」。這說明大蒜雖具止瀉功效,但其辛溫燥烈之性,長期或大量服用仍可能損傷脾胃,故需謹慎使用。 《神農本草經疏》則指出大蒜「辛溫走竄,無處不到」,其藥性較為峻猛,因此使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症情況,適量服用,不可濫用。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關於大蒜止瀉的記載,多與其溫中散寒、理氣消滯的藥性相關。但由於其藥性較為強悍,因此需注意用量和使用時機,避免因過量服用而造成其他不良反應。 需強調的是,本文僅為古代醫籍對大蒜止瀉功效的分析,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疾病,應諮詢專業醫師。
5. 解毒
大蒜,其解毒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其辛溫走竄的特性。
《神農本草經疏》認為大蒜「辛溫能闢惡散邪,故主除風邪,殺毒氣,及外治散癰腫?瘡也。」其辛溫之性,可以驅散體內外邪氣,達到解毒的目的。這與《名醫別錄》中「散癰腫瘡,除風邪,殺毒氣」的記載相符。《本草拾遺》更進一步指出大蒜「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說明其解毒範圍涵蓋了水濕、風濕等多種外邪。
《本草綱目》則從更宏觀的角度闡述了大蒜的解毒機制:「其氣燻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闢邪惡,消癰腫,化症積肉食」。李時珍認為大蒜的辛烈之氣,可以通達五臟六腑,驅除體內寒濕和邪惡之氣,並能消散癰腫、化解積滯,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此外,文中也提及大蒜可治療因飲食不潔引起的疾病,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其解毒功效。
然而,古籍也提及大蒜的藥性峻烈,需注意其副作用。《本草衍義補遺》指出大蒜「傷脾傷氣之禍,積久自見」,《本草綱目》亦警告「久食傷肝損眼」。這些記載提醒我們,雖然大蒜具有解毒功效,但並非多多益善,應適量使用,避免因過度服用而損傷臟腑。 總體而言,古代醫家對大蒜的解毒功效多持肯定態度,但同時也強調了用量和長期服用的潛在風險。
6. 止咳化痰
大蒜,雖非專門止咳化痰之藥,然諸多古代本草書籍提及其功效,間接佐證其在某些咳嗽痰症上的應用可能。其作用機理並非直接針對咳嗽痰液本身,而是透過其辛溫特性,達到疏通經絡、宣通肺氣的間接效果。
《本草綱目》記載大蒜「其氣燻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闢邪惡」,說明其辛溫之性可驅散體內寒邪濕氣,而寒邪濕氣是古代醫家認為導致咳嗽痰飲的重要病因之一。若咳嗽痰多屬於寒濕阻肺類型,大蒜的辛溫之氣或許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疏通肺氣,使痰液得以排出。 《滇南本草》更直接指出大蒜「祛寒痰」,印證此觀點。
然而,需注意的是,《本草衍義》及《本草綱目》皆提及大蒜「傷脾傷氣」、「傷肺、損目」、「久食傷肝損眼」等副作用。 《神農本草經疏》亦指出其「燻臭損神耗氣」。因此,單純以大蒜止咳化痰,需謹慎衡量其利弊,且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其他典籍如《名醫別錄》、《食療本草》、《本草拾遺》、《日華子諸家本草》、《日用本草》、《四川中藥志》、《新修本草》等,雖記載大蒜多種功效,但並未直接強調其止咳化痰的效用。 《本草綱目》中雖提及大蒜用於治療吐血、心痛、膈氣等症狀,但這些與單純的咳嗽化痰有所不同。
總之,古代醫籍中關於大蒜的記載,並未明確指出其具有顯著的止咳化痰主治功效。其作用可能僅限於某些特定體質及病症,且需考慮其副作用。 使用前,應諮詢專業中醫師,避免因不當使用而產生不良反應。
7. 驅蟲殺蟲
大蒜,古稱葫蒜,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驅蟲殺蟲之功效,雖非其主要作用,但仍值得探討。
《食療本草》明確指出大蒜「除風,殺蟲」,這是對其驅蟲功效最直接的記載。 其他典籍雖未直接提及「驅蟲」,但從其整體功效推論,亦可間接佐證。例如,《本草綱目》記載大蒜「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闢邪惡,消癰腫,化症積肉食」,其中「闢邪惡」可以理解為驅除體內外之邪氣,而寄生蟲亦可視為一種邪氣。 《神農本草經疏》則提到大蒜「主除風邪,殺毒氣」,「殺毒氣」的範圍較廣,可能也包含了蟲體及其所產生的毒素。 《名醫別錄》的「散癰腫瘡,除風邪,殺毒氣」,與《神農本草經疏》的觀點相近。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醫籍對大蒜的描述常伴隨其性味峻烈、久服傷身的警示。例如,《本草衍義補遺》提到大蒜「傷脾傷氣」,《本草綱目》則指出「久食傷肝損眼」。 這些記載提醒我們,雖然大蒜具備一定的驅蟲潛力,但其應用需謹慎,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古代文獻中多數記載大蒜的運用側重於外用或短時間內少量內服,以發揮其驅邪殺毒的功效,而非長期作為驅蟲的主藥。 總體而言,古籍中關於大蒜驅蟲的記載,更多的是基於其整體的殺菌、殺毒的功效推測而來,而非針對特定寄生蟲的專門研究。
