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騎潰圍散

單騎潰圍散

DAN QI KUI WE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7.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50%
肺經 50%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單騎潰圍散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 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方中以皁莢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消散局部腫脹,緩解疼痛,改善患處的炎症反應。
  2. 活血化瘀: 皁莢亦具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傷口癒合。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可有效消除瘀血,促進組織修復。

綜上所述,皁莢在單騎潰圍散中發揮著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傷口癒合,促進患者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單騎潰圍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單騎潰圍散」主治「急喉痹」,即現代所謂的急性咽喉腫痛、阻塞,甚至呼吸困難的急症。古時喉痹多由風熱上攻、痰火壅結或熱毒熾盛所致,此方以局部外敷方式快速緩解腫脹,開通氣道。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主要藥物:皂角末

    • 性味歸經:辛、鹹,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 傳統功效
      • 開竅通閉:皂角辛烈走竄,能滌痰通絡,古代多用於痰壅閉塞之證(如中風、喉痹)。
      • 消腫散結:外用可刺激局部,促進膿腫潰破或腫脹消散,符合「潰圍」之名。
    • 外用機理
      • 醋調後敷於腫處,醋性酸收,能增強皂角滲透藥力,協同軟堅散結。
      • 皂角中的皂苷成分具刺激性,可促使局部充血,加速炎症物質代謝,緩解痰濕瘀阻。
  2. 方名寓意

    • 「單騎潰圍」比喻此方如孤軍突破重圍,針對急症喉痹的痰熱壅塞,以單味皂角強力開通,迅速緩解咽喉閉塞之危。
  3. 治療原理

    • 急則治標:外敷直接作用於患處, bypass內服藥的代謝過程,快速發揮藥效。
    • 物理與藥理結合
      • 皂角刺激局部,促使痰涎排出(如引發咳嗽或分泌增加)。
      • 醋的收斂與皂角的辛散相配,一收一散,調節局部氣血,消腫止痛。

三、總結

「單騎潰圍散」雖僅單味藥,然其組方思路明確:針對喉痹痰壅之急症,以外用峻藥直達病所,通過開竅、滌痰、散結,迅速緩解咽喉閉塞。體現中醫「簡、便、驗、廉」的急症處理智慧,尤其適用於古代缺醫少藥的環境。

傳統服藥法


皂角末。
醋調,厚敷腫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急性會厭炎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單騎潰圍散, 出處:《喉科種福》卷四。 組成:皂角末。 主治:急喉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