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筋養血湯

ZI JIN Y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7%
肝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5%
脾經 13%
胃經 9%
膀胱經 5%
大腸經 2%
膽經 1%
心包經 1%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滋筋養血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滋陰的功效。

  • 補血活血: 當歸能補益心血,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血虛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養血滋陰: 當歸能滋養陰血,潤燥滑腸,對於血虛所致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也能起到改善作用。

因此,當歸在滋筋養血湯中起到補血活血、養血滋陰的關鍵作用,有助於改善血虛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達到滋養筋骨、改善血液循環的功效。

滋筋養血湯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原因在於熟地黃的藥性與功效:

一、滋陰補血:熟地黃為補血之要藥,能滋養陰血,改善血虛所致的筋骨痠軟、乏力等症狀。

二、補腎填精:熟地黃入腎經,能補腎精、益腎陰,促進血液生成,對於因腎虛所致的筋骨不健、腰膝痠軟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熟地黃的滋陰補血、補腎填精作用,與滋筋養血湯的補益筋骨、養血活血功效相輔相成,使方劑更能有效地改善因血虛、腎虛所致的筋骨疾病。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滯的作用。肝主筋,肝血不足則筋失所養,容易出現筋骨痠痛、麻木等症狀。白芍可以補益肝血,緩解肝氣鬱滯,進而達到滋養筋脈的效果。
  2. 止痛安神: 白芍亦有止痛安神之效。滋筋養血湯多用於治療因血虛筋失所養引起的疼痛,白芍能緩解疼痛,並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提升療效。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滋筋養血湯常用於治療血虛筋攣、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而川芎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2. 與其他藥材配伍,相輔相成:滋筋養血湯中常含有當歸、熟地等滋陰補血藥物,川芎則能促進補血藥物的吸收和利用,並起到引血下行,使補血效果更佳。此外,川芎還可與其他藥材相互協調,共同發揮滋養筋骨、活血化瘀的功效。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養血: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補脾益肺、安神益智等功效。對於氣血虧虛、筋骨失養所致的筋骨疼痛、乏力等症狀,人參可起到補益氣血、改善循環的作用,從而促進筋骨的修復和再生。

2. 協調藥性:滋筋養血湯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偏於活血化瘀、滋陰養血,而人參則能起到補氣扶正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使藥效更加協調和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滋筋養血湯中包含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益氣養血: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其能補腎固精,益氣養血,有助於改善因腎虛精虧所致的筋骨痠軟無力、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與滋筋養血湯滋養筋骨、補益氣血的功效相輔相成。

2. 斂肺止咳,生津潤燥:五味子亦具斂肺止咳,生津潤燥的功效。滋筋養血湯中加入五味子,可有效緩解因氣虛津虧引發的咳嗽、口渴等症狀,進一步增強整體療效。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可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滋陰可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筋骨疼痛、乏力等症狀,而潤肺則有助於改善因燥熱引起的咽乾口渴,進而促進血液生成,達到滋養筋骨的效果。
  2. 養心安神:麥門冬還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心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這對於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筋骨疼痛、失眠多夢等症狀,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滋筋養血湯中加入麥門冬,不僅能滋陰潤肺,促進血液生成,還能養心安神,有效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筋骨疼痛等症狀。

滋筋養血湯中包含黃柏,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濕熱蘊結、血瘀不通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黃柏苦寒,入腎、膀胱經,可清泄下焦濕熱,並能涼血止血,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筋骨疼痛,以及血瘀不通所致的肢體麻木,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滋筋養血湯中加入黃柏,有助於清除濕熱、活血化瘀,進而達到滋養筋骨、改善疼痛的功效。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知母性寒,入肺、腎經,可清肺熱,滋腎陰,並能降火生津,緩解燥熱症狀。

對於滋筋養血湯所治療的筋骨疼痛、腰膝酸軟、血虛津虧等症狀,知母能有效清熱瀉火,去除導致這些症狀的熱邪,同時滋陰潤燥,補充因熱耗損的陰液,促進血液生成,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活血通絡、補益肝腎的功效。