8. 止癢
大蒜,古稱葫蒜,自古以來即被廣泛應用於食療和藥用。其止癢功效,主要源於其辛溫走竄的特性,多部古代醫籍均有記載,雖然未直接點明「止癢」,但其驅除風邪、殺毒氣、散癰腫等作用,間接佐證了其止癢的可能性。
《名醫別錄》、《本草拾遺》等明確記載大蒜能「散癰腫瘡」、「療瘡癬」,「癰腫瘡」和「瘡癬」皆為皮膚病,伴隨瘙癢症狀。 《本草綱目》更詳細地闡述了大蒜「其氣燻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闢邪惡,消癰腫」的功效,其辛辣之氣能驅散體內寒濕之邪,而寒濕往往是某些皮膚病的致病因素,因此間接具有止癢之效。 《神農本草經疏》則認為大蒜「辛溫走竄,無處不到」,能通達全身經絡,清除導致瘙癢的邪氣。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衍義補遺》提及大蒜「傷脾傷氣」,《本草綱目》也警告「久食傷肝損眼」,說明大蒜雖有益處,但需適量使用,不可過量。 雖然古代典籍並未直接說明大蒜如何止癢以及針對何種癢症,但從其驅邪、散腫、通經絡的功效推斷,大蒜或可藉由改善體內環境,間接達到止癢的效果。 然而,需強調的是,古代醫籍的記載與現代醫學研究方法不同,其功效需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進行客觀分析。 對於皮膚瘙癢,仍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大蒜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大蒜,本草載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含蒜素、硒、維他命C等,具強抗氧化效用。
- 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
- 抑制脂質過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 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腸胃炎等疾病。
- 抗菌消炎,有效緩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2. 降血脂
大蒜素降血脂。大蒜中含蒜素,可降低血液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證實,大蒜提取物有效降低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升高。
3. 調節血糖
大蒜性溫,味辛,被譽為「天然抗生素」,具有殺菌消炎、抗病毒、增強免疫力、降低血脂及血糖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大蒜「消腫、化毒、殺蟲、降氣、闢邪毒」。現代研究發現,大蒜中的蒜素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並且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從而有效控制糖尿病。此外,大蒜中的某種活性物質能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強胰島素的活性,促進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4. 改善消化系統
大蒜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消食導滯、殺菌消炎之功。
大蒜可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故能改善消化系統,增強食慾。大蒜亦有殺菌消炎之效,故能預防腸道感染性疾病。
然大蒜性溫,有刺激性,不宜過量食用。若過量食用,可引起胃腸不適,甚至損傷胃黏膜,故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者應忌食。
5. 防癌抗腫瘤
大蒜性溫,味辛,具有抗菌消炎、殺蟲解毒之效,可入藥。李時珍《本草綱目》載:「久食,輕身不老,耐寒暑」。《滇南本草》載:「治 cancer,每服一錢」。大蒜所含蒜素,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胃癌、食道癌、肺癌、結腸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生長和增殖,並可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
6. 抗菌抗病毒
大蒜含大蒜素,能殺滅多種細菌與病毒,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同時抑制細菌與病毒繁殖,減少疾病發生,並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白細胞生成。此外,大蒜還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保護細胞,延緩衰老。
7. 預防心血管疾病
《本草綱目》載:「大蒜,性溫,味辛,有毒。主治風寒頭痛,鼻塞流涕,咳喘咯痰,胸悶氣短,腹痛吐瀉,泄瀉痢疾,腸胃積滯,血瘀經閉,跌打損傷。」
