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定疼膏中加入大蒜,主要是利用其解毒與止痛的功效。
解毒: 大蒜性溫,具有解毒消腫之效,能與雄黃相輔相成,增強其解毒功效,減輕藥物毒性。
止痛: 大蒜含有揮發油、蒜氨酸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可緩解疼痛,配合雄黃的止痛功效,提高藥效。
此外,大蒜還有殺菌和活血的作用,也能促進傷口癒合,提升整體療效。
雄黃定疼膏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與雄黃等藥材配合,可有效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疼痛,例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
- 引藥入經:細辛辛香走竄,能引藥氣直達病所,增強藥效。它能協助雄黃等藥材深入筋骨、肌肉,發揮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雄黃定疼膏中加入皁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止痛: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皁苷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適用於外傷、跌打損傷、腫痛等症狀。
- 引藥入藥:皁莢的皁苷具有溶解、滲透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材成分的吸收,增強藥效。在雄黃定疼膏中,皁莢可以幫助雄黃等藥物滲透到患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皁莢的加入既能發揮其本身的消腫止痛功效,又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有效提升雄黃定疼膏的治療效果。
雄黃定疼膏中包含芒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雄黃性溫,燥烈,可散寒祛風、殺蟲止癢。二者配伍,可相輔相成,增強消腫止痛的效果。
二、 引藥入經: 芒硝具有引藥入經的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滲透皮膚,達到治療效果。在雄黃定疼膏中,芒硝可以引導雄黃等藥物深入病竈,發揮更強的消炎止痛作用。
雄黃定疼膏中含有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消腫、止痛止癢: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之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疼痛、紅腫、化膿等症狀,雄黃能有效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驅蟲止癢:雄黃亦具有驅蟲止癢的作用。對於因蟲咬、皮癬等引起的瘙癢,雄黃能有效地殺滅蟲類,減輕瘙癢症狀,促進皮膚修復。
因此,雄黃在雄黃定疼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緩解疼痛、消腫止癢,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黃定疼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記載主治「牙疼」,其用法特殊,將藥丸置於耳內,利用局部放藥以引導藥性,達到止痛之效。傳統中醫認為耳與經絡相通,尤其與少陽經、陽明經相關聯,故藥物透過耳部吸收可能影響牙齦及牙齒周圍之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大蒜(1枚)
- 性味辛溫,具散寒、解毒、殺蟲之效。
- 其辛散之性能促使局部氣血流通,緩解寒凝或氣滯所致之牙痛。
- 現代研究亦顯示大蒜含硫化合物,具抗菌、消炎作用,可減輕牙周感染引發之疼痛。
細辛(去葉土,2錢)
- 性辛溫,歸肺、腎經,擅祛風散寒、通竅止痛。
- 常用於風冷牙痛,其揮發油成分(如甲基丁香酚)具局部麻醉效果,可直接抑制痛感。
- 與大蒜相配,增強溫通散寒之力,針對寒邪或風寒束表之牙痛。
豬牙皂角(4錢)
- 性辛咸溫,具開竅、祛痰、散結之效。
- 其刺激性成分(如皂苷)能促進局部黏膜吸收藥物,並引藥上行,助藥力透達患處。
- 於方中可能作為「引經藥」,加強藥物穿透耳竅之效。
盆消(即芒硝,2錢,別研)
- 性咸苦寒,善清熱消腫、軟堅散結。
- 此處用於緩解牙齦腫痛,尤其熱毒壅滯所致之紅腫熱痛,與溫藥配伍可制約其燥性。
- 現代觀點認為,芒硝外用可減輕組織水腫,降低局部壓力而止痛。
雄黃(1錢,別研)
- 性辛溫有毒,具殺蟲、解毒、燥濕之效。
- 傳統用於癰腫疔毒,此處取其解毒之力,針對蛀牙或牙齦感染之疼痛。
- 其硫化合物成分(As₂S₂)對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或能減輕牙周炎症。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辛溫走竄」為主軸,結合「清熱消腫」與「解毒殺蟲」:
- 大蒜、細辛、豬牙皂角 三者辛溫,共奏散寒通絡、開竅止痛之效,側重於風寒或氣滯之痛。
- 雄黃、盆消 寒溫並用,雄黃解毒殺蟲,盆消清熱軟堅,適用於熱毒或濕熱鬱結之牙痛。
- 整體作用:透過耳部給藥,藥物成分可能刺激耳部經絡(如少陽經),間接調節牙周氣血;同時局部揮發性成分(如細辛、大蒜)可能經黏膜吸收,產生輕微麻醉或消炎效果,達鎮痛目的。
特殊用藥思維
古代醫家取「耳竅通牙」之理論,結合「上病下取,左病右治」的引經思路,以耳為媒介引藥至患處。此種外治法避免了口服藥物的繁瑣,且利用耳部皮膚薄、吸收快的特點,提升藥效速度,符合中醫「簡便效廉」之特色。
傳統服藥法
大蒜1枚,細辛(去葉土)2錢,豬牙皂角4錢,盆消2錢(別研),雄黃1錢(別研)。
上為細末,同大蒜一處搗為膏子,丸如梧桐子大。
每用1丸,將薄新綿裹藥。左邊牙疼,放藥在左耳內;右邊牙疼,放藥在右耳內。良久痛止,1丸可治數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雄黃定疼膏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定疼膏,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組成:大蒜1枚,細辛(去葉土)2錢,豬牙皂角4錢,盆消2錢(别研),雄黃1錢(别研)。 主治:牙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