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粒腫(針眼)怎麼辦?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2-11-23
關於麥粒腫的3D經絡穴道分析:點選開啟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麥粒腫


麥粒腫

「麥粒腫」又被稱為「針眼」或「瞼腺炎」,這是一種常見的眼皮腺體的炎症,眼皮受到細菌感染,造成眼瞼邊緣有壓痛、紅色腫起,會使人感到非常疼痛。

麥粒腫的主要症狀是:眼瞼隆起腫脹、眼瞼疼痛發紅且疼痛、眼瞼下垂、眼屎分泌物增多、眼睛灼熱感、眼睛流淚...等等。

造成麥粒腫的常見原因,主要是:過度揉眼睛、瞼緣炎、未清潔眼瞼或未卸妝、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等等。一些疾病如糖尿病 、脂漏性皮膚炎或眼型玫瑰痤瘡時,也會出現麥粒腫。

現代醫學對於麥粒腫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運用抗生素或類固醇眼藥水、或運用「熱敷」讓堵塞的腺體開口讓化膿物排除,或是按摩擠壓腫塊部位,使腺體分泌物排擠出來,嚴重時運用手術切開排膿或將腫塊切除。

就算沒有治療,多數人只需以熱敷等簡單的方式幫助膿腫排除,約7-10天即可自行痊癒,因此從古至今有許多人運用各種偏方來治療針眼。

中醫的經絡療法,在現代醫學看來也是屬於一種偏方,由於運用經絡穴道改善針眼的效果也很不錯,因此如果在出現針眼時,中醫也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從中醫的觀點看麥粒腫


麥粒腫絕對是困擾中國人千年以上的症狀,然而古代沒有麥粒腫這種名詞,名稱為土瘍、土疳或眼生偷針。

例如《證治準繩》提到:「土疳証,謂脾上生毒,俗呼偷針是也。有一目生一目者,有止生一目者。」《宙視瑤函》提到:「土疳病,微則自然消散,甚或出血流膿」。

為什麼稱為「土」,這是因為脾胃屬土,而古人認為眼瞼與脾胃相對應,所以稱為「瘍」。

傳統中醫認為造成針眼主要是體內有熱所造成的,常見的證候如:「風熱外襲」、「熱毒上攻」、「脾胃濕熱」,這三種因素都與「熱」有關。體內的熱無法排除,就會出現發炎、發熱的症狀而出現針眼。

若從經絡來理解就更容易了,如果通往眼睛的經絡,火氣過於旺盛時,就很容易出現針眼。依照經絡權威藺雲桂《經絡圖解》一書上所述,通往眼睛的經絡就有15條。

最常見的主要經絡是肝經、心經、膽經、胃經、小腸經、三焦經與膀胱經,所以這些經絡異常時就有機會出現針眼。而只要疏通這些異常經絡,也可以改善針眼。

然而,通往眼睛的經絡這麼多,誰知道自己是哪一條經絡異常呢?近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運用經絡檢測,直接運用圖形與數據看到異常經絡。

2022年就有一個真實案例,雖然已經接近冬季節氣「小雪」,台灣地區依然很熱,許多路上的人都穿短袖、短裙,這確實就有這麼誇張。

某會員觀察自己的經絡超過2年以上,在2022年11月19日晚上起,眼睛就腫起來,隔天去看眼科,醫生確診為「麥粒腫」,給她開了一些藥膏,塗了眼藥膏2天之後,依然沒有消腫。

2022年11月,女性長針眼的經絡型態
2022年11月,女性長針眼的經絡型態

他突然間想到:「咦,會不會是經絡出了問題?」因此馬上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呈現如上圖。她分享說:「奇怪,經絡亂七八糟,不少經絡左右差距很大!」「這在過去兩年來很少見!」

由於雲端中醫的許多文章都提到左右差距是短暫的經絡現象,學過一點中醫知識的她,心想這個應該就是在經絡的「井穴」上放血,因為井穴的功效就是清熱瀉火

由於異常經絡太多,她只選了心包經的井穴「中衝穴」、三焦經的井穴「關衝穴」,由於她也記不起來穴道位置,直接就在指尖放血,也就是中指與無名指的指尖放血。同時她也持續按摩自己腳上的「太衝穴」(因為實證太嚴重)

她分享放血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家中有驗血糖的筆,在指尖刺一下流出一滴血,擦掉後再擠出新的血,反覆幾次之後就可以了。

她說:「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隔天起床之後,針眼就改善了70%,又過了一天痊癒,就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她從頭到尾就只有指尖放血一次而已。

除了針灸、指尖放血、穴道按摩之,運用中藥降火的速度也非常快,通常也可以快速瀉去調整體的火氣,讓針眼加速度痊癒,可以參考下面的中醫證候與中藥資訊。

傳統運用有效的偏方,還可以運用金銀花、蒲公英、野菊花泡茶喝,也會產生一定的改善效果。

有些會員也分享,在肚臍艾灸,或是肚擠放鹽巴,再用透氣膠帶貼起來,隔天就好的差不多了。由於偏方百百種,只要不要看起來太奇怪,都可以可自行斟酌運用。

相關的5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改善麥粒腫的10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麥粒腫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麥粒腫之相關中醫典籍


  • 《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人有眼內眥頭忽結成疱,三五日間便生膿汁,世呼為偷針。此由熱氣客在眥間,熱搏於津液所成,但其熱勢輕者,故止小小結聚汁潰,熱歇乃差。」
  • 《證治準繩.目門》:「睥上生毒,俗呼針眼是也,有一目又生一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邪微不出膿血而癒者;有犯觸辛熱燥膩,風沙煙火為漏涕者;有竅未實,因風乘虛而入頭腦俱腫,目亦赤痛者。其病不一,隨宜治之…按世傳眼眥初生小泡,視其背上部即有細紅點如瘡,以針刺破,眼睥即差,故名偷針,實解太陽經結熱也。」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