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竹瀝飲

REN CAN ZHU LI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三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20%
心經 16%
肝經 13%
胃經 12%
腎經 8%
大腸經 3%
膽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益氣: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竹瀝則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咽化痰的功效。二者相合,一補一清,相輔相成,既能補益氣血,又能清熱解毒,對於氣虛津虧、熱病傷津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調和藥性:竹瀝性寒,若單獨使用,容易寒涼傷胃。人參性溫,可以溫補脾胃,起到中和竹瀝寒性的作用,避免其過於寒涼,使藥性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人參補益: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人參性溫,補氣益血,但單用人參補氣過於偏燥,容易引起燥熱之弊。白朮可與人參相配,健脾和胃,助人參補益,避免燥熱之弊,使補氣效果更佳。
  2. 燥濕止瀉,防止竹瀝生冷: 竹瀝性寒,味甘,入肺經,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但同時也容易引起脾胃虛寒,導致腹瀉。白朮能燥濕止瀉,與竹瀝相配,既能發揮竹瀝的清熱解毒之功效,又能防止竹瀝寒涼傷脾,避免腹瀉。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茯苓,主要是為了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人參竹瀝飲以人參、竹瀝為主,補氣生津,但若脾胃虛弱,濕氣較重,則難以吸收藥力,且易導致氣機鬱滯。

茯苓的加入,既能健脾胃,促進藥物吸收,又能利濕化濁,使氣機通暢,進一步提升藥效。同時,茯苓還能與人參相配,起到「甘補脾胃,淡滲利濕」的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為補血要藥,性溫,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人參竹瀝飲以滋陰潤燥為主,加入當歸可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同時可改善因陰虛所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等症狀。
  2. 和中調氣: 當歸亦有和中調氣的作用,能促進腸胃消化吸收,有助於人參竹瀝飲更好地發揮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效果。

總而言之,當歸在人參竹瀝飲中起著補血活血、和中調氣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清熱,涼血止渴: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效。人參竹瀝飲以人參補氣、竹瀝清熱利咽為主,加入生地黃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同時滋陰潤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2. 配伍相宜,協調藥性:人參性溫,竹瀝性寒,生地黃性寒,三者配伍,寒熱相濟,既能補氣生津,又能清熱解毒,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燥熱傷陰或寒涼傷陽。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原因有二:

  1. 安神定志:酸棗仁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配合人參補氣養血,竹瀝清熱生津,共同調理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達到安定心神、改善睡眠品質的效果。
  2. 滋陰潤燥:酸棗仁可滋養心陰,緩解燥熱引起的失眠症狀。竹瀝則清熱生津,滋陰潤燥,與酸棗仁相輔相成,共同緩解心陰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口渴、心煩、失眠等症狀。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之效。與人參補氣養陰、生津止渴的功效相輔相成,可以協調陰陽,達到更好的滋陰潤肺效果。
  2. 緩解燥熱,保護津液:竹瀝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止咳化痰之效。人參補氣,但過於燥熱,麥門冬則可以緩解人參的燥熱之性,保護津液,防止出現口乾舌燥等副作用。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知母,主要是為了平衡人參的溫燥之性。

人參為大補元氣之品,性溫,易於燥熱。竹瀝則性涼,清熱解毒,能降火氣。知母亦性寒,可瀉火除熱,並能滋陰潤燥,配合竹瀝,共同起到降火除熱、滋陰潤燥的作用,防止人參溫燥之性過於強烈,避免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不適症狀。

此外,知母還能清肺熱,配合竹瀝和人參,更能有效地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人參竹瀝飲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人參竹瀝飲以人參、竹瀝滋陰潤燥,但若脾胃虛弱,難以吸收,則會影響藥效。陳皮加入可助於健脾理氣,促進人參竹瀝的吸收利用,增強滋陰潤燥之效。
  2. 和中降逆:竹瀝性寒,過量服用易傷脾胃,而陳皮具有和中降逆之效,能緩解竹瀝可能帶來的寒涼之氣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脾胃虛弱者服用。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人參燥熱之性: 人參性溫燥,長期服用可能引發燥熱、口乾舌燥等不適。白芍性涼,能緩解人參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燥熱上火。
  2. 滋陰養血,緩解心悸失眠: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能滋陰養血,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人參補氣益血,與白芍相輔相成,能有效改善氣血不足、心神不寧等症狀。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斂肺止咳:烏梅性酸斂,入肺經,具有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的功效。與人參、竹瀝等藥物合用,可以更好地緩解肺氣虛弱、咳嗽痰多等症狀。
  2. 滋陰生津:烏梅味酸甘,能生津止渴,且能滋陰降火,與人參、竹瀝一同使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作用,有利於改善因肺虛津虧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烏梅在人參竹瀝飲中起到斂肺止咳、滋陰生津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肺虛咳嗽等病症。

人參竹瀝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人參性溫,竹瀝性寒,甘草性甘平,能調和人參的溫燥之性,避免燥熱傷陰,亦能緩解竹瀝的寒涼之性,使其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之功效,與人參、竹瀝合用,可增強補氣潤肺、清熱生津之效,更能達到治療肺虛燥咳、口渴咽乾、氣虛乏力等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人參竹瀝飲」主要成分有: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黃、酸棗仁、麥門冬、知母、陳皮、白芍、烏梅、甘草。

人參具有補氣、安神益智、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等功效。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等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抗菌等功效。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等功效。烏梅具有固澀收斂、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人參竹瀝飲」具有補氣養陰、清熱潤肺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虛弱、疲倦、汗水多、痰液增多、舌大、說話含混不清、脈搏虛弱等症狀。此方藥組成中,人參補氣、生津;白芍補血、清熱;酸棗仁鎮靜、安神;白朮補氣、健脾;當歸補血、活血;生地黃滋陰、涼血;知母清熱、瀉火;烏梅固澀、止汗;麥門冬養陰、潤肺;陳皮理氣、化痰。各藥合用,補氣養 âm, 清熱潤肺,適用於氣陰兩虛,肺陰不足,體虛多汗,舌大,語言不明,脈虛等症狀。

中藥方劑「人參竹瀝飲」具有補氣養陰,清熱潤肺的功效,適用於虛弱、疲倦、汗水多、痰液增多、舌大、說話含混不清、脈搏虛弱等症狀。此方藥組成中,人參補氣、生津;白芍補血、清熱;酸棗仁鎮靜、安神;白朮補氣、健脾;當歸補血、活血;生地黃滋陰、涼血;知母清熱、瀉火;烏梅固澀、止汗;麥門冬養陰、潤肺;陳皮理氣、化痰。各藥合用,補氣養 âm, 清熱潤肺,適用於氣陰兩虛,肺陰不足,體虛多汗,舌大,語言不明,脈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瘧疾癲狂狂躁高血脂膽囊炎猩紅熱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竹瀝飲,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吉林參1錢半,淡竹瀝2瓢。 主治:傷寒發狂,熱結胸,口噤不能言,陽毒狂言不得汗,溫熱病狂妄不得汗,熱毒壅閉,精神將竭者。

人參竹瀝飲, 出處:《回春》卷三。 組成:人參(去蘆)1錢,白朮(去蘆)1錢,茯苓(去皮)1錢,當歸1錢,生地黃1錢,酸棗仁(炒)1錢,麥門冬(去心)1錢,知母1錢,陳皮1錢,芍藥1錢,烏梅1個,甘草3分。 主治:虛瘧昏倦,汗多痰盛,舌大,語言混雜不清,脈虛大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