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益養榮湯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對於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症狀,熟地黃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 調和藥性:補益養榮湯中可能含有其他溫燥的藥材,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避免藥物副作用。
熟地黃在補益養榮湯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滋陰補血、調和藥性的功效,能幫助患者恢復氣血,改善體質。
補益養榮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大特性:
- 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狀,當歸能有效補血養血,改善血液循環,使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 滋陰潤燥: 當歸除了補血之外,也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氣血不足所導致的皮膚乾燥、口乾舌燥等症狀,當歸可以滋陰潤燥,改善皮膚狀態,使人容光煥發。
因此,當歸作為補益養榮湯的組成藥材,能夠有效地補血養血、滋陰潤燥,達到補益氣血、滋養身體的效果。
補益養榮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一、 養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調經之效。補益養榮湯以補益氣血為目的,而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達到養血柔肝的效果。
二、 緩解藥性: 補益養榮湯中可能含有較為溫燥的藥物,而白芍性微寒,能緩解藥物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達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補益效果更為平和。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益氣養心: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對於脾虛濕困、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茯苓能起到補益脾胃、改善心神功能的作用,與補益養榮湯的整體功效相契合。
-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 茯苓能利水滲濕,消腫止痛,對於因濕氣過盛導致的肢體浮腫、疼痛等症狀,茯苓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進一步提升補益養榮湯的療效。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能改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進而提升身體的營養吸收和代謝功能,達到補益養榮之效。
- 固本培元: 白朮能固護脾胃,使脾胃運化正常,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進而補充氣血,固本培元,增強體質,有效改善虛弱症狀,提高身體抵抗力。
因此,白朮在補益養榮湯中扮演著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的重要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補益養榮湯多以補氣血、滋陰潤燥為目的,而陳皮的加入可避免藥性過於滋膩,避免濕阻脾胃,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提升藥效。
- 調和藥性:補益養榮湯中常含有甘潤滋膩之品,陳皮的加入可起到調和藥性、防止藥性過於偏寒或過於滋膩的作用,使其更適合患者的體質。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活血行氣,改善氣血循環: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心包經,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氣血不足、血行不暢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症狀,川芎能起到改善氣血循環的作用,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代謝,達到補益養榮的效果。
- 疏散風寒,解除頭部疼痛:川芎亦具散風寒、止頭痛的功效。若因風寒侵襲導致頭部疼痛,川芎能疏散風寒,緩解疼痛,配合補益養榮湯中其他藥材,更有利於補益氣血,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改善頭部不適。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針對氣虛血弱、面色蒼白、乏力倦怠、心悸氣短等症狀,人參能起到補益脾肺之氣,改善氣血循環,增強體質的作用。
- 扶正祛邪:人參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對於虛弱體質者,人參能扶正固本,提高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預防疾病發生。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效。補益養榮湯常用於氣陰兩虛、血虛津虧等症狀,知母可以清熱降火,滋陰生津,平衡燥熱之氣,配合其他藥材達到補益養榮的目的。
- 防止滋補過度,避免上火: 補益藥物容易造成滋補過度,產生上火症狀,知母的清熱瀉火作用可以起到平衡作用,防止滋補藥物過於燥熱,避免上火,確保補益效果的穏定。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瀉火除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濕的功效。補益養榮湯主要針對虛勞、氣血不足等症狀,而黃柏可以清解體內虛火,去除濕熱,避免濕熱內蘊阻礙氣血生化,達到滋補的效果。
- 配伍增效: 黃柏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起到增效作用。例如,黃柏與生地黃、當歸等藥材搭配,可以更好地滋陰清熱,促進氣血生化,提高療效。
補益養榮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補益養榮湯常使用多味藥材,甘草可以使藥性協調,減少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升藥效。
- 補脾益氣: 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疲乏的作用。補益養榮湯多以補氣養血為主,甘草的加入可增強藥效,使補益效果更佳。
總之,甘草在補益養榮湯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不僅可以調和藥性,還可以增強補益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補益養榮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源於其以下兩大功效:
- 斂肺止汗:五味子性酸收斂,能固護肺氣,減少汗液外泄,對於氣虛汗出、肺氣不足的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狀。
- 滋腎益精:五味子入腎經,能滋補腎精,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狀。
在補益養榮湯中,五味子與其他藥材相配合,能更好地發揮補益氣血、滋陰養腎的功效,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益養榮湯」
補益養榮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補益氣血的方劑,具有補氣養血、益氣生津、健脾益腎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血虧虛所致的虛勞、氣血俱損、五勞、七傷等症。
方劑組成
熟地黃
性味甘、寒。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當歸
性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
性味甘、酸、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茯苓
性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白朮
性味甘、辛、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陳皮
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川芎
性味辛、溫。歸肝、脾、心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人參
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知母
性味苦、寒。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黃柏
性味苦、寒。歸心、肺、腎經。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五味子
性味酸、甘、澀。歸肺、腎、脾經。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主治功效
虛勞:是指身體虛弱,氣血不足。
氣血俱損:是指氣血都損傷了。
五勞:是指過度勞累,包括: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七傷:是指過度損傷身體,包括: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寒傷皮、熱傷經。
總結
補益養榮湯具有補益氣血,益氣生津,健脾益腎的功效,可治療氣血虧虛所致的虛勞、氣血俱損、五勞、七傷等症。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1錢半,當歸身1錢2分,白芍藥白茯苓白朮陳皮各1錢,川芎人參知母各8分,黃柏7分,甘草5分,五味子9粒。
上銼,作一帖。
加生薑3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滋陰生津的功效,適合於虛勞氣血俱損、五勞七傷等症。但本方含有熟地黃、當歸、白芍等滋膩之品,陰虛火旺、濕熱內蘊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益養榮湯,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四引《集略》。 組成:熟地黃1錢半,當歸身1錢2分,白芍藥1錢,白茯苓1錢,白朮1錢,陳皮1錢,川芎8分,人參8分,知母8分,黃柏7分,甘草5分,五味子9粒。 主治:虛勞氣血俱損,及五勞七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