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炙甘草9克,麥門冬9克,人參3克,小麥30克,大棗5枚,白芍9克。
白晴赤痛如崇 趙某某,女,35歲。1971年3月12日初診。二目赤痛3月余,時發時止,越發越頻,雖痛不重,但心中煩亂,時寒時熱,其狀如祟。患者消瘦面黃,疲倦少神,白睛淡赤,脈細無力。服加味甘麥大棗湯5劑,發少痛輕,繼服15劑而愈。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甘麥大棗湯由甘草、麥門冬、人參、小麥、大棗、白芍組成。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小麥具有健脾和胃、益氣養血的功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甘麥大棗湯是一張中醫方劑,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甘麥大棗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炙甘草9g,麥門冬9g,人參3g,小麥30g,大棗5枚,白芍9g。 主治:氣血不足,陰陽失調,眼睛赤痛,發止不定,發時白晴淡紅,疼痛不重,寒熱交作,或有頭痛,心煩意亂,脈細數無力,舌淡苔白,舌心粉紅;止時不藥而癒,狀若常人,反復發作,一年數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