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須蔥白香豉湯

連須蔥白香豉湯

LIAN XU CONG BAI XIANG C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3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胃經 29%
脾經 17%
心經 5%
小腸經 5%
膀胱經 5%
三焦經 5%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連須蔥白香豉湯中加入蔥白,主要考量其辛溫發散之性,用於緩解風寒感冒的症狀。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散寒、通鼻竅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清涕、咳嗽、畏寒等症狀,蔥白可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蔥白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輔助香豉等藥材,增強解表散寒的效果,有助於患者早日康復。

「連須蔥白香豉湯」方劑中包含淡豆豉,主要原因如下:

  1. 解表散寒: 淡豆豉性微寒,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咳嗽痰多等症。蔥白亦有散寒解表之效,兩者相輔相成,增強散寒解表之力。
  2. 消食化積: 淡豆豉還具有一定的消食化積作用,可以幫助消化不良,解除脾胃積滯,有助於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胃口不佳、食慾減退等症狀。

因此,淡豆豉在「連須蔥白香豉湯」中,既能解表散寒,又能消食化積,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風寒感冒、脾胃不和等症的效果。

連須蔥白香豉湯中的生薑,其加入原因主要有二: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可緩解蔥白、香豉等寒性藥材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過度,損傷陽氣。
  2. 解表止嘔: 生薑能解表散寒,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嘔吐,有很好的止嘔效果。連須蔥白香豉湯本身也有解表止嘔的功效,加入生薑可加強其功效,更好地緩解感冒症狀。

因此,生薑在連須蔥白香豉湯中,起著溫中散寒、解表止嘔的重要作用,有助於藥方更好地發揮其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連須蔥白香豉湯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連須蔥白香豉湯主治「感冒,頭痛如破」,此方特別針對外感風寒初期,症狀表現為明顯頭痛、惡寒無汗者。古代醫家認為此症乃風寒邪氣外束肌表,衛陽被遏,經氣不利所致。「頭痛如破」形容頭痛劇烈如被重物擊破,顯示邪氣鬱閉較重,氣血不通則痛劇。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邏輯

  1. 連須蔥白(7莖):

    • 辛溫發散,通陽解表
    • 蔥白連須使用加強宣通之力,能直達頭面通陽散寒
    • 含揮發油可刺激汗腺分泌,促進發汗解表
  2. 香豉(1合,勿炒):

    • 即淡豆豉,性味辛散微苦
    • 未經炒製保留透散之性,助蔥白宣散表邪
    • 兼能和胃,防止發散太過傷胃氣
  3. 生薑(1兩,切):

    • 辛溫散寒,溫中止嘔
    • 助蔥白增強發汗解表之力
    • 兼能溫胃散飲,預防外邪內傳

加減原理

不汗加蘇葉

  • 若服用後仍無汗出,說明表閉較重
  • 蘇葉辛溫芳香,能加強宣肺解表功效
  • 含紫蘇醛等成分可擴張皮膚血管促進發汗

治療機制推理

此方體現「辛溫解表」之法,通過三味藥物的協同作用:

  1. 發汗解表:蔥白與生薑相配,辛溫發散,開泄腠理驅邪外出
  2. 通陽止痛:蔥白上行頭目,通陽散寒而止頭痛
  3. 透邪和胃:香豉既助解表,又和胃氣,防止寒邪內傳

煎服法「水煎溫服,日三次,覆取微似汗」旨在維持藥效持續作用,通過輕度發汗達到「汗出邪去」而不過汗傷正的目的。此方藥簡力專,特別適合風寒表證初起,頭痛明顯而體質尚實者。

傳統服藥法


連須蔥白7莖,香豉1合(勿炒),生薑1兩(切)。不汗,加蘇葉。
水煎,溫服,日3次。覆取微似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連須蔥白香豉湯性味辛溫,有發汗解表、散風止痛的功效。因此,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此外,本方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感冒

相同名稱方劑


連須蔥白香豉湯, 出處:《傷寒緒論》卷下。 組成:連須蔥白7莖,香豉1合(勿炒),生薑1兩(切)。 主治:感冒,頭痛如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