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羚角鉤藤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羚羊角、鉤藤皆屬寒涼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可緩解藥性過寒,避免寒涼損傷脾胃,同時又可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效過於峻烈。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急、調和諸藥之功效,可增強羚羊角、鉤藤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效力,使藥效更加顯著,並能更好地發揮整體療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羚角鉤藤湯中扮演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角色,使藥效更加安全有效。
羚角鉤藤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肝陽上亢,平抑肝風: 羚角鉤藤湯主治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頭痛、失眠等症狀。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的功效,能平抑肝陽、熄風止痙,協同羚羊角、鉤藤等藥物共同發揮鎮靜安神、清熱解毒之效。
- 滋陰養血,緩解肝腎陰虛: 肝陽上亢往往伴隨肝腎陰虛,表現為頭昏眼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白芍具有養血滋陰的功效,能緩解肝腎陰虛,協調陰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羚角鉤藤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羚角鉤藤湯以清熱解毒、平肝潛陽為主,加入川貝母可以加強清熱化痰之效,尤其適用於熱邪上擾,痰熱壅盛,伴有咳嗽、氣喘等症狀的患者。
- 輔助鎮驚安神: 川貝母除了清熱化痰外,還有鎮驚安神之效。羚角鉤藤湯中的羚羊角、鉤藤等藥物主要用於平肝熄風、鎮驚安神,加入川貝母可以增強鎮驚安神作用,使藥效更佳,尤其適用於熱病後期神志不清、驚厥抽搐等症狀。
羚角鉤藤湯中加入茯神,主要是爲了增強其平肝潛陽、清熱安神的功效。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與羚羊角、鉤藤等藥材相配,可以增強其清熱平肝、熄風止痙的作用,從而更好地達到治療肝陽上亢、神志不安、驚厥抽搐等症狀的目的。同時,茯神還能緩解羚羊角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提高療效。
羚角鉤藤湯中的「鈎藤」是關鍵藥材,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 平肝熄風: 鈎藤性平味苦,入肝經,能平肝降逆,熄風止痙。對於因肝陽上亢、風火內動所致的頭痛、眩暈、痙攣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清熱解毒: 鈎藤亦可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內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咽痛、疹子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鈎藤在羚角鉤藤湯中起著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肝風內動、熱毒上擾的功效。
羚角鉤藤湯中加入菊花旨在清肝明目、散風熱。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肝風上擾所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菊花能夠增強方中清熱平肝的作用,對於緩解頭部不適有顯著效果。
羚角鉤藤湯中加入桑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桑葉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輔助羚角、鉤藤清熱平肝,解熱除煩,並可抑制因熱毒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症狀。
- 疏散風熱:桑葉能疏散風熱,可配合羚角、鉤藤清熱解表,消除外邪,緩解由風熱引起的頭昏腦脹、口渴咽乾等症狀。
總之,桑葉在羚角鉤藤湯中起到了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羚角鉤藤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羚角鉤藤湯主治熱病神昏、高熱驚厥,生地黃可以清熱降火,緩解熱邪對神志的影響,並抑制高熱引發的驚厥。
2. 滋陰降火:羚角鉤藤湯中羚羊角、鉤藤等藥物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但容易耗傷陰液。生地黃滋陰補血,可以緩解藥物對陰液的損耗,防止陰虛火旺,進一步保障患者的陰液充足,使治療更為全面。
羚角鉤藤湯中包含羚羊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羚羊角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高熱不退等症狀。
- 與鉤藤相輔相成: 鉤藤性平,味苦,善於平肝潛陽,與羚羊角的清熱解毒作用相輔相成,能更好地達到清熱熄風、鎮驚止痙的效果。
因此,羚羊角是羚角鉤藤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與鉤藤的平肝潛陽作用相結合,能有效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羚角鉤藤湯」具有平肝熄風、清熱瀉火、養陰清熱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風內動、熱盛動風、產後抽風、孕婦子癇等證。
「羚角鉤藤湯」方劑組成如下:
1.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
性味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3. 川貝母
性味甘、微寒,歸肺、心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4. 茯神
性味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5. 鉤藤
性味甘、微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等功效。
6. 菊花
性味甘、微寒,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7. 桑葉
性味苦、甘,歸肺、肝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平肝息風、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斂瘡等功效。
8. 生地黃
性味甘、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9. 羚羊角
性味甘、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涼血、滋陰補腎、解毒等功效。
10. 羚羊角,地黃,知母
性味甘、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涼血、滋陰補腎、解毒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羚角鉤藤湯」具有平肝熄風、清熱瀉火、養陰清熱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風內動、熱盛動風、產後抽風、孕婦子癇等證。方中的各味藥物具有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羚角鉤藤湯是一首具有平肝潛陽、熄風止痙功效的方劑,臨床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本方主要用於治療肝風上亢、肝陽上逆所致的頭暈脹痛、耳鳴心悸、手足躁擾、甚則瘈瘲、狂亂痙厥等症狀。
-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羚角鉤藤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羚角片1錢半(先煎),霜桑葉2錢,京川貝4錢(去心),鮮生地5錢,雙鉤藤3錢(後入),滁菊花3錢,茯神木3錢,生白芍3錢,生甘草8分,淡竹茹5錢(鮮刮,與羚羊角先煎代水)。 主治:涼肝熄風。主治:肝風上翔,頭暈脹痛,耳鳴心悸,手足躁擾,甚則瘈瘲,狂亂痙厥;及孕婦子癇、産後驚風。癔病屬陰虛火旺、肝陽浮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