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細辛性辛、溫、小毒。主治祛風、散寒、溫肺化痰、鎮咳通鼻竅、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少陰引經藥、治少陰頭痛牙痛。
防風性味辛、甘、性微溫。主治袪風解表、除濕、解痙、止癢、止瀉、止血。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症。
桔梗性味苦、辛、平。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胞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閉等症。
白芷性味辛、溫。主治去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解蛇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羌活性辛、苦、溫。主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主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桑白皮性甘、辛、寒。主治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治肺熱喘咳、吐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芎辛散, 出處:《證治匯補》卷四。 組成:川芎1錢半,細辛1錢半,蒼朮1錢,甘草1錢,乾薑1錢。 主治:寒濕頭痛,脈細者。
芎辛散, 出處:《百一》卷五。 組成:川芎1兩,細辛1兩,防風1兩,桔梗1兩,白芷1兩,甘草1兩,羌活1兩,桑白皮半兩。 主治:清頭目。主治:壅塞痰盛。
芎辛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 組成:川芎3錢,白附子3錢,細辛(去苗葉)1錢,滑石3錢,槐芽3錢。 主治:頭目偏痛,時多暈眩,鼻中壅塞,不聞香臭。
芎辛散, 出處:《雞峰》卷五。 組成:川芎4錢,蒼朮8錢,甘草3錢,細辛1錢。 主治:風客陽經,頭痛暈眩,項背拘急,肢體疼痛,鼻塞聲重,發熱惡寒;及諸語澀,麻痹而筋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