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典籍: 傷寒雜病論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薏苡仁性甘、淡、微寒。主治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薏苡附子散,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薏苡仁15兩,大附子10枚(炮)。 主治:胸痹,緩急者。胸痹疼痛,拘急不舒,時緩時急,喜溫喜按,口不渴,舌苔白,脈沉緊;寒濕痹證,腰膝重痛,筋脈拘急,屈伸不利,得熱則減,遇寒則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