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貼臍餅子」方劑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穿山甲性味辛、微寒,入肝、胃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的功效。貼臍餅子常用於治療痛經、乳腺炎、跌打損傷等疾病,而穿山甲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腫脹。
- 消腫止痛: 穿山甲還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減輕局部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貼臍餅子常用於治療腹痛、腰痛等疾病,穿山甲的消腫止痛作用可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症狀。
「貼臍餅子」方劑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貼於臍部,可通過經絡循行,將藥力導入腹部,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狀態。
- 止痛止癢: 五靈脂對於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貼臍餅子中加入五靈脂,可有效減輕腹部疼痛、瘙癢等不適,達到止痛止癢的目的。
貼臍餅子方劑中使用巴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引經入穴:巴豆性味辛熱,具有破積消瘀、通竅開閉之功效。貼敷於臍部,可藉由巴豆的藥性,引藥力直達胞宮、膀胱等處,治療婦科病症,例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 局部刺激:巴豆外用,可產生溫熱刺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驅散寒邪、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症狀。例如,治療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等。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應由專業醫師指導,避免過量或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膚灼傷、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貼臍餅子」方劑中加入大蒜,乃取其辛溫走竄之性,以達驅寒除濕、消炎止痛之效。
大蒜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可溫暖臍腹,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同時,大蒜亦能消炎殺菌,對於因濕熱所引起的腹痛、腹瀉亦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在「貼臍餅子」方劑中加入大蒜,可謂是取其「辛溫走竄」之性,以達到驅寒除濕、消炎止痛的目的,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貼臍餅子」
穿山甲: 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穿山甲藥性甘、鹹,溫寒並蓄,歸肝、胃、腎經。
五靈脂: 味苦、辛,性溫,主入肝、脾、腎經,功能功效包含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五靈脂炒用有助於止血,適用於血瘀內阻、血不循經的出血證,如婦女血瘀崩漏等,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中藥材共同使用。
巴豆: 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大蒜: 性溫,味辛,入脾胃二經。具有止癢、驅蟲殺蟲、止咳化痰、解毒、止瀉、健脾胃、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可以幫助殺死或抑制引起皮膚瘙癢的細菌、病毒或真菌。大蒜中的 ajoene 和 alliin 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幫助減輕皮膚炎症,緩解瘙癢。
主治功效: 虛中積滯是指中氣虛弱,運化失常,導致積滯不通,腹脹痞痛,大小便不通。虛中積滯的原因有多種,包括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津液虧損、痰飲內生等。虛中積滯的症狀表現為腹脹、腹痛、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口乾舌燥、乏力倦怠等。虛中積滯的治療方法以健脾益氣、理氣化滯為主,常用方藥有香砂六君丸、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等。
傳統服藥法
穿山甲(炮燥)3錢,五靈脂3錢,巴豆(去皮)3錢,大蒜(去皮)3錢。
上為細末,同研如泥,作餅子三錢大。
用綿裹1餅,安臍中,著物系定。覺熱藥行宣取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貼臍餅子,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九。 組成:穿山甲(炮燥)3錢,五靈脂3錢,巴豆(去皮)3錢,大蒜(去皮)3錢。 主治:虛中積滯,腹脹痞痛,大小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