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痰膏

吊痰膏

DIAO TAN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7.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50%
肺經 50%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吊痰膏中加入皁莢,主要是利用其消痰止咳的功效。皁莢味苦甘,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其皁苷成分可以潤燥滑腸、消腫止痛,對於痰多粘稠難以咳出者,能有效地稀釋痰液,促進排出,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同時,皁莢還有抗炎作用,可以緩解由炎症引起的咳嗽症狀。因此,皁莢在吊痰膏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痰多咳嗽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吊痰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痰飲」,為中醫範疇內因水液代謝失常所致的病理產物,其證可見胸膈痞滿、咳嗽氣逆、痰多黏稠難咯,或痰阻經絡肢體麻木等。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主藥:皂角

    • 性味辛鹼溫,具強烈「搜痰、滌痰、開竅」之效。
    • 以水煎熬濃縮成膏,取其辛烈之氣穿透痰涎,尤善化解頑痰膠結,兼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排痰。
  2. 輔藥:半夏(醋煮)

    • 半夏辛溫有毒,經醋煮後毒性稍減,增強「燥濕化痰、降逆止咳」之功。
    • 與皂角協同,一者攻逐痰積,一者和胃降氣,針對痰飲上逆之咳嗽嘔惡尤效。
  3. 佐藥:明礬

    • 酸澀寒涼,能「收斂化痰、解毒殺蟲」,化解痰熱膠結。
    • 其收澀之性可抑制皂角、半夏過於辛散,兼防痰濕再生。
  4. 賦形藥:松楊柿

    • 未見於主流本草,推測或為「松脂」與「楊梅柿」之合稱,用以黏合成丸。
    • 松脂可祛風燥濕,楊梅柿(或指柿霜)甘涼潤肺,緩和皂角、半夏之燥烈。

三、方劑邏輯與作用機理

此方以「峻藥緩攻」為核心:

  • 皂角為君,以辛烈之性直搗痰巢,溶解黏稠頑痰;
  • 半夏為臣,從中焦脾胃切斷痰源,降逆氣以止咳嘔;
  • 明礬為佐,清熱收澀,防止痰濕復聚,並約束皂角之燥性;
  • 製成丸劑「噙化」,使藥力緩釋於咽喉胸膈,逐步化解痰飲,避免過度刺激。

全方側重「攻逐有形之痰」,適用於實證痰飲壅盛者,通過局部刺激與全身代謝調節,達到滌痰通絡之效。

傳統服藥法


皂角2斤。
用水5碗,煎至1碗,去滓,淨1碗內,再熬成1鐘,於(火唐)灰上,用紙倒膏在紙上,用半夏醋煮過成膏子,入皂角膏內和勻,明礬3兩(末)同和,入松楊柿搗為丸,如彈子大。
噙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吊痰膏,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五。 組成:皂角2斤。 主治:痰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