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表湯

SHU B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胃經 16%
心經 11%
脾經 11%
肝經 10%
膀胱經 8%
膽經 5%
腎經 3%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1%
心包經 1%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疏表湯中包含淡豆豉,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表: 淡豆豉味甘、辛,性涼,具有清熱解表、宣肺透邪之功效。其能疏散風邪,解除表證,故於疏表湯中可助於清熱解表,緩解表證的發熱、頭痛、惡寒等症狀。
  2. 解毒消腫: 淡豆豉還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其能解表毒,消腫止痛,對於伴有局部腫痛的表證,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疏表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解表散寒: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濕的功效。疏表湯以解表散寒為主,羌活能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解表散寒之效,幫助驅散外邪,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諸症。

二、通絡止痛: 羌活還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緩解風寒侵襲引起的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在疏表湯中,羌活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以更好地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疏表湯中使用防風,主要基於其疏散風寒之效。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肺、膀胱經,具有解表散寒、止痛止癢、祛風濕之功效。

在疏表湯中,防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發揮協同作用,加強疏散風寒的功效。防風可以溫散風寒,緩解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此外,防風還有止痛止癢的功效,有助於緩解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

疏表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之效。疏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症狀多為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咽喉腫痛。桔梗能宣散肺氣,利咽止痛,有助於緩解感冒引起的咽喉不適。
  2. 升提藥力: 桔梗具有升提藥力,能將其他藥材的藥性向上引導,有助於藥物直達上焦,更好地發揮疏表散寒的功效。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增強疏表湯的療效。

疏表湯中包含前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前胡性微寒,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疏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前胡可以幫助疏散外感風寒,緩解頭痛鼻塞、咳嗽痰多等症狀,從而達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目的。
  2. 利氣降逆,止咳化痰:前胡還具有利氣降逆、止咳化痰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前胡可以幫助化解痰液,促進排出,緩解呼吸道阻塞,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綜上所述,前胡在疏表湯中發揮着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利氣降逆、止咳化痰的作用,是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疏表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表: 黃芩味苦寒,善清熱解表,能有效抑制外感風熱之邪,緩解發熱、頭痛、惡寒等症狀,與疏表湯主治方向相符。
  2. 兼顧燥濕: 黃芩兼具燥濕之效,可針對風熱兼夾濕邪的病症,有助於消除濕氣,改善症狀,使疏表功效更完善。

因此,黃芩的加入,不僅能清熱解表,更能兼顧燥濕,使疏表湯的療效更全面,更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及相關病症。

疏表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源於其解表散寒、行氣和胃之效。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可發汗解表,驅散外感風寒之邪,適用於風寒感冒初期,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白等。此外,紫蘇葉還具有行氣寬中之功,能緩解風寒阻滯所致的胸悶氣短,故常配伍於疏表方劑中,以增強解表之效。

疏表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川芎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風寒表證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可改善因風寒引起的經絡阻滯,進而減輕疼痛。

因此,川芎在疏表湯中起著疏散風寒、解表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風寒表證的效果。

疏表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散寒解表: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疏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細辛可以溫散寒邪,使腠理開泄,達到解表的作用。

2. 助辛散寒: 疏表湯中常用的藥物如桂枝、麻黃等,本身也具有辛散之性,細辛的加入可以增強其辛散之力,更有效地驅散寒邪,使表邪得解。

因此,細辛的加入,既可以散寒解表,又可以助辛散寒,使疏表湯的功效更加顯著。

疏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的作用。疏表湯中常有辛溫解表藥,如麻黃、桂枝等,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二、增強藥效:甘草有益氣健脾、緩解脾虛的作用,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解表作用。同時,甘草還能和解藥物,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

疏表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溫陽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之效。疏表湯旨在治療風寒感冒,而風寒之邪易於侵襲陽氣,導致陽氣不足,表寒不散。生薑可溫陽散寒,助藥力達表,驅散寒邪,達到解表散寒的目的。

二、調和藥性: 疏表湯中常包含一些寒涼藥性較強的藥材,例如薄荷、荊芥等,生薑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正,防止藥物副作用。同時,生薑也可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發揮藥效。

疏表湯中加入蔥白,主要原因有二:

  1. 發汗解表: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效。疏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蔥白能促進汗液排出,將外感風邪驅散出體表,達到解表散寒之效。
  2. 宣肺止咳:蔥白辛溫,能宣肺解表,並能散寒止咳。風寒感冒時,常伴有咳嗽等症狀,蔥白能溫肺化痰,緩解咳嗽,有助於恢復呼吸道通暢。

主治功效


疏表湯

疏表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聲音沙啞、流鼻涕不停、發燒怕冷、頭痛、全身痠痛等症狀。

疏表湯組成 疏表湯由12味中藥組成,包括: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3.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4.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5. 淡豆豉: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6.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7.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8.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9.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10.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11.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12.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疏表湯功效 疏表湯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聲音沙啞、流鼻涕不停、發燒怕冷、頭痛、全身痠痛等症狀。

疏表湯禁忌 疏表湯不宜與以下藥物同用:

  • 辛溫解表藥:如麻黃、桂枝、細辛等。
  • 滋陰清熱藥:如黃連、生地黃、麥冬等。
  • 瀉下藥:如大黃、芒硝、甘遂等。

疏表湯注意事項

  1. 疏表湯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藥。
  2. 服用疏表湯期間,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 疏表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4.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疏表湯。

結論 疏表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聲音沙啞、流鼻涕不停、發燒怕冷、頭痛、全身痠痛等症狀。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疏表湯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藥。
  2. 服用疏表湯期間,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 疏表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4.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疏表湯。

傳統服藥法


淡豆豉3錢,羌活2錢,防風1錢5分,桔梗1錢5分,前胡1錢,黃芩1錢,蘇葉8分,川芎8分,細辛5分,甘草5分,生薑2錢,蔥白2莖。
微汗口渴,加花粉、麥冬各1錢;滿悶,加枳殼(麩炒)1錢半;熱甚,加知母1錢。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因此不宜在發熱、口渴、大汗淋漓時服用。
  • 本方含有生薑、蔥白等辛溫之品,因此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者不宜服用。
  • 本方含有細辛,有活血作用,因此孕婦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鼻塞原發性高血壓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鼻息肉感冒怕冷全身酸痛

相同名稱方劑


疏表湯, 出處:《寒溫條辨》卷五。 組成:淡豆豉3錢,羌活2錢,防風1錢5分,桔梗1錢5分,前胡1錢,黃芩1錢,蘇葉8分,川芎8分,細辛5分,甘草5分,生薑2錢,蔥白2莖。 主治:四時感冒風寒,鼻塞聲重,或流涕不已,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