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升麻1錢,柴胡1錢,防風1錢,茯苓8分,豬苓1錢,澤瀉1錢,蒼朮1錢,陳皮8分。
上銼1劑。
加生薑1大片,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升陽除濕湯由白朮、葛花、茯苓、升麻、澤瀉、蒼朮、神麴、甘草組成。白朮、茯苓、升麻、澤瀉、蒼朮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以升提陽氣,除去濕邪。葛花具有升陽止脫的功效,可以固住肛門,止住脫肛。神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緩解腹脹。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和中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升陽除濕湯具有升提陽氣、除去濕邪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濕邪下注導致的脫肛患者使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升陽除濕湯, 出處:《顧松園醫鏡》卷九。 組成:柴胡、升麻、防風、炒白芍、炒米仁、茯苓、炙甘草。 主治:受風飧泄,完谷不化,洞注有聲。
升陽除濕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四。 組成:升麻1錢,柴胡1錢,防風1錢,茯苓8分,豬苓1錢,澤瀉1錢,蒼朮1錢,陳皮8分。 主治:濕鬱在下。
升陽除濕湯, 出處:《盤珠集》卷下。 組成:柴胡、升麻、豬苓、澤瀉(炒)、陳皮、炙甘草、炒蒼朮、炒白朮、防風、薑棗。 主治:肝脾濕熱所致漏胎,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
升陽除濕湯,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三。 組成:白朮(淨)1錢5分,葛花1錢5分,茯苓1錢5分,升麻6分,澤瀉(鹽水炒)1錢,蒼朮(米泔水浸)1錢,神曲1錢,甘草5分。 主治:酒濕脫肛。
升陽除濕湯, 出處:《會約》卷十二。 組成:白朮1錢半,白芍(酒炒)1錢,扁豆(炒,研)1錢半,蒼朮1錢,羌活8分,防風1錢,甘草(炙)1錢,獨活1錢,升麻(鹽炒)6分,柴胡(酒炒)5分。 主治:一切陽衰濕證。
升陽除濕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當歸(酒洗)5分,獨活5分,蔓荊子7分,防風1錢,炙甘草1錢,升麻1錢,藁本1錢,柴胡1錢5分,羌活1錢5分,蒼朮1錢5分,黃耆1錢5分。 主治:除濕去熱,益風氣上伸。主治:因飲食勞倦,或素有心氣不足,致令心火乘脾,症見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無氣以動,氣短上氣,逆氣上衝,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水疝,腎囊腫大,陰汗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