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湯

Qing F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採艾編翼》卷二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17%
心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0%
腎經 7%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肺湯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之效。其能疏散肺氣,宣通肺竅,對於肺氣鬱閉、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能清除肺部積水,改善肺部水腫,有助於減輕咳嗽、氣喘等症狀。

因此,桑白皮在清肺湯中,發揮了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肺部疾病,達到清肺止咳的療效。

清肺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效。清肺湯多用於肺熱燥咳,痰多粘稠之症,茯苓可利水滲濕,有助於化解肺中痰濕,使痰液易於咳出。

2. 補脾益氣: 肺與脾互為表裡,脾氣虛弱會影響肺氣,進而加重肺熱咳嗽。茯苓能健脾益氣,補益脾胃功能,有助於提升機體抗病能力,從而促進肺熱咳嗽的康復。

清肺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是由於其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

  1.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能理氣化痰,燥濕健脾。對於肺熱痰濕、咳嗽氣喘等症狀,陳皮可以幫助化解痰液,改善呼吸道功能。
  2. 調節脾胃,增進食慾:陳皮具有健脾開胃之效,可以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者,陳皮可以起到調理脾胃的作用,進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幫助肺部恢復健康。

清肺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潤肺: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潤燥止咳之效。清肺湯常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當歸的補血潤肺功效可緩解肺部燥熱,滋養肺陰,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咳嗽症狀。
  2. 調和藥性: 清肺湯中其他藥材如黃芩、知母等性寒,容易傷陰耗血。當歸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減輕對人體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平和,更適合體質較弱者使用。

清肺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清肺湯多用於肺熱燥咳、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而生地黃能有效清除肺熱,滋潤肺燥,緩解咽喉腫痛和口乾舌燥等不適,同時也能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因肺熱引起的咯血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生地黃在清肺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有效地緩解肺熱燥咳等症狀,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清肺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苦寒之性: 清肺湯以清熱解毒爲主,方中多用苦寒藥,容易損傷脾胃。白芍性微寒,但歸肝脾經,能緩和清肺湯的苦寒之性,避免損傷脾胃,使藥效更溫和。
  2. 養血柔肝: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緩急的功效,可以緩解因肺熱引起的肝氣鬱結,從而達到養陰清肺、疏肝解鬱的功效。

綜上所述,白芍的加入不僅能調和藥性,還能增強清肺湯的療效,使其更適合治療肺熱咳嗽、口乾咽燥等症。

清肺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寒,入肺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等症狀,黃芩能有效清熱化痰,使肺氣通暢。
  2. 止咳平喘: 黃芩不僅能清熱化痰,還能抑制氣道平滑肌收縮,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黃芩能起到緩解作用,使呼吸通暢。

因此,黃芩在清肺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燥濕、止咳平喘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肺熱咳嗽的重要藥材。

清肺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之效。肺燥津傷、咳嗽乾咳、痰少黏稠,或熱病傷津,口渴咽乾等症,天門冬能有效緩解。
  2. 清熱解毒: 天門冬還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清肺熱、解毒邪,對於因肺熱所致的咳嗽痰黃、咽喉腫痛等症,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清肺湯中加入天門冬,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的目的,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病症。

清肺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梔子性寒,味苦,入肺、胃、三焦經,可清解肺熱,尤其擅長治療肺熱壅盛所致的咳嗽、咯痰黃稠、咽喉腫痛、口渴、尿赤等症狀。

此外,梔子還有涼血解毒之功,可緩解肺熱引起的皮膚發紅、瘡瘍、濕疹等病症。因此,在清肺湯中加入梔子,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更有效地治療肺熱所致的各種病症。

清肺湯中加入紫菀,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一、清肺化痰: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紫菀能有效清熱化痰,使痰液易於排出。

二、潤肺止咳:紫菀同時具有潤肺止咳之功,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燥咳嗽。對於久咳不愈、肺虛咳嗽等症,紫菀可起到潤肺止咳、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因此,清肺湯中加入紫菀,可發揮其清肺化痰、潤肺止咳的雙重功效,有助於緩解肺熱咳嗽、痰多粘稠、肺燥咳嗽等症狀,達到清肺止咳的效果。

清肺湯作為傳統中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等症狀的方劑之一,其組成成分經過精心挑選,旨在達到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在該方劑的配方中,包含了阿膠這一成分。阿膠是一種由驢皮熬製而成的中藥材料,性質平和,味甘,歸肝、肺、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肺止咳的作用。在清肺湯中加入阿膠,主要是因為它能夠滋潤肺部,對因肺燥引起的乾咳無痰或少痰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阿膠還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因虛弱而導致的久咳不癒亦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在清肺湯的整體配方中,阿膠與其他具有清熱解毒、宣肺化痰作用的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著調節肺部功能、改善呼吸道疾病的功效。因此,阿膠在清肺湯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理念,既考慮到了症狀的表象,也兼顧了人體整體的健康狀況。

