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臟丹

DA ZA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胃經 18%
大腸經 13%
肺經 12%
腎經 11%
肝經 8%
膀胱經 4%
心經 4%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大臟丹方劑中加入大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腫: 大蒜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一些由外邪入侵引起的臟腑病症,大蒜可以起到解毒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輔助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增強藥效: 大蒜本身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提高整體治療效果。同時,大蒜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藥物的吸收和利用率。

大臟丹方劑中含有厚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降逆止嘔: 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脾胃氣逆、痰濁上湧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厚朴能有效緩解。
  2. 燥濕化痰: 厚朴兼具燥濕化痰的作用,能清除脾胃濕濁,改善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對於脾胃濕阻、痰濕凝聚所致的咳嗽、喘息等,厚朴也有輔助療效。

因此,厚朴的加入能有效改善大臟丹的療效,使其更能針對脾胃氣逆、痰濕壅滯等症狀,達到治療效果。

大臟丹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可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2. 解毒增效: 生薑能解藥毒,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起到協同作用,更好地發揮藥物功效。

因此,大臟丹方劑中加入生薑,既能溫中散寒,又能解毒增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大臟丹」方劑中含有硫磺,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殺蟲止癢: 硫磺性溫,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古人認為許多皮膚病、疥瘡等是由蟲導致,故以硫磺驅蟲止癢。
  2. 祛風濕: 硫磺亦有祛風濕之功效,能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疼痛等症。

然而,硫磺性燥烈,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大臟丹方劑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茴香味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對於大臟丹所治療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病症,茴香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疼痛。
  2. 理氣消脹: 茴香亦能理氣消脹,對於因氣滯血瘀、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脹滿、食積不消等症狀,茴香能促進氣機運行,消除脹滿,改善腸胃功能。

因此,大臟丹方劑中加入茴香,可以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理氣消脹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大臟丹方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脾止瀉: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澀腸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阻引起的腹痛、腹瀉,肉荳蔻能溫暖脾胃,驅寒止瀉,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2. 安神定志:肉荳蔻還具有一定的鎮靜安神功效,能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對於一些脾胃虛弱、心神不安所致的腹瀉,肉荳蔻也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幫助緩解症狀。

大臟丹方劑中包含訶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收斂止瀉: 訶子味酸澀,性涼,入脾、肺、大腸經。其具有收斂止瀉、固澀止遺之效。對於脾虛泄瀉、久瀉不止、遺精滑精等症狀,訶子能起到收斂固澀、止瀉止遺的作用。
  2. 清熱解毒: 訶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咽痛、便祕等症狀,訶子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作用。

因此,大臟丹方劑中加入訶子,既能收斂止瀉,又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腹瀉、遺精等症狀。

大臟丹方中包含茯苓,其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大臟丹作為治療脾腎虛弱、濕氣困阻的方劑,茯苓的健脾利濕作用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水濕停滯引起的諸症。
  2. 滲濕利水: 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大臟丹常用於治療濕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茯苓的滲濕利水作用在此發揮重要作用。

「大臟丹」方劑中包含「神麴」的原因,主要在於其消食化積的作用。神麴為麥芽與酒麴混合發酵製成,具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行氣止痛之功效。

由於大臟丹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脘腹脹痛等症狀,而神麴可以有效地促進食物消化,消除積滯,因此被納入方劑之中,以增強其健脾消食之效。

大臟丹方劑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草果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助藥力,增效作用:草果氣味芳香,能引藥入脾胃,有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增強藥效。同時,草果還能與其他藥物配伍,起到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臟丹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瀉之功效。其可吸附腸道內過多的水分,減少腸蠕動,從而止瀉。
  2. 收斂止血:白礬具有收斂止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在大臟丹方劑中,白礬可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止血作用,治療腸胃出血等症。

總而言之,白礬在 大臟丹方劑中主要發揮燥濕止瀉和收斂止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大臟丹方中加入艾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止血: 艾葉性溫,入脾、肝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血的功效。大臟丹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經痛、血瘀不通等症,艾葉的溫經散寒作用有助於驅散寒邪,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而止血功效則能控制出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艾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以增強藥效。例如,與當歸、川芎等藥物配合,可以促進血行,溫經止痛;與桃仁、紅花等藥物配合,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因此,艾葉的加入可以更好地發揮大臟丹的整體療效。

大麥在「大臟丹」方劑中,主要起到以下兩個作用:

