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芥子散中包含白芥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通散寒: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溫肺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肺經導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白芥子能溫散寒邪,使肺氣宣通,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二、活血化瘀:白芥子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對於寒凝血瘀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白芥子能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因此,白芥子在芥子散中發揮著溫散寒邪、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是治療寒邪侵襲所致的咳嗽、氣喘、肢體疼痛等症狀的重要藥物。
芥子散中加入橘紅,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咳: 橘紅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芥子散主治風寒咳嗽,而橘紅能疏散風寒,化痰止咳,與芥子、半夏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 溫肺散寒: 橘紅入肺經,能溫肺散寒,配合芥子、甘草等藥物,溫肺化痰,更有效地治療風寒咳嗽。
因此,橘紅的加入,既能理氣止咳,又能溫肺散寒,有助於提高芥子散的整體治療效果。
芥子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散結消腫之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散寒之效,可散寒止痛,對於風寒引起的疼痛效果顯著。此外,其亦有消腫散結之效,可化解瘀血,消散腫塊。
芥子散本身具有散寒止痛、化痰開竅之效,而天南星的加入,則可加強其祛風止痛、散結消腫之功效,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芥子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疏肝理氣,調和氣機:香附氣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調和氣機之功。芥子散以溫散寒邪爲主,但寒邪阻滯,氣機不暢,則散寒效果難以發揮。香附的加入,可協助疏通氣機,使寒邪得以散出,達到溫散寒邪的效果。
- 輔助溫通經絡:香附具有溫通經絡的作用,可以輔助芥子散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緩解疼痛,加速病症的康復。
芥子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芥子散主治風寒濕痺,兼有表寒裡熱證。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大腸經,可清熱瀉火,尤其善於清肺熱。因此,黃芩在芥子散中可解表寒之熱,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作用。此外,黃芩還能燥濕止瀉,有助於改善濕痺所致的關節疼痛和肢體沉重等症狀。
芥子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青黛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芥子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鼻塞、咽喉腫痛等症,青黛的加入可以輔助清熱解毒,消散風寒,緩解咽喉疼痛和頭部腫脹。
- 散瘀止痛,消腫生肌:青黛亦具散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芥子散中常與辛溫解表藥物配合使用,青黛的加入可以緩解藥物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疼痛和腫脹,加速傷口癒合。
芥子散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發散風寒,宣肺止咳: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芥子散以芥子、白芥子為君藥,辛溫散寒,宣肺通竅,與麻黃相輔相成,增強散寒止咳之力。
- 溫陽化痰,通竅止痛:麻黃亦有溫陽化痰之效,有助於祛除寒邪阻滯,改善氣道阻塞,配合芥子等藥物,可有效緩解鼻塞、頭疼等症狀。
因此,麻黃在芥子散中起到發散風寒、宣肺止咳、溫陽化痰、通竅止痛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相配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芥子散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與芥子同用,能增強其宣肺止咳之力,對於寒邪客肺、咳嗽氣喘等症狀有更佳的療效。
2. 潤燥化痰:杏仁性潤,能潤燥化痰,與芥子配合,可有效緩解痰多粘稠、不易咳出的情況,使痰液易於排出,進一步促進呼吸道的通暢。
芥子散中加入紫蘇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助發散:紫蘇梗性辛溫,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胸的功效。搭配芥子散中辛溫發散的藥物,如芥子、半夏等,可增強藥效,促進藥力宣散於外,達到更好的祛風散寒效果。
- 和胃降逆:紫蘇梗除了發散作用,還有和胃降逆的功效,能幫助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胃氣上逆、胸悶氣短等症狀。搭配芥子散中的辛溫藥物,可協調藥性,避免單純發散而傷及胃氣。
芥子散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芥子散以宣肺化痰為目的,桑白皮能輔助芥子宣肺散寒,並能利水消腫,減輕肺部水腫,進一步促進痰液排出。
- 清熱解毒:桑白皮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清肺熱、解毒消腫,對於因熱邪侵肺而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桑白皮在芥子散中發揮著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芥子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宣肺止咳之效。芥子散本身以芥子、白芥子等辛溫之品宣肺解表,加入川貝母可協同其宣肺作用,並兼顧清熱化痰,增強止咳效果。
2. 和解藥性: 芥子散中多用辛溫之品,性偏燥烈,易傷肺陰。川貝母性寒,可緩解芥子等藥物的燥熱之性,使藥力平和,避免傷陰。
芥子散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多以芥子為主,用於散寒、化痰、止痛等治療目的。在某些版本的芥子散配方中,加入了胡蘿蔔子這一味藥材,此種配伍自有其獨到之處。根據中醫理論,胡蘿蔔子性溫味甘,能入肝經和腎經,具有補肝腎、明目、強筋骨的功效。將胡蘿蔔子加入芥子散中,不僅可以增強整體方劑溫通散寒的作用,還能夠對因寒邪引起的腰膝酸軟、視力模糊等症狀產生輔助療效。此外,胡蘿蔔子亦有調節氣機、促進消化的功能,可減輕使用芥子散後可能出現的腸胃不適。總體而言,胡蘿蔔子在芥子散中的應用,既強化了原有療效,又擴展了該方劑的適應範圍,體現了中醫配伍用药的智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芥子散」,主要成分是:白芥子、橘紅、天南星、香附、黃芩、青黛、麻黃、杏仁、紫蘇梗、桑白皮、川貝母、胡蘿蔔子。
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青黛為中藥清熱解毒之要藥,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紫蘇梗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宣肺透疹、解表散寒、行氣寬中、止咳平喘、調和營衛等功效。
胡蘿蔔子性溫,味甘,歸肺、腎二經,具有補腎益精、益氣生津、健脾開胃、止咳平喘、調經止帶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芥子散」由白芥子、橘紅、天南星、香附、黃芩、青黛、麻黃、杏仁、紫蘇梗、桑白皮、川貝母、胡蘿蔔子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止咳化痰、平喘、清熱解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小兒咳嗽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芥子2兩。
上為末。
每服2-3錢,食前熱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發散,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芥子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三引《仁存方》。 組成:芥子2兩。 主治:婦人經脈不行至一年者,臍腹痛,腰腿沉重,寒熱往來。
芥子散, 出處:《方症會要》卷一。 組成:白芥子5錢,橘紅2錢5分,膽星2錢5分,香附2錢5分,枯芩2錢,青黛2錢,麻黃2錢,杏仁3錢,蘇梗1錢5分,桑皮1錢5分,貝母1錢5分,蘿蔔子3錢5分。 主治:小兒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