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溫病條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18%
心經 14%
肝經 14%
脾經 7%
三焦經 6%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三香湯

整體功效

清熱化濕,利咽開竅

主治

濕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饑不食,機竅不靈。

濕熱之邪從口鼻進入人體,直走中焦,導致患者不思飲食,機體功能失調。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三香湯,治濕熱內蘊,口鼻不利,不思飲食,機體功能失調者。方中瓜簍皮、桔梗、梔子、枳殼、鬱金、淡豆豉、降香均具有清熱化濕、利咽開竅的功效。瓜簍皮、桔梗、梔子、枳殼、鬱金清熱化濕,利咽開竅;淡豆豉清熱解毒,利咽開音;降香行氣開竅,化濕和中。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濕,利咽開竅之功。」

方劑組成解釋

瓜簍皮、桔梗、梔子、枳殼、鬱金、淡豆豉、降香均具有清熱化濕、利咽開竅的功效。瓜簍皮、桔梗、梔子、枳殼、鬱金清熱化濕,利咽開竅;淡豆豉清熱解毒,利咽開音;降香行氣開竅,化濕和中。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濕,利咽開竅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濕熱內蘊,口鼻不利,不思飲食,機體功能失調者。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三香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成:瓜蔞皮3錢,桔梗3錢,黑山梔2錢,枳殼2錢,鬱金2錢,香豉2錢,降香末3錢。 主治:濕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饑不食,機竅不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