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石膏湯

San Huang Shi G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六書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胃經 23%
心經 10%
膀胱經 8%
肝經 7%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4%
小腸經 3%
腎經 2%
脾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黃石膏湯中加入麻黃,主要是因為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可宣肺解表,發汗散寒,對於外感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在三黃石膏湯中,麻黃與黃芩、黃連、黃柏等藥物相配伍,既可發汗解表,又可清熱解毒,更能有效地治療熱病初期,邪熱壅盛,衛表不固,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等症狀。

三黃石膏湯中加入淡豆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淡豆豉性涼味甘,善於解表清熱,且能解毒化濕。三黃石膏湯以石膏、黃芩、黃連、黃柏清熱瀉火為主,淡豆豉的加入可增強解表之力,並助其清熱解毒,尤其對於外感風熱,兼有濕熱者,更可促進邪氣外解。

其二,淡豆豉可解熱毒,並能促進汗出。三黃石膏湯主治熱邪壅盛,可導致高熱煩躁,淡豆豉可幫助清熱解毒,使熱邪得解,並輔助石膏利汗,促進體內熱毒排出,達到清熱解表,退熱止渴之效。

三黃石膏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柏味苦寒,性燥,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利尿之效。三黃石膏湯以清熱瀉火為主,黃柏能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力量,尤其針對熱毒熾盛、濕熱交蒸的症狀,如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口渴喜飲、小便不利等,起到更顯著的治療作用。
  2. 抑菌消炎: 黃柏具有抑菌消炎的功效,可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的生長。三黃石膏湯常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腎盂腎炎等,黃柏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抗菌消炎的作用,進一步控制感染,促進病情的恢復。

三黃石膏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之功效,能有效抑制體內熱邪,對熱病高熱、神昏譫語、煩躁不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瀉火解毒:三黃石膏湯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疾病,黃連的苦寒之性可清瀉熱毒,並能解毒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

三黃石膏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瀉火涼血: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三黃石膏湯主治熱毒熾盛,心火亢盛所致的熱病,如高熱、神昏、口渴、煩躁等症狀,黃芩能有效清熱解毒,降低體溫,改善症狀。
  2. 配合石膏、黃連、黃柏:三黃石膏湯中石膏、黃連、黃柏均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黃芩與之相配,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並能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加顯著。

三黃石膏湯中包含石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的功效。三黃石膏湯用於治療熱病,熱盛傷津,煩躁口渴,神昏譫語等症,石膏在此扮演清熱瀉火,降溫解毒的重要角色。
  2. 制約黃連:黃連苦寒,善清心火,但其性峻,易傷脾胃。石膏性涼,味甘,可緩和黃連之苦寒,避免過度傷脾胃,確保藥效安全有效。

三黃石膏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在三黃石膏湯中,梔子可協同黃芩、黃連、黃柏等清熱瀉火藥物,加強降溫解毒的作用,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煩躁不安等症狀。

2. 緩解熱毒對肝膽的損害: 梔子還有清肝利膽的功效,可緩解熱毒對肝膽的損害,防止熱毒鬱結,導致肝膽功能受損。

三黃石膏湯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發汗解表: 蔥白性溫,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效,可幫助驅散風寒邪氣,緩解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
  2. 通陽散寒: 蔥白辛溫,能溫通陽氣,散寒解表,對於因寒邪凝滯而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等症狀,亦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蔥白在三黃石膏湯中,除了發揮解表作用外,更可輔助其他藥物,增強通陽散寒的效果,達到更佳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三黃石膏湯」,主要成分包括麻黃、淡豆豉、黃柏、黃連、黃芩、石膏、梔子和蔥白。此方劑主治傷寒導致的體內熱氣過盛,但表證(指外感風寒的症狀)尚未解除。病人可能會出現壯熱但不出汗、身體沉重僵硬、鼻腔乾燥口渴、神志昏亂、說胡話、嘔吐、流鼻血或皮膚出現斑點,脈搏滑數等症狀。

這種中藥配方最早出現在一本叫做《傷寒六書》的古籍裡。這個配方由以下成分組成:

  • 黃連:兩錢(約6克)
  • 黃柏:一錢(約3克)
  • 山梔子:一錢(約3克)
  • 玄參:一錢(約3克)
  • 黃芩:一錢五分(約4.5克)
  • 知母:一錢五分(約4.5克)
  • 石膏:三錢(約9克)
  • 甘草:七分(約2.1克)

使用方法是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在傳統中醫學中,這個配方主要用來治療以下症狀:

  • 體內有嚴重的熱毒,但身體表面的風寒還沒有完全消退。
  • 體溫非常高,但不出汗。
  • 身體感覺沉重,肌肉緊繃。
  • 鼻子乾燥,嘴巴極度口渴。
  • 感到焦躁不安,晚上難以入睡。
  • 可能會出現精神混亂,講胡話的情況。
  • 或者會有嘔吐、鼻血、皮膚出現紅斑的現象。
  • 脈搏跳得很快,且有力。

總的來說,「三黃石膏湯」被認為可以清熱解毒,適用於那些因熱毒導致的各種嚴重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連2錢,黃柏1錢,山梔1錢,玄參1錢,黃芩1錢5分,知母1錢5分,石膏3錢,甘草7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無實熱者忌用本方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降壓藥、利尿藥、鎮靜安眠藥等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石膏湯, 出處:《治疹全書》卷上。 組成:麻黃、黃芩、黃連、黃柏、石膏、梔子、淡竹葉。 主治:風寒熱毒,鬱滯悶疹。

三黃石膏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麻黃、川連、天冬、川柏、力子、犀角、石膏、黃芩、黑梔、知母、連翹、甘草。 主治:麻痘,肺胃表裏俱熱,狂叫欲走,煩躁而渴,兩目如火,六脈洪數。

三黃石膏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一。 組成:黃連2錢,黃柏1錢,山梔1錢,玄參1錢,黃芩1錢5分,知母1錢5分,石膏3錢,甘草7分。 主治:暑毒深入,結熱在裏,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