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湯

SHEN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7.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50%
肺經 50%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湯」方劑中加入皁莢,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止痛: 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可藉由皁莢的清熱解毒作用,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皁莢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對於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病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達到止痛消腫的療效。

因此,在「神效湯」中加入皁莢,應是為了發揮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藥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神效湯主治功效分析

神效湯的主治功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疝氣: 多篇文獻皆提到神效湯可用於治療疝氣,特別是因「濕熱在經郁久,後感寒氣外束不得疏散」所致的疝氣。其症狀包括「或無形無聲,或有形如瓜,有聲似蛙」、「腸中走氣作聲,或痛」、「小腹下注,上奔心腹急痛」等。

  2. 陰癰: 《青囊秘訣》及《傅氏外科》指出神效湯可用於治療陰癰潰爛,特別是「低陷不作膿而不能收口者」,具有「一劑而血止,二劑而肉生,三劑而口小,四劑而皮合」的功效。

  3. 消斑: 《石室秘錄》及《齊氏醫案》記載神效湯可用於治療「身熱,即便身冷,而滿體生斑如疹者」的症狀,具有消斑的作用。

  4. 楊梅結毒流注: 《瘍醫大全》提到十服神效湯可治「楊梅結毒流注,筋骨疼痛,不論已未破爛」。

  5. 一切喘嗽: 根據原始的藥方記載,神效湯可以治療一切喘嗽。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上述文獻中,神效湯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 寒熱並調: 對於疝氣,神效湯加減方中常包含川烏以散寒氣,山梔以清濕熱,體現了寒熱並用的治療思路。這符合中醫對疝氣病機的認識,即「熱鬱於中而寒束於外」。

  2. 溫陽補益: 對於陰癰,《青囊秘訣》指出「陰症必須溫補」,而神效湯中包含當歸、黃耆、人參等補益氣血的藥物,肉桂溫陽散寒,荊芥疏風散邪,符合治療陰癰的原則。

  3.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對於楊梅結毒,《瘍醫大全》沒有明確指出十服神效湯的具體組成,但從常理推測,應當包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

  4. 疏散外邪,清解內熱: 對於消斑,《石室秘錄》中提到神效湯包含元參、麥冬、升麻、白芷、白芥子、沙參、丹皮等藥物。其中,元參、麥冬滋陰清熱;升麻、白芷、白芥子疏散外邪;沙參、丹皮清解內熱,共奏疏散外邪,清解內熱之功。

  5. 消炎解毒: 根據原始藥方記載,神效湯含皂莢等成分,具有消炎解毒的功效,能緩解喘嗽症狀。

總結:

綜上所述,神效湯是一個應用廣泛的方劑,其功效涵蓋了疝氣、陰癰、消斑、楊梅結毒等多種病症。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病症的病機,採用寒熱並調、溫陽補益、疏散外邪,清解內熱等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家對神效湯的組成和加減可能有所不同,具體應用時應當參考具體的醫籍和醫囑。同時從各個醫家的用法來看,神效湯的組成並非一成不變,例如:治療喘嗽的神效湯主要成分為皂莢,治療疝氣的神效湯組成多為:大茴、延胡、益智、蒼朮、香附、當歸、山梔、木香、吳萸、川烏、砂仁、甘草。而治療消斑的神效湯組成則為:元參、麥冬、升麻、白芷、白芥子、沙參、丹皮。因此,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對神效湯進行加減化裁,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黃耆1兩,人參1兩,金銀花2兩,白芍1兩,肉桂1錢,荊芥3錢。
水煎服。1劑而血止,2劑而肉生,3劑而口小,4劑而皮合,再服2劑而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腹股溝疝氣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血尿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睪丸疼痛腫脹膝部腫大疼痛小便疼痛下肢腫脹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湯, 出處:《百一》卷五。 組成:不蛀皂角1挺(大者,去皮棱)。 主治:一切喘嗽。

神效湯, 出處:《家庭治病新書》引《經驗良方》。 組成:海螵蛸3錢,生地3錢,茯苓3錢,側柏炭3錢,車前子1兩。 主治:血淋或尿血。

神效湯, 出處:《青囊秘訣》卷上。 組成:當歸1兩,黃耆1兩,人參1兩,金銀花2兩,白芍1兩,肉桂1錢,荊芥3錢。 主治:對口瘡,陰症潰爛者。並治各處癰毒,凡低陷不作膿而不能收口者。

神效湯,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人參1錢,防風1錢,白朮1錢,黃耆1錢,甘草1錢,熟地1錢,當歸1錢,白芍1錢,羌活1錢,附子1錢,牛膝1錢,杜仲1錢。 主治:鶴膝風、附骨疽、腿腫痛。

神效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木香(另磨)7分,吳茱萸7分,茴香(酒炒)1錢,玄胡索1錢,益智仁1錢,蒼朮(米泔浸)1錢,香附1錢,當歸1錢,川烏(炮,去皮,減半)1錢,山梔(炒)1錢,砂仁7分,甘草3分。 主治:一切疝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