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葦莖湯中包含葦根,主要是因為葦根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與方劑主治相契合。
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能清肺熱、利小便,對於熱邪壅肺、肺熱咳嗽、尿少色赤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此外,葦根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傷血、吐血衄血等病症。
因此,葦根的加入,既能清熱利尿,又能涼血止血,與方劑整體的治療目的相一致。
葦莖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消腫: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痺的功效。葦莖湯主治水腫,薏苡仁可以幫助利水消腫,減輕水腫症狀,促進體內水液代謝。
- 清熱解毒:薏苡仁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配合葦莖湯中的其他藥材,共同清熱解毒,緩解因濕熱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濕熱發黃、皮膚瘙癢等。
總而言之,薏苡仁在葦莖湯中可以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水腫等病症的效果。
葦莖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葦莖湯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而水腫常與血瘀相關,桃仁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水腫。
二、 利水消腫: 桃仁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利水消腫,配合葦莖等利水藥物,可增強藥效,加速水腫消退。
因此,桃仁在葦莖湯中發揮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作用,共同達到治療水腫的效果。
葦莖湯中加入瓜瓣,主要考量其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效。
瓜瓣,即西瓜皮,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其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止渴生津之功。在葦莖湯中,瓜瓣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加強清熱利濕之效,並解毒消腫,緩解濕熱蘊結所致的症狀,如發熱、口渴、小便不利、水腫等。
此外,瓜瓣性寒,能中和葦莖湯中某些藥物的燥熱之性,使其藥性更趨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傷陰。
主治功效
葦莖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葦莖湯,出自《千金要方》,是一個經典的清熱化痰、排膿消癰方劑。其組成為:
- 葦莖(或蘆根): 清熱利濕,清肺排膿為君藥。
- 薏苡仁: 健脾利水,清熱排膿,輔助葦莖加強排膿作用,為臣藥。
- 桃仁: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有助於排出瘀滯的膿血,為佐藥。
- 瓜瓣(冬瓜仁): 清熱解毒,消腫利尿,協助排除體內濕熱毒邪,為使藥。
主治病症
綜合上述古文資料,葦莖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肺癰: 表現為咳嗽、咳吐膿血臭痰、胸中甲錯(胸部拘急疼痛)、微熱、煩滿等症狀。
- 肺氣不化,水道不利: 表現為咳嗽、排尿不暢等症狀,濕濁內停。
- 咳嗽: 尤其是久咳導致的陰虛傷津、午後發熱,或伴有背痛、失血等症狀。
- 噎膈: 病情嚴重者,可配合韭露等藥物使用。
- 小兒聯珠咳嗽: 嗆咳頻繁,嘔吐白痰,或鼻衄痰紅。
治療原理
葦莖湯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清熱利濕: 葦莖(蘆根)和薏苡仁均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能夠清除肺部的濕熱邪氣,這是治療肺癰的關鍵。
- 排膿消癰: 葦莖(蘆根)和薏苡仁合用,能夠促進膿液的排出,消除癰腫。
-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的消退和膿液的排出。
- 疏利肺氣: 葦莖湯能夠疏通肺氣,使濕濁從尿道排出,從而改善肺氣不化、水道不利的症狀。
方劑配伍特點
- 以清為主: 全方以清熱利濕、排膿消癰為主,體現了「清」法在治療肺癰中的重要作用。
- 標本兼顧: 葦莖、薏苡仁清熱利濕排膿為治標,桃仁活血化瘀為治本,標本兼顧。
- 藥性平和: 葦莖湯藥性相對平和,適用於肺癰初起或恢復期,以及體質相對較弱的患者。
古文資料分析
- 《本草易讀》、《本經逢原》、《本草綱目》、《血證論》、《外臺秘要》、《祖劑》、《瘍科心得集》等書皆詳細記載了葦莖湯的組成、用法和主治病症,特別強調了其治療肺癰的功效。
- 《類證治裁》、《本經疏證》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葦莖湯疏利肺氣、導痰熱下行的作用機制。
- 《皇漢醫學》、《醫門法律》對肺癰的症狀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為葦莖湯的應用提供了依據。
- 《經方實驗錄》、《吳鞠通醫案》、《丁甘仁醫案》、《王氏醫案繹注》等醫案類書籍記錄了葦莖湯在臨床上的應用,並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加減化裁,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 《冷廬醫話》記載了葦莖湯用於治療噎膈的案例,拓展了該方的應用範圍。
- 《未刻本葉氏醫案》則指出了葦莖湯可用於治療久咳導致的陰虛傷津等症狀。
總之,葦莖湯是一個療效確切、應用廣泛的經典方劑。通過對其組成、功效和治療原理的分析,以及對相關古文資料的梳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該方的臨床應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銼葦1升,薏苡仁半升,桃仁50個(去皮尖兩仁者),瓜瓣半升。散結通瘀,化痰除熱。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上(口父)咀。以水1鬥,先煮葦令得5升,去滓,悉納諸藥,煮取2升,分2次服。
本方藥物多為滑利之品,並有活血去瘀作用,故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葦莖湯, 出處:《鎬京直指》。 組成:桃仁2錢,葶藶3錢,參三七1錢,茜草根3錢,杏仁2錢,川貝1錢5分,廣鬱金2錢,鮮水蘆根1兩(先煎湯代水)。 主治:小兒聯珠咳嗽,嗆則頻頻不息,嘔吐白痰,或鼻衄痰紅。
葦莖湯, 出處:《外台》卷十引《古今錄驗》。 組成:銼葦1升,薏苡仁半升,桃仁50個(去皮尖兩仁者),瓜瓣半升。 主治:散結通瘀,化痰除熱。清肺化痰,逐瘀排膿。主治:肺癰,咳吐腥臭黃痰膿血,胸中隱隱作痛,皮膚甲錯,舌紅苔黃膩,脈數實。現用於肺膿瘍,化膿性氣管炎、肺炎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