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榮湯

BU R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四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肺經 21%
脾經 18%
肝經 15%
胃經 10%
腎經 7%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補榮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補榮湯常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症狀,而當歸補血養血的功效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起到改善作用。

2. 促進血液循環: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通,有利於營養物質的輸送和代謝廢物的排出。補榮湯中加入當歸,除了補血之外,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整體身體狀態。

補榮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血虛症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可緩解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症狀。補榮湯常用於治療血虛證,而白芍可補益氣血,改善血虛導致的症狀。
  2. 柔肝止痛: 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疼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補榮湯中加入白芍,可起到柔肝止痛的作用,緩解因肝氣不舒而導致的各種不適。

補榮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養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補榮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證,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口乾舌燥、四肢乏力等,而生地黃恰能滋陰養血,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血虛症狀。
  2. 清熱解毒: 生地黃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因血虛引起的熱毒症狀。補榮湯中常搭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丹皮、赤芍等,共同發揮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

補榮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滋陰補血之效,能改善因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與補榮湯滋陰養血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填精益髓: 熟地黃能填精益髓,補腎陰,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健忘等症狀,提升身體元氣,增強體質,達到補榮固本的效果。

補榮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補榮湯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體虛乏力等症,茯苓能健脾利濕,消除水濕痰濁,從而改善心神不安,達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補榮湯中包含多種藥材,茯苓與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白芍等配合使用,能夠相互協同,發揮更佳的療效。茯苓能協助黃芪健脾益氣,與當歸、白芍共同滋陰養血,更有效地改善氣血不足,達到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的效果。

補榮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性寒,味苦,歸肺、胃、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在補榮湯中,梔子可有效緩解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並輔助其他藥材清熱解毒,促進機體恢復。

2. 緩解肝火上炎,保護肝臟: 梔子能清肝火,降肝氣,對於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同時,梔子能保護肝臟,減輕肝臟負擔,促進肝功能恢復。

補榮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補榮湯多用於治療肺陰不足、虛熱燥咳、津液虧損等症狀,而麥門冬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熱,並改善津液不足的狀況,使肺部得到滋潤,進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2. 益氣生津:麥門冬還具有益氣生津的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氣陰兩虛,進一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身體恢復。

補榮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是為了其理氣健脾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性溫而不燥,能理氣降逆,燥濕化痰,健脾和胃。

在補榮湯中,陳皮可以幫助理氣化痰,促進脾胃運化,進而增強補益的效果。同時,陳皮還可以緩解因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補榮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的功效。補榮湯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人參可補益氣血,改善面色,增強體力。
  2. 扶正固本: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補榮湯常用於治療虛弱體質、易感風寒等症,人參可以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

補榮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偏激的作用。補榮湯中可能包含其他藥材,甘草可以幫助協調各藥材的功效,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或偏寒,使藥效更加平和有效。
  2. 增強補益效果: 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可以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加入甘草可以增強補榮湯的整體補益功效,使補益效果更加明顯。

因此,甘草在補榮湯中的加入,不僅可以調和藥性,還可以增強補益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補榮湯中加入烏梅,主要考量其收斂固澀及生津止渴的功效。

烏梅味酸、澀,入肺、肝、脾經,具有收斂固澀、生津止渴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烏梅,可收斂肺氣,固護津液,防止汗液過度流失,從而達到補益氣血、滋陰潤燥的效果。

此外,烏梅還能生津止渴,緩解氣血不足導致的口乾舌燥,進一步增強補益氣血的功效,使補益效果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補榮湯:滋補氣血、止血化瘀的中藥方劑

補榮湯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由當歸、白芍、生地黃、熟地黃、茯苓、梔子、麥門冬、陳皮、人參、甘草、烏梅等藥材組成。具有益氣健脾、養血化瘀、止血、消癥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狀,包括吐血、衄血、咯血、咳血、唾血等。

補榮湯的組成及功效介紹:

  1.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血虛萎黃、面色蒼白、四肢麻木等症狀。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3.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4.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5.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6.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其止血功效主要基於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與其他止血中藥同用。梔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熱證,如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梔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梔子苷和梔子酸,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達到治療效果。

  7.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8.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9.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10.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11.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固澀收斂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有助於治療腹瀉和便祕;驅蟲殺蟲是指烏梅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常被用於蛔厥腹痛和嘔吐的治療;生津止渴是指烏梅有生津解渴的功效,可改善口渴煩躁的症狀;止咳平喘是指烏梅有斂肺止咳的功效,可治療咳嗽、哮喘等症狀;止血是指烏梅有止血功效,可治療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止瀉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減少腸道運動,有助於治療腹瀉;止嘔是指烏梅能止嘔,可緩解口乾舌燥、喉嚨痛等症狀,亦可減少嘔吐。

總結:

補榮湯是一種具有益氣健脾、養血化瘀、止血、消癥作用的中藥方劑。常被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狀,包括吐血、衄血、咯血、咳血、唾血等。其組成藥材均具有補氣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癥止血等功效,相互配合,可以起到滋補氣血、止血化瘀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芍藥、生地、熟地、茯苓(去皮)、梔子、麥門冬(去心)、陳皮各等分,人參減半,甘草減半,烏梅1個。
上銼一劑。
加大棗2枚,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吐血、衄血、咯、咳血、唾血等出血症狀,但如果出血量較大,應及時就醫。
  • 本方有補血止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 本方不宜與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等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咳血胃腸出血暈眩咳嗽多痰眼睛模糊牙齦出血腹內有腫塊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補榮湯,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當歸、芍藥、生地、熟地、茯苓(去皮)、梔子、麥門冬(去心)、陳皮各等分,人參減半,甘草減半,烏梅1個。 主治:吐血,衄血,咯、咳血,唾血。

補榮湯,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天門冬1錢5分,人參1錢5分,麥門冬1錢5分,五味子1錢5分,沙參1錢5分,棗仁1錢5分,遠志1錢5分,地骨皮1錢,生地1錢,當歸1錢,柏子仁1錢,茯神1錢。 主治:五臟俱虛,思慮過度,傷精損血,頭眩目昏,睡卧不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