  1. 健脾化濕: 大麥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若脾胃虛弱,則易導致水濕停滯,出現腹脹、便溏等症狀。大麥能健脾化濕,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病症。
  2. 清熱解毒: 大麥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熱利濕,排解體內毒素。在一些因熱毒蘊結而導致的疾病中,加入大麥可以起到輔助清熱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大臟丹 」

組成: 大蒜, 厚朴, 生薑, 硫磺, 茴香, 肉荳蔻, 訶子, 茯苓, 神麴, 草果, 白礬, 艾葉, 大麥

主治功效: 脾和元氣虛弱,腹瀉長期不止,腸胃功能衰弱,導致五臟六腑功能失常。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艾葉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艾葉能夠溫經散寒,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等症狀。此外,艾葉還具有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婦科疾病、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疼痛等疾病。艾灸療法是通過艾葉的燃燒、灸熱或貼敷等方式,刺激特定穴位,進而達到通經絡的作用。

草果

草果性溫、味辛,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它能溫脾胃、止嘔吐,消宿食、消酒毒,兼闢瘴解瘟;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排除積食;溫經行氣、散寒止痛、行氣化痰,促進氣血運行、消除氣滯與濕寒之影響;還能解酒毒、治酒後不適。

草果廣泛應用於臨牀,可單用或入複方,既可調理脾胃、又可散寒止痛、祛除瘴氣,是中醫常用藥物之一。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訶子

訶子性酸澀,微寒,入脾、肺、肝、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訶子能夠抑制咳嗽反射,減少咳嗽次數,並能舒緩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收斂的功效,適用於久瀉不止、久痢或脫肛、虛寒久瀉等症。訶子能夠清肺熱利咽,治療肺虛久咳、失音者、痰熱鬱肺、久咳失音者。訶子能夠降氣,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加速消化和排氣。訶子具有除煩作用,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減少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改善情緒問題,減少焦慮、煩躁感。

厚朴

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硫磺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肉荳蔻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其中,「溫中散寒」是肉荳蔻的重要功能之一,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泄瀉、胃痛等症狀;「行氣止痛」也是肉荳蔻的顯著功效,可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此外,肉荳蔻還能止瀉、止嘔、下氣消食,適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食積不消等症狀。

茴香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神麴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其成分含有酵母菌、維生素 B 羣和蛋白水解酵素,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症狀。神麴還含有酶和益生菌,幫助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改善虛羸少氣等症狀,可調和脾胃,益氣健脾,適用於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食減嗜臥、口苦無味等症。神麴的除煩功效,能調節腸道菌羣,平衡陰陽,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緩解壓力和煩悶。

大蒜

大蒜性溫,味辛,入脾胃二經。具有止癢、驅蟲殺蟲、止咳化痰、解毒、止瀉、健脾胃、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可以幫助殺死或抑制引起皮膚瘙癢的細菌、病毒或真菌。大蒜中的 ajoene 和 alliin 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幫助減輕皮膚炎症,緩解瘙癢。大蒜所含的大蒜素為有效成分,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強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活性,改善消化不良、胃脹等症狀。大蒜中的揮發油成分,能刺激皮膚產生熱感,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祛除風寒濕氣。此外,大蒜素還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生長,緩解皮膚瘙癢等不適症狀。

大麥

在中醫裡,大麥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大麥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滯化食、清

傳統服藥法


大蒜(濕紙煨)1兩,厚朴(去皮,薑制,研)1兩,硫黃0.5兩(別研),以上三味,用豬大腸七寸,去膜,入藥在內,兩頭縛定,以好酒煮爛,同研成膏茴香(淘去沙,炒) 肉豆蔻(面裹煨)0.5兩,訶子(煨,去核)0.5兩,白茯苓(去皮)0.5兩,神曲(炒)0.5兩,草果仁(煨)0.5兩,白礬(枯)0.5兩,白艾葉0.5兩,麥糵(炒)0.5兩。
上為細末,入前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臟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服用。此外,大臟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大臟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大蒜(濕紙煨)1兩,厚朴(去皮,薑制,研)1兩,硫黃半兩(别研),以上3味,用豬大腸7寸,去膜,入藥在內,兩頭縛定,以好酒煮爛,同研成膏,茴香(淘去沙,炒)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半兩,訶子(煨,去核)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神曲(炒)半兩,草果仁(煨)半兩,白礬(枯)半兩,白艾葉半兩,麥糵(炒)半兩。 主治:脾元虛弱,久瀉不止,腸胃不固,致成五泄。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