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

淡豆豉

DAN DOU SHI

  • 英文名稱: Semen Sojae Prepaeratum Fermentedsoybean, Fermented Soybean
  • 別名:豆豉,淡豉,黑豆豉,香豉
  • 藥品來源:豆科植物大豆 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種子的發酵加工品。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27

淡豆豉的傳統功效


1. 散風熱

淡豆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等症狀。

淡豆豉既可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鬱熱,主用於風寒、風溫初盛,或餘熱內擾,欲其透發者。

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燥、胸悶、瘴氣惡毒、陰莖生瘡、溫毒發斑。

淡豆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且味道清淡,容易消化吸收,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同時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強免疫力,有助於緩解風熱引起的症狀。

2. 清熱解毒

「淡豆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一些因風熱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喉嚨痛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古代典籍

3. 營養豐富

淡豆豉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可以爲身體提供豐富的營養。

4. 改善消化系統

淡豆豉中含有豐富的鹽分和發酵產物,可促進食慾和增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食物。

5. 消食化積

豆豉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澱粉酶等消化酵素,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食物的體積,增加糞便的水分,從而促進腸道的正常運動和排便,緩解便秘等消化不良問題。

膳食纖維是淡豆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不被消化吸收,但可以吸收腸道中的水分,增加食物的體積和重量,從而刺激腸道的蠕動,促進消化。

此外,淡豆豉中的澱粉酶等消化酵素能夠分解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食物成分,使其更易於消化吸收。

6. 除煩

淡豆豉解表,除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虛煩,失眠。

《傷寒論》梔子豉湯,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本草經疏》:豉,惟江右淡者治病。《經》雲,味苦寒無毒,然詳其用,氣應微溫。蓋黑豆性本寒,得蒸曬之氣必溫,非苦溫則不能發汗、開腠理、治傷寒頭痛、寒熱及瘴氣惡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煩躁滿悶,以熱鬱胸中,非宣劑無以除之,如傷寒短氣煩躁,胸中懊憹,餓不欲食,虛煩不得眠者,用梔子豉湯吐之是也。

古代典籍

7. 降氣

淡豆豉,治天行時疾,疫癘瘟瘴之藥也。王紹隆曰:此藥乃宣鬱之上劑也。凡病一切有形無形,壅脹滿悶,停結不化,不能發越致疾者,無不宣之,故統治陰陽互結,寒熱迭侵,暑濕交感,食飲不運,以致傷寒寒熱頭痛,或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甚至反覆顛倒,心中懊憹。

一切時災瘟瘴,瘧痢斑毒,伏痧惡氣,及雜病科痰飲,寒熱,頭痛,嘔逆,胸結,腹脹,逆氣,喘吸,腳氣,黃疸,黃汗,一切沉滯濁氣搏聚胸胃者,咸能治之。倘非關氣化寒熱時瘴,而轉屬形藏實熱,致成痞滿燥實堅者,此當卻而謝之也。

淡豆豉的現代功效


1. 抗菌、抗病毒

淡豆豉中含有一些抗菌的物質,能有效殺滅細菌和病毒,預防感染和疾病。

2. 降血壓

淡豆豉中的一些成分能夠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降低血壓。

3. 抗氧化

淡豆豉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和老化。

4. 改善睡眠

淡豆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鎂,鎂是一種對睡眠有益的礦物質,能夠幫助放鬆肌肉、減輕焦慮和壓力,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5. 緩解壓力

淡豆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和鎂等微量元素,這些成分能夠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緩解壓力和焦慮情緒。

維生素B群是身體合成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成分,能夠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鎂是身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夠促進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和釋放,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緩解壓力和焦慮情緒。

此外,淡豆豉中的膳食纖維也能夠緩解壓力。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腸道中有益菌的數量,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降低身體對壓力的敏感度。

6. 預防腫瘤或抗癌

淡豆豉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C、E和多酚等,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細胞不受損傷,從而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

研究表明,淡豆豉中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能夠降低結腸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病風險。其中,植物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大腸內毒素的吸收,從而降低結腸癌的發病風險;同時,豆類中含有的異黃酮化合物和大豆皂苷等物質也具有抗癌作用,能夠抑制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生。

另外,淡豆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如鎂、鈣、鉀等,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預防癌症的發生。

7. 降膽固醇

淡豆豉富含植物膳食纖維和豆類蛋白質,能夠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從而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植物膳食纖維能夠阻礙膽固醇的吸收,使其排出體外,從而減少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此外,豆類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非必需性氨基酸,可促進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和代謝,進一步降低血膽固醇水平。

一些研究顯示,長期食用淡豆豉能夠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即“壞”膽固醇)水平,同時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即“好”膽固醇)水平,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淡豆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5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炒焦研末調敷。

淡豆豉的炮製


  • 取桑葉、青蒿加水煎湯,過濾,取藥湯與洗淨的黑大豆拌勻,俟湯吸盡後,置籠內蒸透,取出略涼,再置容器內,上蓋煎過的桑葉、青蒿渣,悶至發酵生黃衣為度,取出,曬乾即得。(每黑大豆100斤,用桑葉4斤、青蒿7斤)
  • 《綱目》: 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內淘淨,水浸一宿,瀝乾蒸熟,取出攤席上,候微溫,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黃衣上遍,不可太過。取曬簸淨,以水拌乾濕得所,以汁出指間為準,安甕中,築實。桑葉蓋,厚三寸,密封泥,於日中曬七日,取出,曝一時,又以水拌人甕。如此七次,再蒸過,攤去火氣,甕收築封即成。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藥物如辣蓼、佩蘭、蘇葉、藿香、麻黃、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藥汁,用以煮豆;或將藥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後悶置發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草經疏》:凡傷寒傳人陰經與夫直中三陰者,皆不宜用。抑制泌乳﹐哺乳婦女慎用。
  • 脾胃虛弱者:淡豆豉性質清淡,消化容易,但是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 慢性腎病患者:淡豆豉中含有較高的鉀元素,對於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來說,過量攝入可能會導致血鉀升高,出現心臟等問題。
  • 過敏體質者:某些人對淡豆豉過敏,食用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發紅、蕁麻疹等症狀。
  • 藥物衝突:淡豆豉中含有一些成分可能會與某些藥物發生衝突,如抗凝血藥物、鈣通道阻滯劑等,所以在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應該避免過量攝入淡豆豉。

淡豆豉相關的方劑


淡豆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肺結核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睡眠障礙心情煩燥腹痛胸悶脹頭痛

淡豆豉含有的化學成分


次黃嘌呤(hypoxanth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