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參苓建中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 人參為補氣藥,能益氣生津,補脾益肺,可改善脾胃虛弱、氣虛乏力等症狀。參苓建中湯以人參為主藥,搭配茯苓、白朮等健脾藥,共同達到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作用,針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患者,有明顯的療效。
- 扶正祛邪: 人參有扶正固本之效,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參苓建中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血不足、容易感冒等患者,人參的作用可以增強患者自身抵抗力,使之不易受到外邪侵害。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腎經。其入脾可健脾利濕,助補中氣,緩解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同時,茯苓入腎,可利水滲濕,消除水腫,改善因脾虛濕困所致的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問題。
因此,參苓建中湯中加入茯苓,可協同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補脾益氣、健脾利濕的作用,全面改善脾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益氣,調和脾胃: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潤燥、補脾益氣等功效。參苓建中湯旨在健脾益氣,補中益氣,而當歸能補血益氣,並能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
- 和中緩急,滋養血脈:參苓建中湯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腹痛便溏等症。當歸能和中緩急,滋養血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腹痛,進一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兩個原因:
- 緩解脾胃氣虛,固攝中氣: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調經止血之功效。對於脾胃氣虛所致的脘腹疼痛、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白芍能起到緩解作用,並能固攝中氣,防止氣虛下陷。
- 協調藥性,增強補益效果: 白芍與參苓建中湯中其他藥材如人參、茯苓、甘草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脾健胃、益氣養血的作用。白芍的酸味能收斂脾胃之氣,防止補益藥物過於燥熱,有助於藥效的持久穩定。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是為了其溫中散寒、補氣活血之效。
- 溫中散寒: 參苓建中湯以健脾胃、補氣血為主,而脾胃虛寒者易感寒邪,肉桂溫熱脾胃,散寒止痛,有助於提升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
- 補氣活血: 肉桂能溫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對於脾胃虛寒導致氣血不足者,能起到補氣活血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脾胃功能,改善體質。
因此,肉桂的加入,在參苓建中湯中發揮著溫中散寒、補氣活血的功效,使藥效更完整,治療效果更顯著。
參苓建中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參苓建中湯中包含多味藥材,甘草可以協調各藥材的功效,避免藥性相沖,使藥效更加平衡。
二、 補脾益氣: 甘草性平,入脾經,具補脾益氣、和中緩急之效。參苓建中湯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甘草的補脾益氣作用,可以增強藥效,使脾胃功能得到改善,氣血得以充盈。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和胃止嘔:前胡味辛、性微寒,入肺、肝經,具有疏散肝氣、解鬱止嘔之功效。該方以健脾益氣爲主,但脾胃虛弱常伴有肝氣鬱滯,影響脾胃運化。前胡能疏肝解鬱,使肝氣疏泄,從而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 止咳化痰,利氣降逆:前胡還能宣肺止咳,化痰利氣,尤其對脾胃虛弱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效。參苓建中湯中加入前胡,不僅可以健脾益氣,還能兼顧止咳化痰,利氣降逆,提升整體療效。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止瀉: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能溫陽散寒,祛風止痛。參苓建中湯主治脾胃虛寒,腹痛泄瀉,細辛加入能溫暖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止瀉止痛,增強補中益氣之效。
- 增強補氣作用:細辛味辛,可宣通氣機,與人參、白朮等補氣藥物配伍,可使補氣之力更強,氣血通暢,更能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各種症狀。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生津: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的功效。參苓建中湯以補脾胃為主,但脾胃虛弱常伴隨氣陰不足,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麥門冬能滋養陰液,緩解這些不適。
- 合參苓補脾益氣:參苓建中湯以人參、茯苓補脾益氣,但人參偏於溫燥,易傷陰,加入麥門冬可以滋陰潤燥,平衡藥性,使補而不燥,更利於脾胃的恢復。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參苓建中湯補中益氣,但脾胃虛弱者易生痰濕,陳皮加入可理氣健脾,助脾運化,避免藥物滋膩生痰。
- 調和藥性: 參苓建中湯中含有多種滋補藥材,如人參、茯苓、白朮等,易造成藥性偏溫燥。陳皮性溫,加入可調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使藥效更平和穏定,更適合脾胃虛弱者服用。
參苓建中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原因在於其燥濕化痰的作用。此方旨在健脾益氣、燥濕止瀉,而半夏能化解脾胃濕痰,有助於提升脾胃運化能力,進而改善腹瀉、腹脹等症狀。
此外,半夏還有止嘔的功效,可以抑制因脾胃濕痰引起的嘔吐,進一步提升療效。因此,半夏在參苓建中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參苓建中湯」
組成
人參
性味甘平,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生津止渴、益智安神、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前胡
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細辛
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麥門冬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主治功效
身體虛弱,經常潮熱,並伴有自汗、食慾不振、膝蓋無力、骨節疼痛。
總結
「參苓建中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由人參、茯苓、當歸、白芍、肉桂、甘草、前胡、細辛、麥門冬、陳皮、半夏等藥材組成,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養陰清熱的功效,常 применяетс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слабости тела, часто сопровождающейся приливами жара, ночным потоотделением, потерей аппетита, слабостью в коленях и болями в суставах.
傳統服藥法
人參、茯苓、當歸、白芍、肉桂、甘草、前胡、細辛、麥冬、陳皮、半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補作用,體質虛弱、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參苓建中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八。 組成:人參、茯苓、當歸、白芍、肉桂、甘草、前胡、細辛、麥冬、陳皮、半夏。 主治:虛勞往來潮熱,兼自汗,食少,膝軟,骨節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