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連二母丸

QIN LIAN ER M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肝經 20%
肺經 13%
脾經 11%
胃經 9%
膽經 6%
腎經 6%
心包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腎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芩連二母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腸道炎症,改善腹瀉症狀。
  2. 抑菌消炎:黃連的藥性可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生長,並具有消炎作用,有助於治療因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

黃連與其他藥材如黃芩、白芍、當歸等協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止瀉止痛,適用於熱毒熾盛、濕熱蘊結所導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止血安胎的功效。方中以黃芩與黃連、梔子等藥物配合,共同清泄心、肝、胃之火,達到瀉火解毒、涼血止血之效。
  2. 瀉火解毒: 黃芩能解熱毒,並能清泄肺胃之熱,對於熱毒熾盛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痛、腹痛、腹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方中黃芩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熱毒,改善患者的症狀。

芩連二母丸中包含知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效。與芩連(黃芩、黃連)搭配,能增強清熱瀉火之效,適用於熱病、燥熱、心煩失眠等症。
  2. 滋陰降火: 知母能滋陰潤燥,與二母(生地、麥冬)相輔相成,有助於滋陰降火,適用於熱病傷陰、津液不足、口燥咽乾等症。

知母的加入,使芩連二母丸的清熱瀉火、滋陰降火功效更為顯著,能更有效地治療熱病、燥熱等症,同時兼顧滋陰潤燥,避免熱病傷陰。

芩連二母丸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與芩連二母丸中的黃芩、黃連、知母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
  2. 潤肺止咳:川貝母能潤肺止咳,緩解因肺熱或燥熱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狀,配合芩連二母丸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更有效地治療熱邪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川芎性溫,善於疏散風熱,並能通絡止痛,配合芩連二母丸中的黃芩、黃連、二母,能有效清熱解毒,散瘀止痛,適用於熱毒壅盛,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黃芩、黃連、二母共同作用,可改善血瘀阻滯,緩解疼痛,尤其適合於因熱毒壅盛導致的頭面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川芎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芩連二母丸的清熱解毒功效,更提升了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效果,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病症。

芩連二母丸,方中以當歸為君藥,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項重要作用: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之功。方中芩連苦寒,二母苦燥,易耗氣傷血,故以當歸補血活血,以防藥性過於寒燥,傷及血氣。
  2. 調和藥性: 當歸性溫,可緩解芩連、二母之寒燥之性,使其藥效更為溫和,避免損傷正氣,同時亦能引導藥性直達病所,提高療效。

總之,當歸在芩連二母丸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佳,更為安全有效。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苦寒之性: 芩連二母丸以黃芩、黃連、梔子、二母等苦寒藥物為主,容易傷脾胃,而白芍性微寒,但味甘酸,能緩和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寒而造成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2. 養血柔肝: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功效,能補益氣血,緩解肝氣鬱結,與芩連二母丸中的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功效相輔相成,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避免藥物過於偏燥而傷陰。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生地黃,是為了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可緩解芩連二母丸清熱燥濕之弊。芩連二母丸以芩連為主,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但其性偏燥,易傷陰津。生地黃的加入,可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損傷津液,使藥效更趨平和,達到清熱而不傷陰的功效。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歸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方中芩連清熱瀉火,二母涼血解毒,容易耗傷陰血,加入熟地黃可滋補陰血,防止藥性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2. 緩解燥熱: 方中芩連二母皆屬苦寒之藥,易傷陰耗氣,而熟地黃滋陰補血,可緩解方劑的燥熱之性,使藥力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達到更好的療效。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蒲黃,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

  1. 涼血止血:蒲黃性涼,入心、肝經,有涼血止血之效。芩連二母丸以清熱瀉火為主,常用於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蒲黃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涼血止血作用,並輔助清熱解毒,更有效地控制出血。
  2. 利水消腫:蒲黃亦具利水消腫之功,對於熱毒蘊結導致的腫痛,也能起到輔助消腫的作用。芩連二母丸中的黃連、黃柏等藥物,雖能清熱解毒,但對於濕熱壅滯、水腫等症狀,則需蒲黃配合利水消腫,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芩連二母丸的組成中,加入羚羊角,是基於其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

羚羊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熄風、平肝熄風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作用可緩解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而鎮驚熄風作用則可以有效控制抽搐、痙攣等症狀。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羚羊角,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功效,更好地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

芩連二母丸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地骨皮性寒,味甘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退虛熱的功效。與方中芩連二母等藥物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的力量,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病症。
  2. 滋陰潤燥: 地骨皮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滋陰潤燥,緩解因熱毒損傷津液所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這與芩連二母丸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使其治療效果更全面。

芩連二母丸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芩連二母丸以黃芩、黃連、梔子、知母四味為主,性寒苦,容易傷胃。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和藥性,防止寒涼藥傷及脾胃,使藥物更易於服用和吸收。

二、 增強療效:甘草與黃芩、黃連等藥物配伍,能增強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同時,甘草也具有一定的補脾益氣作用,可以緩解寒涼藥物對脾胃的影響,使治療效果更全面。

主治功效


芩連二母丸:

芩連二母丸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黃連、黃芩、知母、川貝母、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熟地黃、蒲黃、羚羊角、地骨皮、甘草。此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虛熱、清熱涼血、止血、活血化瘀、補血益氣、滋陰潤燥等功效。主治心臟機能有病變,導致血液沸騰、瘀滯,然後受到外來寒氣、風寒的刺激,這些瘀血凝結成腫瘤,腫瘤呈淡紫色或淡紅色,硬的和軟的混合在一起,皮下可以隱約看到,紅色的絲狀血管纏繞其中,皮膚出血,且無法止住。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3.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4.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5.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6. 地骨皮: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7.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8.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9. 蒲黃:具有止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清熱利尿和排膿等功效。

  10.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11.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12. 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13. 羚羊角: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總結:

芩連二母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黃連、黃芩、知母、川貝母、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熟地黃、蒲黃、羚羊角、地骨皮、甘草。此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虛熱、清熱涼血、止血、活血化瘀、補血益氣、滋陰潤燥等功效。主治心臟機能有病變,導致血液沸騰、瘀滯,然後受到外來寒氣、風寒的刺激,這些瘀血凝結成腫瘤,腫瘤呈淡紫色或淡紅色,硬的和軟的混合在一起,皮下可以隱約看到,紅色的絲狀血管纏繞其中,皮膚出血,且無法止住。

傳統服藥法


黃連、黃芩、知母、貝母、川芎、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蒲黃、羚羊角、地骨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為末,側柏葉煎湯,打寒食面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燈心湯送下或作煎劑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清熱涼血、散結消腫的功效,適用於心火妄動,逼血沸騰,外受寒涼,結爲血瘤,其患微紫微紅,軟硬間雜,皮膚隱隱,纏如紅絲,皮膚血流禁之不住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化膿性肉芽腫

相同名稱方劑


芩連二母丸,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黃連、黃芩、知母、貝母、川芎、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蒲黃、羚羊角、地骨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主治:心火妄動,逼血沸騰,外受寒涼,結爲血瘤,其患微紫微紅,軟硬間雜,皮膚隱隱,纏如紅絲,皮膚血流禁之不住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