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養神湯

YI QI YANG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二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20%
心經 16%
胃經 15%
肝經 11%
腎經 5%
三焦經 2%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補氣益血、安神定志之功效。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能補脾益氣,生津止渴,安神定志,尤其適合氣虛體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蒼白者。

在益氣養神湯中,人參與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麥冬等相配伍,可協同作用,增強補氣養血、安神定志之效,達到治療氣血不足、心神不寧等症的功效。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當歸可以起到補血養血、改善氣色、安神定志的作用。
  2. 活血化瘀:當歸不僅補血,還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經絡不通等症狀,當歸可以起到活血通絡、舒筋止痛的作用。

綜上,當歸在益氣養神湯中起到補血養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心神不寧等症狀,達到益氣養神之功效。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養血柔肝,緩解神經衰弱: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鎮靜安神之效。對於神經衰弱、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白芍能起到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起到益氣養神之效。
  2. 緩解氣虛乏力,提升藥效:白芍具有收斂止痛的功效,能緩解氣虛引起的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白芍還能起到緩解其他藥材燥性,協調藥性,提高藥效的作用。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瀉火之功效。益氣養神湯通常用於氣虛陰虧、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而知母可以清瀉虛熱,滋養陰液,緩解心煩失眠,並促進津液生成,改善口乾舌燥。
  2. 配伍協調: 知母與益氣養神湯中其他藥材,如人參、黃芪、麥冬等,具有協同作用。知母的滋陰降火,可以平衡人參、黃芪等藥材的補氣作用,避免補氣過度而導致陰虛火旺。同時,知母還能與麥冬、生地等藥材共同滋養陰液,增強補氣效果,達到益氣養神之效。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源於其滋陰生津之功效。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能潤肺止咳,養陰生津,清心除煩。其滋陰潤肺之效,可緩解因氣虛津傷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乾癢、咳嗽氣促等症狀,達到益氣養神之目的。同時,麥門冬清心除煩的功效,能安神定志,改善因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等問題,進一步增強益氣養神的效果。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梔子」是為了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其清熱瀉火之性可緩解因心火亢盛導致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梔子也能涼血解毒,對於因熱毒壅盛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益氣養神湯」中加入梔子,可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瀉火、養心安神之效,進而改善因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所導致的氣虛乏力等問題。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助益氣血生成: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它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加氣血生成,進而補充氣虛所致的乏力、倦怠、神疲等症狀。
  2. 和胃降逆,改善氣機運行不暢:陳皮能理氣化痰,降逆止嘔,對於氣機不暢導致的胸悶、心悸、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加入陳皮可使方劑的功效更加全面,提升療效。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它能調和方劑中其他藥物的性質,使其藥力發揮更為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補脾益氣,安神養心: 甘草入脾、肺、心經,具有補脾益氣、安神養心的作用。它能補充脾氣不足,提高機體免疫力,緩解神經衰弱,改善睡眠品質,進而達到益氣養神的效果。

益氣養神湯中包含升麻,主要是因為升麻具有 升陽舉陷 的功效,能提振氣血,改善氣虛乏力 的症狀。

氣虛乏力是益氣養神湯所針對的病症之一,而升麻能夠升發陽氣,鼓舞脾胃,從而促進氣血生化,改善氣虛所致的乏力、疲倦、食慾不振等問題。

此外,升麻亦能 疏散風邪,清熱解毒,對於氣虛伴隨外感風邪或熱毒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益氣養神湯中包含前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降逆止嘔: 前胡味辛性微寒,入肺、肝經,具有疏散肝氣、降逆止嘔的作用。此方中,前胡能幫助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並可抑制胃氣上逆導致的嘔吐。
  2. 輔助益氣養神: 前胡的疏肝解鬱功效,可輔助方中其他藥材如黨參、黃芪等益氣補血的功效,使益氣養神的作用更加完善,達到心神安定、氣血充足的效果。

益氣養神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其能滲濕健脾,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氣血生化,達到益氣養神的目的。
  2. 寧心安神:茯苓可化解心火,寧心安神,改善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狀。對於因脾虛氣弱導致的心神不寧,茯苓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益氣養神、安定心神的效果。

主治功效


益氣養神湯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3.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4.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5.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6. 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7. 前胡: 傳統中藥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8.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9. 升麻: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10.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11. 梔子: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總結:

中藥方劑「益氣養神湯」,主要成分是:人參、當歸、白芍、知母、麥門冬、梔子、陳皮、甘草、升麻、前胡、茯苓,主治功效是:在傷寒病剛剛痊癒,便開始從事勞動和應酬,或者多說話、費神,而使病情稍微復發,出現發熱的症狀,中醫稱之為「勞復」。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當歸1錢,白芍(酒炒)1錢,知母(去毛)1錢,麥門冬(去心)1錢,梔子(炒)1錢,陳皮5分,生甘草3分,升麻3分,前胡7分,白茯苓(去皮)7分。
上銼一劑。
加大棗1個,水煎,食遠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勞復證,症見發熱、口渴、心煩、失眠等。孕婦及有濕熱症狀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益氣養神湯,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人參1錢,當歸1錢,白芍(酒炒)1錢,知母(去毛)1錢,麥門冬(去心)1錢,梔子(炒)1錢,陳皮5分,生甘草3分,升麻3分,前胡7分,白茯苓(去皮)7分。 主治:傷寒新癒,方起勞動應事,或多言勞神而微復動熱者,曰勞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