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清燥湯

JU HUA QING Z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肝經 16%
心經 15%
胃經 11%
脾經 10%
腎經 8%
膽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3%
三焦經 1%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菊花清燥湯中包含菊花,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菊花可有效清熱降火,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各種不適。
  2. 疏散風熱: 菊花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對於因風熱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菊花可以有效地疏散風熱,緩解症狀。

菊花在清燥湯中,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效果,用以治療因燥熱引起的各種疾病。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潤燥,緩解燥熱症狀:菊花清燥湯主要針對燥熱證,而當歸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的功效。當歸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引發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與菊花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相輔相成,協同增效。

二、調和藥性,避免燥性過強:方中菊花、桑葉、薄荷等藥材偏寒涼,若單獨使用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當歸性溫,加入方中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甚,避免損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菊花清燥湯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為主,生地黃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涼血作用,尤其適用於熱病後期、陰虛火旺、燥熱傷肺等症狀。
  2. 滋陰潤燥: 菊花清燥湯雖以清熱解毒為主,但同時也存在潤燥止咳的功效。生地黃的滋陰潤燥作用,可配合菊花等藥物,共同滋潤肺燥,緩解咽喉乾燥、咳嗽等症狀,使治療效果更為全面。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燥熱傷陰: 菊花清熱解毒,但性偏寒,易傷脾胃,而白芍性微寒,能緩解菊花的寒性,避免過度寒涼,並滋陰養血,補益脾胃,有助於平衡藥性,使清熱而不傷陰。
  2. 調和氣血,減少副作用: 菊花清熱解毒,可引發脾胃虛寒,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白芍則能養血柔肝,和脾健胃,起到緩解菊花副作用的作用,使藥效更平穩,避免過於寒涼,更適合不同體質的人服用。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疏散風熱、活血止痛之效。

菊花清燥湯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為主要功效,而川芎性溫,具有疏散風熱、活血止痛的功效。加入川芎,一方面可增強方劑疏散風熱之力,另一方面亦可緩解因熱邪壅滯所致的頭痛、頭暈等症狀。

川芎與菊花、桑葉等藥物相伍,可使清熱解毒之功更顯著,並有助於改善因風熱上擾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菊花清燥湯以清熱瀉火為主,知母的加入可以加強清熱瀉火的效果,同時滋陰潤燥,避免燥熱傷陰。
  2. 配伍增效,相輔相成:知母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菊花、生地、玄參等相配伍,可以增強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效果。知母的寒涼之性可以抑制其他藥物的燥性,使藥性更為平和,更適合治療燥熱傷陰的病症。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它能有效緩解燥熱引發的肺燥咳嗽,與菊花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效果。
  2. 清熱解毒: 川貝母亦具備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輔助菊花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毒引發的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菊花則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熱著稱。二者相輔相成,加強清熱涼血之效,適用於熱病後期,陰虛火旺,口渴咽乾,或肺熱咳嗽、鼻出血等症。
  2. 滋陰潤燥:地骨皮能滋養陰液,潤燥生津,與菊花共同作用,可以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咽喉疼痛等不適,同時也對肺陰不足所致的咳嗽、咯血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滋陰潤燥: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菊花清燥湯以清熱瀉火為主,但燥熱傷津容易導致陰虛,麥門冬的加入可平衡藥性,防止燥性過強,同時滋陰潤燥,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
  2. 養陰生津:麥門冬能養陰生津,改善因燥熱引起的津液不足,配合菊花清熱解毒,共同起到清熱解毒、滋陰生津、潤燥止咳的作用,更全面地解決燥熱所致的症狀。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散調和的作用,可解除肝氣鬱結,使氣機疏通,並能調節表裡關係,使清熱解毒的藥力更易達於病所。
  2. 升陽散寒,配合清熱: 菊花清燥湯主要用於燥熱傷肺,兼見肝氣鬱結的症狀,柴胡能升陽散寒,與菊花、桑葉等清熱藥物共同作用,可更好地清熱解毒,兼顧寒熱之邪。

因此,柴胡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清熱解毒之效,還能協調氣血,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使得菊花清燥湯的療效更加顯著。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菊花清熱解毒,善於疏散風熱,而黃芩則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見長。二者相伍,可增強清熱瀉火之效,更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2. 協調藥性,防止寒涼過甚: 菊花性微寒,單用易傷脾胃,而黃芩性寒,但味苦,苦能燥濕,可防止菊花寒涼之性過甚,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性更為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宣肺透表:菊花清燥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引起的燥咳,而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表之功效。它能協助菊花等藥物清熱解毒,使肺氣宣通,痰液易於咳出。
  2. 升舉陽氣,助藥力達肺:升麻具有升舉陽氣的作用,能幫助藥力上達肺部,加強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功效。同時,升麻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微循環,加速藥物吸收和代謝,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菊花清燥湯」中的犀角,雖然現在已經很少使用犀角,但過去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犀角能夠幫助改善高熱、出血等症狀,與菊花等藥材相配,可以增強整體的清熱解毒作用。

菊花清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調和藥性: 菊花性寒,清熱解毒力強,甘草性甘,味平,能緩和菊花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正,使藥效更加溫和,更適合脾胃虛弱者服用。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能夠增強菊花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此外,甘草還能減輕菊花的苦味,使湯劑口感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菊花清燥湯」

菊花清燥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包括菊花、當歸、生地黃、白芍、川芎、知母、川貝母、地骨皮、麥門冬、柴胡、黃芩、升麻、犀角、甘草等。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白芍:**味酸、甘,性涼。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川芎:**味辛、苦,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知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川貝母:**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地骨皮:**味苦、甘,性寒。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柴胡:**味苦、微甘,性微寒。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黃芩:**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升麻:**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菊花清燥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石榴疽、焮腫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甘菊花2錢,當歸1錢,生地1錢,白芍1錢(酒炒),川芎1錢,知母1錢,貝母1錢(去心,研),地骨皮1錢,麥冬(去心)1錢,柴胡5分,芩黃5分,升麻5分,犀角5分(鎊),甘草(生)5分。
加竹葉20片,燈心20寸,水2鐘,煎8分,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焮腫、石榴疽等症。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如有不適症狀,應及時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菊花清燥湯, 出處:《金鑑》卷六十八。 組成:甘菊花2錢,當歸1錢,生地1錢,白芍1錢(酒炒),川芎1錢,知母1錢,貝母1錢(去心,研),地骨皮1錢,麥冬(去心)1錢,柴胡5分,黃芩5分,升麻5分,犀角5分(鎊),甘草(生)5分。 主治:石榴疽,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