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解托湯

HE ZHONG JIE TU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2%
肺經 19%
膀胱經 7%
肝經 7%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腎經 3%
心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肝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和中解託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升陽解表: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具疏肝解鬱、升陽解表之效。對於外感風寒,兼有肝氣鬱結、胸悶不舒者,柴胡可疏散肝氣,使氣機升降調和,達到解表散寒之效。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和中解託湯中,黃芩清熱燥濕、解毒,白朮健脾燥濕,甘草調和藥性。柴胡與這些藥物相配,能更好地疏肝解鬱,清熱解毒,健脾利濕,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和中解託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肌退熱: 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和中解託湯主治外感風寒,表寒裏熱,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等,葛根能解表散寒,透解肌表之邪,使熱邪得以宣泄,達到退熱的目的。
  2. 疏散風邪: 葛根還具有疏散風邪的作用,能解表散寒,止咳化痰。和中解託湯中還包含一些其他解表藥,如荊芥、防風等,葛根與之配合,能更有效地疏散風邪,緩解感冒症狀。

和中解託湯中包含山楂,主要原因有二:

一、 消食導滯:山楂性酸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功。方中加入山楂,可助消化,消解積滯,改善食慾不振、腹脹不適等症狀。

二、 活血化瘀:山楂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胸悶、心悸等症狀。此方用於治療因飲食不節、寒濕凝滯所致的脾胃不和、胸悶腹脹等症,山楂的加入可起到雙重作用,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和中解託湯中包含澤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和中解託湯主治濕熱內蘊,症見發熱、口渴、小便短赤、脘腹脹滿等。澤瀉能利水滲濕,協助排除體內濕熱,達到清熱解暑、利水消腫的效果。
  2. 健脾利濕:澤瀉兼具健脾利濕的作用,能促進脾胃運化,減少濕濁內停。和中解託湯中含有較多清熱解毒藥物,容易損傷脾胃。澤瀉的健脾利濕作用能保護脾胃,防止藥物過於寒涼,導致脾胃虛寒。

和中解託湯中包含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的作用。和中解託湯以健脾和胃為核心,陳皮的加入可以幫助消食導滯,促進脾胃運化,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2. 降逆止嘔:陳皮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脾胃不和、氣機阻滯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和中解託湯主要用於治療寒濕阻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陳皮的加入可以起到協同止嘔的作用,提高療效。

和中解託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一、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之效。和中解託湯藥性偏寒涼,加入甘草可調和其寒性,防止藥物過於寒涼而傷脾胃。

二、 增強藥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如與黃芩、黃連等藥物配伍,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的作用。此外,甘草還能緩解其他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和中解託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寒邪入侵所致的胃寒、嘔吐等症狀,有助於溫和脾胃,促進消化。
  2. 調和藥性: 生薑可調和藥性,減輕其他藥物的寒性或燥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對胃腸造成刺激。

因此,生薑的加入,既能溫中散寒,又能調和藥性,對於和中解託湯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和中解託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益脾胃,和中緩急: 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緩和急躁之效。方中以黃芩、黃連清熱燥濕,容易傷及脾胃,大棗可緩解藥性,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被吸收利用。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大棗性平和,能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寒,影響藥效。同時,大棗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和中解托湯

中藥方劑「和中解托湯」,主要成分是:柴胡,葛根,山楂,澤瀉,陳皮,甘草,生薑,大棗,主治功效是:外感疾病引起的症狀,手腳冰冷,怕冷,肢體關節痠痛,看起來像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口渴想喝水,舌苔薄白,看起來像是陰氣虛弱的表現。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
    • 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生薑

    • 性味辛溫。
    • 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3. 大棗

    • 性味甘溫,歸脾、胃經。
    • 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4. 柴胡

    • 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
    •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5. 陳皮

    •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
    • 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6. 葛根

    • 性味甘涼,歸脾、胃、肺經。
    •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7. 山楂

    • 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
    • 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功效。
  8. 澤瀉

    • 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
    • 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和中解托湯」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可治療外感疾病引起的症狀,手腳冰冷,怕冷,肢體關節痠痛,看起來像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口渴想喝水,舌苔薄白,看起來像是陰氣虛弱的表現。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乾葛1錢,山楂1錢,澤瀉1錢,陳皮8分,甘草3分,生薑、大棗。
如頭痛者,加川芎8分;嘔惡者,加半夏5分;兼寒滯不散者,加桂枝、防風;胸腹有微滯者,加厚朴8分。
方中生薑、大棗用量原缺。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和中解托湯, 出處:《不居集》上集卷十。 組成:柴胡1錢,乾葛1錢,山楂1錢,澤瀉1錢,陳皮8分,甘草3分,生薑、大棗。 主治:外感之症,手足厥冷,惡寒淅瀝,肢節痠疼,有似陽微者;口渴欲飲,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