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葦散

青葦散

QING WE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極寒 (0.0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16%
脾經 16%
大腸經 16%
腎經 8%
心經 8%
肝經 8%
肺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青葦散中包含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消腫: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的功效。青葦散主治濕熱蘊結、小便不利、水腫、淋濁等症,薏苡仁有助於利水消腫,去除體內濕熱,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薏苡仁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治療濕熱引起的瘡瘍腫毒。青葦散中也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藥物,與薏苡仁協同作用,加強清熱解毒效果,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瘡瘍等病症。

青葦散中加入甜瓜子,主要是基於其清熱利濕、止咳化痰的功效。

甜瓜子性寒味甘,入肺、脾經。其含有的瓜氨酸、丙氨酸等物質,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暑的作用,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此外,甜瓜子還富含脂肪酸和維生素E,能滋潤肺燥,緩解因肺熱引起的咳嗽、痰黏等症狀。因此,在青葦散中加入甜瓜子,可增強其清熱利溼、止咳化痰的功效,使方劑治療效果更顯著。

青葦散中加入桃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活血化瘀: 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肺、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青葦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而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
  2. 潤燥通便: 青葦散方中往往也包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這些藥物可能導致燥熱,而桃仁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以緩解藥物燥熱,避免出現便祕等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葦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肺癰咳,其聲破嗄,體有微熱,煩滿,胸前皮甲錯」。肺癰指肺部膿瘍,屬熱毒壅滯、血肉腐敗之證。症狀特點為:

  1. 咳嗽聲啞(破嗄):熱毒傷肺,肺氣失宣,痰瘀阻塞氣道。
  2. 微熱煩滿:肺中鬱熱未清,熱邪擾及胸膈。
  3. 胸前皮甲錯:長期熱鬱營血,耗傷陰液,肌膚失潤,見皮膚乾燥如鱗甲。

此方針對肺癰初期或膿未成時,以清熱排膿、化瘀通絡為主,兼顧生津潤燥。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青葦(蘆葦莖)

    • 性寒味甘,歸肺、胃經,為君藥。
    • 《千金方》推崇其為肺癰要藥,能清肺泄熱、生津除煩,尤擅通利肺中壅滯。
    • 煎煮後取汁,為全方奠定清透肺熱之基礎。
  2. 薏苡仁

    • 甘淡微寒,歸脾、肺經,為臣藥。
    • 利濕排膿、健脾益氣,輔助青葦化解肺中濕熱膿痰,兼防寒藥傷胃。
  3. 甜瓜子

    • 甘寒滑利,歸肺、大腸經,為佐藥。
    • 《本草綱目》載其「清肺潤腸,止渴除煩」,能助青葦清肺熱,並利氣散結以消癰。
  4. 桃仁

    • 苦甘平,歸心、肝、肺經,為佐使藥。
    • 活血化瘀、潤腸通肺,針對肺癰「瘀熱互結」之病機,改善血滯與痰凝。

全方配伍邏輯

  • 清熱透邪:青葦為核心,直清肺熱;甜瓜子、薏苡仁協同清熱化濕。
  • 化瘀排膿:桃仁活血,薏苡仁排膿,針對肺癰「痰瘀熱毒」關鍵病機。
  • 甘寒生津:青葦、甜瓜子兼顧護陰,緩解熱毒傷津之「皮甲錯」。

原理總結:此方通過清解肺熱、化瘀散結、排膿生津的組合,使熱毒得泄、瘀滯得行,肺氣宣暢而癰咳自緩。其組方簡練,體現古人對肺癰「熱、瘀、痰」病理的精准把握。

傳統服藥法


青葦2莖(銼),薏苡仁2二合,甜瓜子2合,桃仁50枚(湯浸,去皮尖)。
上藥搗碎。
先以水3大盞,煎葦至1大盞,去滓,入薏苡仁等3味,同煎至7分,分溫2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利水消腫的功效,適合肺癰咳嗽、胸悶煩躁、胸前皮膚有斑點等症患者服用。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咳嗽胸悶胸痛心情煩燥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青葦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一。 組成:青葦2莖(銼),薏苡仁22合,甜瓜子2合,桃仁50枚(湯浸,去皮尖)。 主治:肺癰咳,其聲破嗄,體有微熱,煩滿,胸前皮甲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