清肺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清肺湯多以苦寒藥材為主,甘草性甘溫,能緩解苦寒藥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傷脾胃,達到藥性調和,增強療效。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止咳、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等功效,可以增強清肺湯的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此外,甘草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吸收和利用,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清肺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胃,助藥力行: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則藥力難以發揮。大棗可補益脾胃,增強其運化功能,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達到清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
  2. 和緩藥性,減少副作用: 清肺湯中多含辛涼之品,如杏仁、桑葉等,若單味使用,易傷脾胃,導致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大棗性溫和,可中和藥性,保護脾胃,減少不良反應,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肺湯」主要用於治療因內傷積熱引起的咳嗽,尤其是咳出帶血的痰。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肺部熱毒導致的。清肺湯透過多種中藥材的共同作用,達到清肺、化痰、止咳的目的。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安神助眠、補氣養血等功效,適合於治療因肺熱引起的咳嗽、喉嚨痛。

白芍,味苦、酸,性平,歸肝、脾經。白芍能夠補血養肝,平肝息風,對於肺熱引起的頭暈、眩暈有幫助。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陳皮具有理氣行氣、化痰、止咳等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當歸能夠補血活血,對於咳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阿膠,性平,味甘,歸肺、肝、腎經。阿膠具有滋陰補血、止血等功效,對於肺熱引起的咳血有幫助。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腎經。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強脾益氣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有幫助。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大腸、胃、膽經。黃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痛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有幫助。

桑白皮,性寒,味甘,歸肺經。桑白皮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咳血有幫助。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血有幫助。

天門冬,性寒,味甘,歸肺、腎經。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咳血有幫助。

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肝、脾、胃、大腸經。梔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血有幫助。

紫菀,性溫,味苦,辛,歸肺、脾經。紫菀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有幫助。

這些中藥材在「清肺湯」中的組合,能有效地治療因內傷積熱引起的咳嗽、咳血等症狀。通過補氣養血、清熱解毒、止咳化痰,這個方劑對於維護肺部健康和改善呼吸系統功能有顯著效果。

傳統服藥法


桔梗(去蘆)7分,片芩7分,貝母7分,防風(去蘆)4分,炙甘草4分,知母7分。
上以水1鐘,煎至5分,加蘇子(搗碎)5分,再煎溫服。
麻黃1錢5分,麥冬2錢,桔梗2錢,知母1錢,荊芥1錢,花粉1錢,訶子8分,杏仁14粒,石菖蒲8分。
上水煎,加生薑汁、竹瀝各數匙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清肺湯性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服用清肺湯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氣喘痤瘡心內膜炎高血脂百日咳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麻疹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嘔吐皮疹紅疹感冒多痰呼吸氣短言語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肺湯, 出處:《金鑑》卷四十一。 組成:麥冬、天冬、知母、貝母、甘草、橘紅、黃芩、桑皮。 主治:肺燥熱咳嗽。

清肺湯,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三。 組成:桔梗(去蘆)7分,片芩7分,貝母7分,防風(去蘆)4分,炙甘草4分,知母7分。 主治:斑疹咳嗽甚者。

清肺湯, 出處:《採艾編翼》卷二。 組成:桑白皮、雪梨皮、陳米、白茯、陳皮、當歸、生地、白芍、黃芩、天冬、梔子、紫菀、阿膠各等分,甘草減半,烏海1個,大棗2枚。 主治:內傷積熱,咳嗽,先見痰後見血。

清肺湯, 出處:《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組成:酒炒花粉5分,麥冬(去心)5分,天冬(酒蒸)5分,甘草5分,桔梗5分,當歸(酒洗)5分,生白芍(酒浸)4分,黃芩(酒炒)4分,丹皮(酒洗)4分,知母(蜜炒)4分。 主治:痘毒上衝,鼻中衄血。

清肺湯,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黃芩(去朽心)1錢半,桔梗(去蘆)1錢,茯苓(去皮)1錢,陳皮(去白)1錢,貝母(去心)1錢,桑白皮1錢,當歸7分,天門冬(去心)7分,山梔7分,杏仁(去皮尖)7分,麥門冬(去心)7分,五味子7粒,甘草3分。 主治:一切咳嗽,上焦痰盛。

清肺湯,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片黃芩1錢,山梔子8分,枳實8分,桑白皮8分,陳皮8分,白茯苓(去皮)8分,杏仁(去皮尖)8分,蘇子8分,麥門冬(去心)8分,貝母(去心)8分,沉香(磨水)5分,辰砂(研末,2味臨服調入)5分。 主治:火喘,乍進乍退,得食則減,止食則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