川牛膝性溫,味苦酸,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強筋骨、利尿消腫等作用。其活血通絡之效能,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經絡不通暢所致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同時,其補益肝腎,能滋養肝腎精血,進一步促進筋骨的生長和修復。

因此,川牛膝的加入,可有效改善滋筋養血湯的活血通絡、補益肝腎之效,對於治療筋骨疼痛、血虛經絡不通等症狀有積極意義。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肝腎、強筋骨: 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對於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所致的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促進血液循環: 杜仲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末梢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與其他滋補藥物配合,能更好地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因此,滋筋養血湯中加入杜仲,可有效改善肝腎不足,強健筋骨,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滋補筋骨、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濕健脾,助益藥力: 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健脾,可祛除體內濕邪,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藥物吸收,使滋養筋骨、補益氣血的藥效更好地發揮。
  2. 疏通經絡,活血止痛: 蒼朮具有一定的行氣活血作用,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筋骨疼痛,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達到滋養筋骨、緩解疼痛的目的。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滲濕: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功效。滋筋養血湯多用於治療筋骨疼痛、血虛等症,而濕氣阻滯經絡,易致筋骨痠痛,因此加入薏苡仁利水滲濕,可助於疏通經絡,改善疼痛。
  2. 健脾益氣: 薏苡仁亦具健脾益氣的作用。血虛常伴隨脾胃虛弱,影響營養吸收,加入薏苡仁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有利於血虛的改善。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散寒,勝濕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狀,防風可以起到驅散風寒,溫通經絡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筋骨恢復。

其二,防風還有止癢的功效。滋筋養血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而防風可以止癢,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防風的加入,既能祛風散寒,溫通經絡,又能止癢,與其他藥物相互協作,共同發揮滋養筋骨,改善血液循環的功效。

滋筋養血湯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羌活能有效驅散寒邪,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羌活亦具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末端血液供應,有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經絡不通導致的筋骨酸軟、疼痛等症狀。

因此,滋筋養血湯中加入羌活,能有效改善風寒濕邪、氣血不足引起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達到滋養筋骨、活血化瘀的療效。

滋筋養血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之功效。滋筋養血湯中可能包含一些較為辛辣或寒涼的藥材,甘草的加入可以中和其偏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
  2. 增強藥效,協同補益: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補益效果,使滋筋養血的功效更加明顯。同時,甘草還能幫助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利用,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滋筋養血湯

滋筋養血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黃柏、知母、川牛膝、杜仲、蒼朮、薏苡仁、防風、羌活、甘草。本方具有補氣血、養筋骨、補虛益精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兩虛,雙腳軟弱無力,無法行走,長期臥牀不起的症狀。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它可以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白芍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知母還具有抗菌作用,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川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杜仲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其補氣功效可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強筋骨功效可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補益肝腎功效可強筋骨、安胎,並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安胎功效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提高懷孕機率,鞏固胎氣,減少流產風險;補腎功效可增強免疫力和抗疲勞。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薏苡仁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薏苡仁甙

傳統服藥法


川歸1錢,熟地黃1錢5分,白芍藥1錢5分,川芎7分半,人參8分,五味子9粒,麥門冬(去心)1錢,黃柏1錢,知母5分,牛膝(酒浸)1錢,杜仲(酒炒)1錢,蒼朮1錢,薏苡仁1錢,防風6分,羌活3分,甘草3分。筋骨痿軟,加桂枝3分,陳皮8分;如覺心煩,加黃連6分,酸棗仁(炒)6分,白茯神(去木)1錢。
上銼1劑。
加薑、棗,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滋筋養血湯是一張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的方劑,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滋筋養血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川歸1錢,熟地黃1錢5分,白芍藥1錢5分,川芎7分半,人參8分,五味子9粒,麥門冬(去心)1錢,黃柏1錢,知母5分,牛膝(酒浸)1錢,杜仲(酒炒)1錢,蒼朮1錢,薏苡仁1錢,防風6分,羌活3分,甘草3分。 主治:血氣兩虛,雙足痿軟,不能行動,久卧床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