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小豆散
BAI PI XIAO D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腳氣治法總要》卷下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20%
心經 14%
小腸經 10%
腎經 10%
胃經 9%
肝經 3%
脾經
肺經
心經
小腸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白皮小豆散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赤小豆性平,味甘,入心、脾經,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白皮小豆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水腫等症,赤小豆的清熱利水作用,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方劑的療效。
- 增強利水效果:赤小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以及皁甙、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可以促進利尿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利水效果,加速水腫消退。
白皮小豆散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肺化痰: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宣肺止咳、化痰利水的功效。白皮小豆散中,桑白皮與其他藥材如白扁豆、杏仁等共同作用,可有效清肺熱,化解痰液,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 利水消腫:桑白皮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減少水腫。白皮小豆散所治療的病症中,如水腫、小便不利等,桑白皮的加入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白皮小豆散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效。白皮小豆散主治風寒感冒、咳嗽氣喘,紫蘇葉可助其發散風寒,緩解表證,使寒邪從體表排出。
- 行氣寬中:紫蘇葉還具有行氣寬中、和胃止嘔的作用。白皮小豆散中加入紫蘇葉,可幫助胃腸氣機流通,緩解因寒邪阻滯而引起的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白皮小豆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可以幫助小豆散溫暖脾胃,緩解寒涼藥物對脾胃的刺激,增強藥效。
- 促進藥物吸收: 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更有利於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破瘀散結劑介紹
破瘀散結劑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瘀血阻滯引起的各種疾病。破瘀散結劑的藥物來源廣泛,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
破瘀散結劑的藥物來源廣泛,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植物類藥物包括川芎、當歸、桃仁、紅花、丹參等;動物類藥物包括水蛭、虻蟲、蜈蚣等;礦物類藥物包括乳香、沒藥、血竭等。
破瘀散結劑的功效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行氣止痛等。活血化瘀是指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消腫止痛是指減輕腫脹和疼痛;行氣止痛是指疏通氣滯,緩解疼痛。
破瘀散結劑的臨牀應用非常廣泛,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婦科疾病、外科疾病等。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破瘀散結劑可用於治療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在婦科疾病中,破瘀散結劑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等;在外科疾病中,破瘀散結劑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腫瘤等。
破瘀散結劑的藥物來源廣泛,功效顯著,臨牀應用廣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藥物。但是,破瘀散結劑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血、過敏等,因此在使用時應謹遵醫囑。
傳統服藥法
赤小豆半升, 桑白皮2兩(銼), 紫蘇1握(銼), 生薑半兩。
水3升,煎至豆熟。取豆食;去滓,余汁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腹部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白皮小豆散, 出處:《腳氣治法總要》卷下。 組成:赤小豆半升,桑白皮2兩(銼),紫蘇1握(銼),生薑半兩。 主治:腳氣,小便澀,兩腳腫,氣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