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梔子14個(擘),甘草2兩(炙),香豉4合(綿裹)。
上以水4升,先煮梔子、甘草,取2升半,納豉,煮取1開半,去滓,分2服,溫進1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豉湯(《千金》卷二十四)、梔子仁散(《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梔子仁湯(《普濟方》卷三六九)、梔子豉加甘草湯(《溫病條辨》卷二)。
方劑組成解釋
梔子苦寒,能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甘草甘平,能緩急和中,解毒;淡豆豉辛涼,能清熱解毒,和中止嘔。三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和中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和中止嘔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梔子甘草豉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梔子14個(擘),甘草2兩(炙),香豉4合(綿裹)。 主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少氣者;石毒,因食宿飯、陳臭肉及羹宿等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