大蒜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大蒜素: 一種天然的抗菌和抗氧化劑,可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硒: 一種礦物質,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減少動脈粥樣硬化。
維生素C: 一種抗氧化劑,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
研究證實,每天食用一瓣大蒜,可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25%、中風的風險23%。
8. 提升免疫力
大蒜具增強免疫力之效。其內含蒜素,此物具殺菌消炎之能,可制細菌、病毒之繁衍,以增人體免疫。此外,大蒜富含維生素C與多種營養,促進新陳代謝,提升抗病力。恆食大蒜,可避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並減心腦血管、腸胃疾之發病率。大蒜亦具抗癌之效,可抑制癌細胞增殖,緩癌疾之進展。
9. 抗心律失常
大蒜素、蒜氨酸、蒜酶等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時,大蒜還能降低血壓、改善心臟功能,對預防和治療心律失常有一定作用。
10. 降膽固醇
大蒜的蒜素可促膽固醇分解代謝,降低膽固醇水平。鍺、硒、維生素C亦佐之,降低 LDL-C,提高 HDL-C,清脂防栓。
大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以下是一些大蒜的運用方法:
- 生食:生食大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大蒜中的營養成分。生喫大蒜可以用於涼拌菜、蘸醬等。
- 熟食:熟食大蒜的味道較為溫和,可以用於烹飪各種菜餚。熟食大蒜可以用於炒菜、燉菜、煲湯等。
- 藥用:大蒜具有殺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感冒、咳嗽、腸胃炎等疾病。大蒜可以用於煎湯、泡酒、敷貼等。
大蒜的用量根據烹飪方法和個人喜好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每人每天食用大蒜的量約為2瓣。以下是一些大蒜烹飪的注意事項:
- 大蒜要清洗乾淨,去除雜質。大蒜要切碎或搗碎,以便於釋放其營養成分。
- 大蒜的烹飪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破壞其營養成分。
大蒜的炮製
除去泥土及鬚根、陰乾備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大蒜」注意事項重點
1. 陰虛火旺者忌食:
- 火氣大、口乾舌燥等症狀者。
2. 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忌食:
- 眼睛、口腔、喉嚨、舌頭有發炎或潰瘍等問題。
3. 時行病後忌食:
- 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流感)後。
4. 肺胃有熱、肝腎有火忌食:
- 肺胃有發炎症狀、肝腎火氣旺盛。
5. 氣虛血弱者忌食:
- 身體虛弱、血氣不足。
6. 腳氣、風病忌食:
- 足癬、風濕等疾病。
7. 懷孕或哺乳忌食:
- 過量攝取可能對胎兒或嬰兒造成影響。
8. 小孩慎用:
- 大量攝取可能會有危險,應諮詢專業人士。
9. 過敏者慎用:
- 對大蒜、其他物質過敏者。
10. 與其他藥物併用慎用:
- 可能影響藥物效果或產生不良反應。
11. 即將動手術者慎用:
- 可能延長流血時間。
12.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忌食:
- 大蒜具刺激性,可能加重潰瘍症狀。
13. 忌與紅酒、蜂蜜、牛奶同食:
- 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14. 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 口臭、體味、腹瀉、噁心、出汗、頭暈、出血、氣喘、過敏、皮膚刺激等。
大蒜相關的方劑
大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大蒜含有的化學成分
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sulfide), 甲基烯丙基二硫醚(methylallyldisulfide), 甲基烯丙基三硫醚(methylallyltrisulfide), 二烯丙基四硫醚(diallyltetrasulfide), 甲基烯丙基硫醚(methylallylsrlfide), 二甲基三硫醚(dimethyltrisulfide), 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disulfide), 丙基烯丙基二硫醚(propylallyldisulfide), 烯丙基丙基三硫醚(allylpropyltgrisulfide), 甲基烯丙基五硫醚(methylallylpentasulfide), 二丙烯基二硫醚(dipropenyldisulfide), 烯丙基硫代亞磺酸甲酯(methylallylthiosulfinate), 