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樂令黃耆湯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方中以黃耆為君藥,可補脾益氣,改善脾胃虛弱,提高機體免疫力,達到治療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症狀。
- 扶正祛邪: 藥方中加入黃耆,不僅能補益正氣,更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抵禦外邪入侵。對於氣虛之人,黃耆可增強體質,改善體虛、易感等問題,達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脾: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健脾益肺之功效。黃耆亦為補氣要藥,與人參相配,能加強補氣益脾之效,使氣血充足,改善脾胃虛弱、乏力疲倦等症狀。
- 扶正固本:樂令黃耆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人參作為補氣益氣之要藥,能扶正固本,增強人體正氣,抵抗外邪侵襲,進一步提高療效。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理氣健脾: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方中黃耆補氣,但若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則難以健脾益氣。橘皮加入,可助黃耆健脾益氣,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
- 調和藥性:黃耆性溫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燥熱。橘皮性溫,味辛,能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可緩解黃耆的燥熱之性,使藥性平和,減少副作用。
樂令黃耆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以黃耆補氣,當歸補血,兩者相配,可起到氣血雙補的效果,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偏燥,而當歸性溫,偏潤,兩者相配,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黃耆過於燥烈的作用。
樂令黃耆湯以黃耆為主藥,當歸為輔藥,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氣活血、調和氣血的作用。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散寒邪,助陽氣: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肺散寒、通鼻竅、止咳的功效。樂令黃耆湯主要針對脾腎陽虛、寒凝氣滯所致的諸症,細辛的溫散作用可助黃耆、黨參等溫補之品溫陽健脾,驅散寒邪,使陽氣得升,恢復脾腎功能。
- 配合黃耆,增強補益: 細辛與黃耆搭配使用,能增強黃耆的補氣功效。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作用,但其補益作用偏於溫補,細辛的溫散作用可助黃耆溫補陽氣,提高補氣效果,使補益作用更為全面。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前胡,主要考量其疏風解表與清熱化痰的功效。
前胡性味辛溫,入肺經,擅長散寒解表,可有效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此外,前胡亦具清熱化痰之效,能化解痰濁,有利於改善呼吸道症狀。
樂令黃耆湯以黃耆補氣固表為主,而前胡則輔助疏風散寒,使補氣之效更顯著,同時又可清熱化痰,有助於緩解因風寒所致的痰濁壅塞,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黃耆燥熱之性: 黃耆性溫燥,長期服用易傷陰津,導致口乾舌燥、便祕等。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解燥熱的作用,可與黃耆相配,緩解其燥熱之性,避免損傷陰津。
2. 補氣養血,調和營衛: 黃耆補氣,白芍養血,二者相合,可補氣養血,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改善氣虛血弱、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燥,長期服用易燥熱傷陰。甘草性甘平,能緩解黃耆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傷陰。
- 增強藥效: 甘草能調和諸藥,增強黃耆的補氣健脾作用,使其補益效果更顯著。同時,甘草還有解毒作用,能減輕黃耆可能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安全性。
總之,甘草在樂令黃耆湯中起著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使藥效更加穩定和安全。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黃耆性溫,補氣固表,容易造成脾胃濕熱。茯苓可與黃耆相配,既能補氣,又能健脾利濕,避免藥性過於燥熱。
- 利水滲濕:樂令黃耆湯用於治療氣虛水腫,而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水腫消退。其利水滲濕的作用,能幫助水液代謝,減輕體內水濕積聚,進而改善水腫症狀。
樂令黃耆湯方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肺,清熱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之效。樂令黃耆湯以黃芪補氣為主,而麥門冬則可平衡黃芪的燥性,防止補氣過度而傷陰,並潤肺生津,避免燥熱傷肺。
