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清肺飲

黃連清肺飲

HUANG LIAN QING FE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5

熱/寒比例

極寒 (0.0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1%
肺經 11%
三焦經 11%
大腸經 5%
膽經 5%
脾經 5%
膀胱經 5%
小腸經 5%
心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脾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清肺飲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肺熱咳嗽、痰黃黏稠,黃連可清肺熱、化痰止咳,有助於緩解肺部炎症。
  2. 抑菌抗炎: 黃連具有抑菌抗炎的功效,能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有助於抵抗感染,促進肺部組織修復。

黃連清肺飲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肺熱燥咳、咽喉腫痛等症狀,與方中黃連、黃芩等清熱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清熱瀉火之力。
  2. 利濕退黃:梔子亦具利濕退黃之功,可輔助黃連等藥物清熱解毒,達到利濕退黃、改善黃疸等症狀的效果。在肺熱咳嗽伴隨黃疸的情況下,梔子的加入更有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黃連清肺飲中加入淡豆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表,宣肺透邪: 淡豆豉性微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宣肺透邪之功。配合黃連、黃芩等清熱燥濕藥,能有效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並利於肺氣宣降,緩解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利水消腫,解毒消炎: 淡豆豉還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消炎之效。對於肺熱壅盛所致的痰多、喘促等症狀,淡豆豉能協助利水消痰,緩解肺部水腫。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連清肺飲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鼻塞屬肺火盛者」,意指因肺熱熾盛、氣機壅滯所致的鼻塞不通。肺開竅於鼻,肺火鬱結則熏灼鼻竅,導致氣道不利。此方以清瀉肺火為核心,透過苦寒降泄之性,解除肺經鬱熱,從而通暢鼻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黃連(君藥)

    • 性味苦寒,歸心、肺、胃經,為清熱瀉火要藥。
    • 直接清泄肺中實火,尤善治上焦熱盛,解除火熱壅肺所致的鼻塞。
  2. 山梔(臣藥)

    • 性味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具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
    • 輔助黃連清肺火,並能宣透鬱熱,使火邪從三焦分消,避免單純苦寒導致熱邪內伏。
  3. 豆豉(佐使藥)

    • 性味辛涼微苦,歸肺、胃經,功能宣鬱解表、和降胃氣。
    • 本方妙用豆豉,取其「輕清宣透」之性,既助黃連、梔子疏散肺中鬱火,又能防止苦寒藥過於沉降而妨礙肺氣宣發。此外,辛味能開竅,間接緩解鼻塞症狀。

整體配伍思維
此方為「清宣並用」之小方,黃連、梔子專攻瀉火,豆豉調和氣機。肺火得清,鼻竅自通,符合「火鬱發之」的治療原則。三藥協同,既避免寒涼藥凝滯氣機,又透過輕宣之性恢復肺的宣降功能,體現中醫「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用藥特色。

傳統服藥法


黃連、山梔、豆豉。
清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鼻塞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清肺飲, 出處:《類證治裁》卷六。 組成:黃連、山梔、豆豉。 主治:清解。主治:鼻塞屬肺火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