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根飲子

TU GUA GEN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十六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7%
肺經 20%
心經 20%
脾經 11%
膀胱經 7%
小腸經 7%
三焦經 7%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土瓜根飲子以土瓜根為主要藥材,乃因其性寒涼,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渴、涼血止血等功效。

土瓜根能清肺熱,解毒消腫,對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熱毒瘡瘍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其利濕止渴功效,適用於暑熱傷津、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亦可涼血止血,對於熱毒血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土瓜根飲子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補益脾胃,增強藥效: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土瓜根性寒,單用易傷脾胃,而大棗能補脾胃之氣,調和藥性,使藥力更易於吸收,發揮最大療效。

二、緩和藥性,避免副作用:土瓜根性寒涼,若單獨服用,容易引起胃寒、腹痛等不適。大棗性溫,可緩和土瓜根的寒涼之性,防止其對胃腸造成過大的刺激,使其更安全有效地發揮藥效。

土瓜根飲子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潤肺生津: 土瓜根性寒,擅長清熱解毒,而麥門冬則性寒味甘,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熱的功效。兩者搭配,可有效緩解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提升藥效。
  2. 滋陰降火: 土瓜根清熱解毒,而麥門冬滋陰降火,兩者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清熱瀉火,使藥效更加全面,適用於熱邪熾盛、津液虧損的病症。

土瓜根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土瓜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但其性偏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甘草性甘溫,具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中和土瓜根的寒性,避免其過度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平穩,更加適合人體吸收。
  2. 緩解藥物副作用,保護脾胃:土瓜根飲子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濕熱黃疸等病症,但藥性偏寒,容易引起胃寒、腹瀉等副作用。甘草可以緩解這些副作用,保護脾胃功能,使患者更加舒適地接受治療。

土瓜根飲子中加入淡豆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表:淡豆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表、宣肺透疹的功效。土瓜根飲子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而淡豆豉可以協助清熱解表,緩解病症。
  2. 利濕解毒:淡豆豉亦有利濕解毒之效。土瓜根飲子除了治療外感,亦可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淡豆豉可以配合土瓜根的利濕作用,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

主治功效


土瓜根飲子方治熱煩渴之功效分析

根據《太平聖惠方》記載,土瓜根飲子方由土瓜根、大棗、麥門冬、甘草、淡豆豉組成,主治「時氣大熱,心胸煩渴」。此方以清熱利濕、滋陰潤燥為主,輔以益氣和中,協同作用以緩解暑熱煩渴之症。

方中藥物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 土瓜根: 為方中君藥,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熱利濕、活血通經之效。時氣大熱,暑邪易傷津液,導致心胸煩渴。土瓜根能清泄暑熱,利導濕濁,從根本上解決津液不足的問題,緩解煩渴之症。

  • 麥門冬: 為臣藥,性味甘寒,具有滋陰潤燥、清心除熱之效。暑熱傷津,耗傷陰液,易出現口乾舌燥等症狀。麥門冬能滋養陰液,潤燥生津,與土瓜根相配,清熱而不傷陰,滋陰而不助濕,使清熱作用更為溫和有效。

  • 大棗: 為佐藥,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暑熱傷氣,易導致氣虛倦怠。大棗能益氣生津,緩解氣虛所致的乏力,並輔助養血安神,使整體療效更佳。

  • 甘草: 為使藥,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之效。甘草既能調和諸藥,使其藥性協調,又能益氣和中,緩解暑熱所傷之氣,使藥效更加平和,避免單味藥物過於峻猛。

  • 淡豆豉: 為佐藥,性味辛寒,具有解表散寒,發汗解毒之效。若暑熱兼夾表邪,則可藉由淡豆豉的解表作用,疏散外邪,避免邪熱內陷。

綜上所述, 土瓜根飲子方以土瓜根清熱利濕為核心,配伍麥門冬滋陰潤燥,大棗補益氣血,甘草調和諸藥,淡豆豉解表散邪,諸藥合用,標本兼治,有效地解決了「時氣大熱,心胸煩渴」這一病症。 方中寒涼藥物較多,適合於暑熱較盛,陰液虧損的患者。其治療機理在於清熱利濕、滋陰潤燥、益氣和中,從而達到緩解暑熱煩渴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土瓜根半兩,乾棗5枚,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銼),豉半合。
上銼細,和勻。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土瓜根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土瓜根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六。 組成:土瓜根半兩,乾棗5枚,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銼),豉半合。 主治:時氣大熱,心胸煩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