甲基硫代亞碘酸烯丙酯(allylmethylthiosulfinae), 二甲基硫代亞磺酸酯(dimethylthiosulfinate), 2-乙基四氫噻吩(2-ethyltetrahydrothiophene), 1-丙烯酯(1-propenylallylthiosulfinate), 熱量(calorie), 修正熱量(Correction calorie), 水分(moisture), 粗蛋白(crudeprotein), 粗脂肪(crudefat), 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 灰分(Ash), 總碳水化合物(Total carbohydrates),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糖質總量(Total sugar content),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半乳糖(Galactose), 麥芽糖(maltose), 蔗糖(sucrose), 乳糖(lactose), 鈉(Sodium), 鉀(Potassium), 鈣(calcium), 鎂(magnesium), 鐵(iron), 鋅(Zinc), 磷(phosphorus), 銅(Copper), 錳(manganese), 維生素A總量(Total Vitamin A), 視網醇當量(Retinol equivalent), 視網醇(Retinol), α-胡蘿蔔素(α-carotene), 維生素D總量(Total Vitamin D), 維生素D總量(Total Vitamin D), 維生素D2(vitaminD2), 維生素D3(Vitamin D3), 維生素E總量(Total Vitamin E), α-維生素E當量(alpha-vitamin E equivalent), α-生育酚(α-tocopherol), β-生育酚(β-Tocopherol), γ-生育酚(γ-Tocopherol), δ-生育酚(δ-Tocopherol), 維生素K1(Vitamin K1), 維生素K2(Vitamin K2), 維生素K2(Vitamin K2), 維生素B1(vitaminB1), 維生素B2(vitaminB2), 菸鹼素(nicotinic acid), 維生素B6(vitaminB6), 維生素B12(VitaminB12), 葉酸(folicacid), 維生素C(vitaminC), 脂肪酸S總量(Total fatty acid S), 酪酸(butyric acid), 己酸(hexanoicacid), 辛酸(caprylicaid), 癸酸(capricacid), 月桂酸(lauricacid), 十三酸(tridecylicacid), 肉豆蔻酸(myristicacid), 十五酸(Pentadecanoicacid), 棕櫚酸(palmiticacid), 十七酸(heptadecanoicacid), 硬脂酸(stearicacid), 十九酸(Nineteen Acid), 花生酸(arachidicacid), 山酸(Mountain grass), 廿四酸(Myristicacid), 脂肪酸M總量(Total fatty acid M), 肉豆蔻烯酸(Myristoleic acid), 棕櫚烯酸(Palmitoleic acid), 油酸(oleicacid), 鱈烯酸(Codenoic acid), 芥子酸(Sinigrin), 脂肪酸P總量(Total fatty acid P), 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 次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 十八碳四烯酸(Octadecatetraenoicacid), 花生油酸(arachidoleic acid), 廿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廿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 廿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其他脂肪酸(Other fatty acids), 反式脂肪(Trans fat), 水解胺基酸總量(Total amount of hydrolyzed amino acids), 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 酥胺酸(Threonine), 絲胺酸(serine), 麩胺酸(Glutamic acid), 脯胺酸(proline), 甘胺酸(glycine), 丙胺酸(Alanine), 胱胺酸(cystine), 纈胺酸(Valine), 甲硫胺酸(methionine), 異白胺酸(isoleucine), 白胺酸(leucine), 酪胺酸(tyrosine), 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 離胺酸(lysine), 組胺酸(Histidine), 精胺酸(arginine), 色胺酸(Tryptophan), 膽固醇(cholesterol), 酒精(Alcoh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