- 緩解黃芪燥性,防止氣虛轉為陰虛:黃芪補氣之力強,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氣虛轉為陰虛,出現口乾舌燥、五心煩熱等症狀。麥門冬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黃芪的燥性,防止氣虛轉為陰虛,保持氣陰平衡。
因此,樂令黃耆湯中加入麥門冬,可謂是補氣滋陰,相得益彰。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吐的功效。黃耆補氣力雖強,但性偏溫和,若患者脾胃虛寒,服用黃耆湯易產生寒涼之感,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生薑的加入,可溫暖脾胃,促進藥物吸收,防止寒邪入侵。
- 解毒止痛: 生薑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可緩解黃耆湯中某些藥材的毒性,減輕患者服用後的副作用。例如,黃耆湯中可能含有某些刺激性藥材,生薑可以減輕其對胃腸道的刺激。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半夏,可以協助黃耆益氣健脾,同時化解脾胃濕濁,防止濕邪阻礙氣機,進一步增強補氣效果。
- 調和藥性:黃耆性溫,補氣過於猛烈,容易引起燥熱。半夏性溫,能中和黃耆的燥性,避免補氣過度,使藥性更加平和,防止藥物副作用。
總而言之,半夏在樂令黃耆湯中起著重要的輔佐作用,既能化解濕濁,又可調和藥性,使得補氣效果更加顯著,藥效更加安全。
樂令黃耆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燥,長期服用易傷陰,大棗甘溫,能緩解黃耆的燥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傷陰耗氣,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 補益脾胃: 大棗味甘性溫,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能促進脾胃運化,提高機體的吸收利用率,進而增強黃耆的補氣功效,使補益效果更佳。
總之,大棗在樂令黃耆湯中起著調和藥性、補益脾胃的重要作用,使其補氣功效更顯著,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樂令黃耆湯
樂令黃耆湯是中醫方劑的一種,具有補氣、益氣、固表、化痰、止咳、利水、消腫、止瀉、止痛等功效。常臨牀用於治療各種虛勞疾病,如虛弱勞累、氣虛、痰濕、驚悸、盜汗、五臟六腑虛弱、風濕榮衛失調等。
樂令黃耆湯組成
樂令黃耆湯由以下藥材組成:
- 黃耆:補氣固表、益氣生血、利水消腫。
- 人參:補氣益氣、健脾益肺、安神益智。
- 橘皮:理氣化痰、健脾胃、燥濕化痰。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血凝。
- 細辛: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肺化痰。
- 前胡: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散風熱。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
- 大棗: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
藥材功效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
- **大棗:**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等。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
主治功效
- 虛弱勞累、氣虛,胸口和內心感覺痰濕、寒冷,時常驚嚇、警惕,心中悸動,手腳冰涼,身體經常出汗,五臟六腑虛弱損傷,腸鳴,風濕榮衛失調、導致百病叢生;
- 又能治療風寒引起的急症;
- 嶺南地區的瘴毒,導致發燒煩躁,引發口渴,大便不通暢,小便赤熱、澀痛,或者胡言亂語、內熱,神志昏迷、失去知覺。
樂令黃耆湯是一款中藥方劑,具有補氣、益氣、固表、化痰、止咳、利水、消腫、止瀉、止痛等功效。常臨牀用於治療各種虛勞疾病,如虛弱勞累、氣虛、痰濕、驚悸、盜汗、五臟六腑虛弱、風濕榮衛失調等。
傳統服藥法
黃耆2兩, 當歸3兩, 烏頭3兩(炮,去皮尖,4片,入蜜炙之,令黃色), 桂心3兩, 生薑4兩, 蜀椒2兩(汗), 人參2兩, 芍藥2兩, 大棗20枚(擘), 茯苓2兩, 遠志2兩(去心), 半夏4兩(洗)。
補諸不足。
上切。
以水1鬥5升,煮取4升,分服8合,日3夜再。
忌生蔥、羊肉、餳、豬肉、冷水、大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溫肺化痰、利水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溫燥作用,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 本方含有生薑、半夏等中藥,有一定的刺激性,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樂令黃耆湯, 出處:《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 組成:黃耆2兩,當歸3兩,烏頭3兩(炮,去皮尖,4片,入蜜炙之,令黃色),桂心3兩,生薑4兩,蜀椒2兩(汗),人參2兩,芍藥2兩,大棗20枚(擘),茯苓2兩,遠志2兩(去心),半夏4兩(洗)。 主治:補諸不足。主治:虛勞少氣,胸心痰冷,時驚惕,心中悸動,手足逆冷,體常自汗,五臟六腑虛損,腸鳴風濕,榮衛不調百病。又治風裏急。
樂令黃耆湯,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黃耆1兩,人參1兩,橘皮1兩,當歸1兩,桂心細辛1兩,前胡1兩,芍藥1兩,甘草1兩,茯苓1兩,麥門冬1兩,生薑5兩,半夏2兩半,大棗20枚。 主治:補諸不足,退虛熱,生氣血。主治:虛勞少氣,胸心痰冷,時驚惕,心中悸動,手腳逆冷,體常自汗,五臟六腑虛損,腸鳴,風濕榮衛不調百病;又治風裏急;嶺南瘴毒,發熱煩躁,引飲,大便不通,小便赤澀,或狂言內熱,神昏不省人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