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關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辛溫解表,通鼻竅: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通利鼻竅的作用。對於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鼻塞、流清涕等症狀,細辛能溫經散寒,通暢鼻竅,改善呼吸道症狀。
- 配伍增效: 通關散中其他藥材如荊芥、防風等,也具有解表散寒之效。細辛與之配伍,可增強解表散寒的力度,並能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
通關散中加入皁莢,是基於其潤腸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
皁莢味甘、苦,性寒,歸脾、胃、大腸經。其含有皁苷等成分,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並能消食化積,解除腸胃積滯。
通關散主要用於治療便祕、腹脹、食積、積滯等症狀,而皁莢的潤腸通便和消積化滯作用,正好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達到通利大便、消食化積的目標。
主治功效
通關散,主要成分是:細辛、皁莢。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皁莢的主要成分為皁角甙、莢苷,具有溫熱身體、抗炎、鎮痛、抗菌、殺蟲等作用。
通關散對應症狀:
- 風寒感冒
- 鼻炎
- 鼻竇炎
- 頭痛
- 身體痠痛
- 風濕痹痛
- 肢體麻木
- 寒濕腹痛
- 嘔吐泄瀉
- 外感風寒
- 水飲內停
- 喘咳
- 痰多清稀
- 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
- 蛔蟲性腸梗阻
總結:
通關散的主要成分是細辛和皁莢,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治療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蛔蟲性腸梗阻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脫證、熱閉證不宜使用,高血壓腦病、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及癲病等所致昏厥亦不宜使用。孕婦忌用。
- 本品為急救治標之劑,只可暫用,中病即止。
- 使用本品以取嚏為度,用量不宜過多,以防吸人氣管。中風痰厥,牙關緊閉,昏迷不省。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關散,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七引《箧中秘寶方》。 組成:生烏頭、青礬各等分。 主治:口眼歪斜。
通關散,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二。 組成:盆消、甘草、蒲黃、白僵蠶、青黛各等分(并生用)。 主治:一切咽喉危急症。
通關散,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牙皂3錢,巴豆仁21粒大,枳殼1個(去瓤子皮膜)。 主治:關隔不通,翻胃噎膈。
通關散,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細辛10兩,苦參4兩,豬牙皂20兩,薄荷(去梗)4兩。 主治:開竅取嚏。主治:中風痰厥,牙關緊閉,昏迷不省。
通關散, 出處:《辨證錄》卷五。 組成:白芍5錢,茯苓3錢,甘草3分,枳殼3分,神曲3分,白豆蔻1枚,川芎2錢,生薑汁半合,柴胡1錢。 主治:關格。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紅赤,目珠暴露,而脅脹滿,氣逆拂抑者。
通關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麥糵3錢,馬兜鈴3錢,訶子1枚,芫花3錢(漿水浸,微炒),朱砂1錢,白丁香3錢,黃丹1錢,硼砂2錢(飛,去砂石),白礬1錢,鉛白霜1錢。 主治:五膈氣,噎塞妨悶,遍身虛腫,涕唾稠濁,不下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