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回春》卷五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20%
心經 13%
胃經 10%
脾經 7%
膽經 7%
膀胱經 4%
小腸經 3%
腎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洗肝明目湯

組成:當歸、川芎、羌活、防風、梔子、薄荷、連翹、黃連、甘草、決明子、黃芩、菊花、生地黃、桔梗、荊芥、赤芍、蔓荊子、石膏、白蒺藜。

整體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明目。

主治:一切風熱赤腫疼痛。風熱引起之目睛紅赤、腫脹羞明流淚目澀疼痛,舌紅苔薄黃,脈數。

現代用於:眼疾炎症急性期,急性結膜炎、鞏膜炎、角膜炎、虹膜炎、麥粒腫、綠內障,證屬外感風熱,上擾睛目。

:洗肝明目湯是一首清熱解毒、涼血明目的中藥方劑,主治一切風熱赤腫疼痛。風熱引起之目睛紅赤、腫脹、羞明流淚、目澀疼痛,舌紅苔薄黃,脈數。現代用於眼疾炎症急性期,急性結膜炎、鞏膜炎、角膜炎、虹膜炎、麥粒腫、綠內障,證屬外感風熱,上擾睛目。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藥功效分類

功效中藥解釋
清熱解毒黃連、黃芩、梔子、連翹、薄荷、石膏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涼血活血當歸、川芎、赤芍、蔓荊子涼血活血,散風止痛。
清肝明目菊花、決明子、甘草、生地黃、桔梗、荊芥清肝明目,散風清熱。

傳統服藥法

當歸尾、川芎、赤芍、生地黃、黃連、黃芩、梔子、石膏、連翹、防風、荊芥、薄荷、羌活、蔓荊子、菊花、白蒺藜、草決明、桔梗、甘草各等分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清熱解毒藥、涼血活血藥、清肝明目藥組成。清熱解毒藥有黃連、黃芩、梔子、連翹、薄荷、石膏;涼血活血藥有當歸、川芎、赤芍、蔓荊子;清肝明目藥有菊花、決明子、甘草、生地黃、桔梗、荊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
角膜炎
結膜炎
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 出處:。 組成:。 主治:

洗肝明目散,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組成:當歸、川芎、羌活、防風、山梔仁、龍膽草、柴胡、木賊、密蒙花各等分。 主治:痘後目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明目蒺藜丸

相似度 78%

秘傳羌活散

相似度 76%

黃連上清丸

相似度 74%

消凝大丸子

相似度 74%

金光明撥雲散

相似度 72%

牛黃上清丸

相似度 72%

四物涼膈散

相似度 70%

明目清涼飲

相似度 70%

羌活菊花散

相似度 7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